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詹亮浈编著的《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选取经典诗词,让人们在浅斟低吟中感受诗人、词人或热情、或孤独、或豪迈的情感,聆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眼中的美丽山川。

内容推荐

美丽山水,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角色,是他们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他们在创作中赋予原本并无情感的山水以热情、好客、豪放、婉约、娇羞等各种各样的人的性格,于是,山水穿越千年,成为前人的代言人,向后来人倾诉那些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和话语。詹亮浈编著的《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选取经典诗词,让人们在浅斟低吟中感受诗人、词人或热情、或孤独、或豪迈的情感,聆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眼中的美丽山川。

目录

谢灵运: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张九龄: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戴叔伦: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杜牧: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温庭筠: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高骈: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韦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刘沧: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

许浑: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林逋: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柳永: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

张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梅尧臣: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王安石: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秦观: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张元幹: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戴复古: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

元好问: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张可久: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

贯云石: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高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朱彝尊: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篱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查慎行: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试读章节

谢灵运: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谢灵运有一句名言:“魏晋以来,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也是成语“才高八斗”“八斗之才”的由来。在这里,谢灵运借曹子建的权威,夸自己的诗名,多少有点不够谦虚之嫌。然而细细品咂,却又不得不叹服,谢灵运之诗名在同时期,乃至后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可谓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初次听闻谢公之大名,不是这句名言,也不是那句著名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而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因为好奇,便查了资料,随之哑然失笑。“谢公屐”乃喜欢游山玩水的南朝诗人谢灵运所特制的一种登山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可卸下鞋子的前齿,下山时则可卸下后齿。谢灵运这个老顽童可真会玩!

的确,谢灵运确实会玩,山水诗人兼旅行家,当然首先他必须是“多金男”。说起谢灵运之家世,不是时下区区的高官之子可以概括得了的。谢灵运,祖籍今河南太康,生于今浙江虞南,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秘书郎谢■之子,袭爵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谢灵运,读尽天下诗书,也游遍世间山水,于是便练就了一手好字,写出了一手好诗。

因时逢祖父、父亲相继去世,家族突遭变故,少时谢灵运被寄养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直至15岁方才回到建康,故小名客儿。谢灵运18岁袭封康乐公,21岁出仕。历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自立,创刘宋,是为宋武帝。谢灵运的爵位被降为康乐县侯,后又历任太子左卫率、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等职。

谢灵运自恃门阀高贵,又因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因在政治上并未取得如文坛上的威名,心理落差极大,便牢骚满腹,不理政务,纵情山水,放浪形骸,乃至一次又一次地被同僚排挤、打压。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时,或因太过张扬,或因严重渎职,司徒刘义康遣使郑望生拘捕谢灵运。可是谢灵运不仅暴力拒捕,还命手下将郑望生给扣押了起来,后来竟兴兵反叛。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很快,谢灵运被镇压。宋文帝爱惜其才华,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谢灵运被流放广州。

宋文帝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谢灵运密谋让人在流放广州途中劫囚车,东窗事发后,彻底触怒了宋文帝。最后,宋文帝以“叛逆罪”处死了谢灵运。一代文豪,风流才子,就此魂断他乡。

谢灵运的死,对于中国诗坛来说,无异于巨星陨落,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长空,美丽而又短暂。

在此,不论谢灵运在政治上的手段如何,只言其文学成就。谢灵运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自成一派之宗师地位。在他手中,玄言诗开始向山水诗过渡,并不断确立了山水诗在士族诗坛中的地位。《中国文学史》称谢灵运是“山水诗由附庸蔚为大国,而玄言诗则由大国降为附庸”。于是,谢灵运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大旅行家,山水诗人的鼻祖。

毛泽东对谢灵运也是大为赞赏,他认为如果没有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派,那么唐人的山水诗便不可能迅速成熟、佳作迭出,也不可能涌现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的山水诗人。

来看谢灵运的这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谢灵运辞去永嘉太守之职,归隐故乡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此诗作于这个时候。始宁庄园是其祖父谢玄经营起来的庄园,规模浩大,包括南北二山。诗题中的“石壁精舍”是谢灵运于北山修建的一座书斋,“湖”是巫湖,镶嵌于南北二山之间。

清晨、傍晚,气候变化多端,这一脉山水吞吐着日月精华而轻灵秀美。融于山水之间,抛却所有烦恼,忘记一切过往,山就是我,水也是我。从峡谷中出来的时候,天气还早,如今要登上小舟了,方觉天色已晚。环顾四野,丛林、山壑聚敛着周遭的晚景,天上的云彩也逐渐收拢,收拢这飞扬的暮色。水中的菱叶、荷花,在盈盈一水之间随波逐流、起伏摇曳;菖蒲和稗草相依相偎,冷暖无言。

我希望自己永远能手执拂尘,漫步在南边的小道上,能一直这样开心地欣赏着东面窗口的景色。如此,放下所有忧愁,心如古井无波,心情便会顺畅起来。这是我想说的,如果你想要保养身体,想要一个舒畅的心情,我希望你能如我一般,放空自我,寄情山水。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谢灵运山水诗的名篇和代表作之一。连诗仙李白都爱不释手,他曾在诗歌《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中引用:“……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王夫之曾在其著作《古诗评选》中如此评价谢灵运的诗歌:“谢诗……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而这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便是最好的佐证。这个时候的山水诗,还未曾完全脱离玄言诗的影响,在描绘山水美景之余,总免不了“寓情于景”,甚至无病呻吟。这与后世的怀古诗、咏史诗又不一样。怀古诗、咏史诗是情感的自然抒发,是登临历史遗迹、回望历史烟云时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而谢灵运时期的山水诗中的情感表达抑或是哲理阐释,显得有些勉强而生涩,有强加于读者之嫌。不知王夫之之评语是赞许谢灵运,还是委婉批评呢?P1-4

序言

美丽山水,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角色,是他们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中国古代诗坛上很早就涌现出了大批山水诗人,也曾出现过山水诗派、田园诗派等诗歌流派。他们在创作中赋予原本并无情感的山水以热情、好客、豪放、婉约、娇羞等各种各样的人的性格,于是,山水穿越了千百年,成了前人的代言人,它们对无数的后来人倾诉,倾诉那些远去的人的情感和话语。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我们或许再也写不出唐诗、宋词那样伟大的作品来了,我们能说的只有毫无艺术性可言的话语了。沉寂千百年之后的山水,只能依靠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现代影像传输设备,传输它们的面孔,毫无神秘感地、赤裸裸地展现在那些不曾身临其境的人们面前。其实,这就是悲哀,人类文化之悲哀!文学退化之悲哀!

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人们拥挤着,与山水之侧的古建筑合影,与古人雕塑合影……可他们或许连古建筑因何而建,合影的古人是谁都不清楚。于是,山水只能在刺眼的闪光灯前,想起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怀念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思念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除了“某某某到此一游”、不足百字的朋友圈消息以及错别字连篇的微博文字之外,人们或许再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于是,山水只能忍着疼痛,想起张孝祥的“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怀念贯云石的“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思念吴梅村的“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其实,游山玩水与文学创作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不需创作,只是与眼前的山水一道,想起那些波澜壮阔、直抵人心的诗词歌赋,想起那些与山水灵魂共舞的可爱的文人墨客们,如此,足矣!

情感在,文学的根就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一样的声音,唐诗宋词已远去,既然我们无法复制曾经的辉煌,能守住、能记起它们也是难能可贵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詹亮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45559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15279584
中图分类号 I207.2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