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京长江大桥/符号江苏口袋本
内容
内容推荐
桥梁是综合国力、科技实力的象征,也是造福社会、发展经济的重器。作为新中国仅次于天安门的标志性建筑,南京长江大桥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共同回忆,展现了大国工匠的技艺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作者梳理了大桥长达10年的建设历史,介绍了大桥设计方案的由来、桥址的选定、两停两复的波折等,热情讴歌了大桥建设者,礼赞了大桥不凡的诞生历程。
作者简介
杨洪建
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顾问。
作品曾获铁道部优秀科研成果奖、铁路局“五个一工程”一等奖。发表的作品有《铁道上的记忆》《寻访津浦线》《符号江苏:南京长江大桥》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群英汇宁
第一节 武汉三大桥会议
第二节 赴苏联寻求帮助
第三节 基于国情的设计
第四节 宝塔桥的重生史
第二章 自主创新
第一节 大桥底下的试验墩
第二节 江底的沉井大佛
第三章 困难与险情
第一节 两停两复的波折
第二节 险些夭折的3号墩
第三节 勇闯“生命禁区”的潜水员
第四节 誓与沉井共存亡的建设者
第四章 天堑变通途
第一节 人民解放军支援大桥建设
第二节 桥头堡设计和施工
第三节 铁路桥首建通车
第四节 公路桥建成通车
第五章 巍巍丰碑
第一节 祖国风光的画廊
第二节 古城上方的彩练
第三节 大国工匠的技艺
第六章 心中圣地
第一节 中国桥梁建设的里程碑
第二节 现代文艺样式的红角儿
第三节 激情年代的集体记忆
第四节 永不停休的新章
附录
参加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建设的单位
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协作、支援、配合单位
桥墩开工及完成时间
南京长江大桥大事记
后记
导语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20世纪60年代,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成了令世人瞩日的南京长江大桥。作为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主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特大型桥梁,它以气贯长虹的“中国跨度”和气吞山河的“民族气概”,见证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彰显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书以精练简洁的文字,配以精美别致的符号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独特的文化价值,兼具故事性与实用性,可读可查,让中外读者迅速掌握对江苏符号最基本而广泛的认知,并获取可进一步了解、考察各符号的信息渠道,堪称精巧便携的图文版“江苏符号指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京长江大桥/符号江苏口袋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洪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8076282
开本 32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190
CIP核字 2020135095
中图分类号 U448.12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0
12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4: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