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岭南画派主要开创者的高剑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具有崇高而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其生平、艺术道路、艺术成就、艺术思想与艺术影响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本书以高剑父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地展现出画家的事功、思想和艺术成就。
图书 | 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为岭南画派主要开创者的高剑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具有崇高而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其生平、艺术道路、艺术成就、艺术思想与艺术影响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本书以高剑父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地展现出画家的事功、思想和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高剑父,广东番禺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大师、辛亥革命元老。14岁拜师居廉学画,对传统国画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后多次赴日本游学,对日本及西方绘画进行探讨学习,并在日本结识孙中山、黄兴等人,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曾主持广东同盟会,参加黄花岗起义、光复广州等民主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淡出政坛,致力于中国画改革,从事美术教育,创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历任广东省立工业学校、佛山美术院、广州市立艺专、南中美术院校长,兼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等职。高剑父在艺术上倡导“折衷中西,融汇古今”,其绘画融合了中国传统技法、西洋画法以及日本画法,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他的艺术观点和艺术创作在近代中国画坛上影响深远。《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以高剑父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地展现出画家的事功、思想和艺术成就。 目录 第一章 艰苦学艺 一、坎坷童年 二、拜师居廉 三、伍门苦修 第二章 游学东瀛 一、初登教坛 二、东渡扶桑 三、入同盟会 第三章 革命画家 一、同盟会广东分会会长 二、投身革命活动 三、参与创办《时事画报》 第四章 艺术革命 一、创立审美书馆 二、兴办陶瓷实业 三、倡导新国画运动 第五章 潜心艺术 一、春睡画院 二、壮游南亚 三、痛失奇峰 四、高校任教 五、纸笔抗日 六、返粤办学 第六章 名耀千秋 一、病逝澳门 二、博学多才 三、桃李满园 四、岭南画派 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1879年10月12日(清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高剑父出生在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乡靠近珠江边的一个小村子——员岗村里。他的降生可谓生不逢时,这一天正是历书上所谓的大凶之日,在当时封建迷信色彩特别浓厚的广东农村,人们对此颇为忌讳,认为这一天出生的人是天上的“煞星”降世,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厄运。因此,家族中的长辈非但没有添丁之喜,反而忧心忡忡,很不高兴。再加上高剑父的生母是妾,地位较低,既是庶出,人们便主张将孩子送到当时教会所办的孤儿院——“育婴堂”去。所幸其父不忍骨肉分离,力排众议,才使他免遭抛弃。甫一降生就遭遇如此经历,此后高剑父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从童年开始,他的生活就是一波三折,历尽坎坷。 高剑父,名嵛,原名麟,字爵亭、卓庭,号剑父。家中共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四,有兄长桂庭、灵生、冠天(曾在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任内充当秘书),还有五弟奇峰、六弟剑僧,六人均一母所生。高剑父家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就在广州河南堑口附近布街口大安堂熟药店悬壶行医。高剑父的祖父高瑞彩,行医之外,喜欢习武和画画,尤其是竹子画得颇好。父亲高宝祥,也习医、爱画,但无固定职业,家道寒微,收入有限。高剑父幼年时,家境还算过得去,5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入广州一间私塾读书,学习一些蒙童读物和儒家经典。聪颖好学的高剑父不到一年即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字也写得很好,颇受先生喜爱。可能是受到祖父与父亲爱画的影响和熏陶,高剑父自幼就喜欢“画公仔” (广东方言,指各种人物、动物等形象),书籍中的插图和人物绣像,都是他的学习范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也是他的描绘对象,年幼的高剑父很早就显露出在绘画方面的兴趣和天赋。 读书之余,画画习字,生活虽然清贫,但对于孩子来讲还是充满了乐趣。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过了五年,高剑父的五弟出生了,就是后来也成为“岭南三杰”之一的画家高奇峰。父亲的行医收入有限,家中的经济来源很不稳定,人口又多,生活日见拮据。10岁的高剑父不得不中断私塾里的学习,告别家人,到乡下一位族兄家帮忙种田放牛以维持生计,小小年纪就开始下田劳作,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但在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晚清末年,就是这样的日子,也维持不了多久。一年后,这位族兄家里也是捉襟见肘,自顾不暇,难以再养活多余的人口。作为小帮工的高剑父不得不离开,转往广州黄埔新洲,投靠一个族叔。这位族叔也是靠行医为生,并且在黄埔开了一问小小的中药店,高剑父在他家里做些挑水、劈柴、做饭、打扫等杂役工作。不管生活如何艰辛,高剑父始终不曾放弃学习,在族叔家白天辛劳之后,晚上他还要去夜校读书,努力自修。这位族叔也粗通文墨,喜欢画画,尤其擅长画竹子。闲暇时,他也教高剑父背诵诗文,写字画画。好学的高剑父非常高兴,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在族叔的指导下初入画门。就这样,幼时的私塾教育和后来的刻苦自学,使得高剑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知识积累。在黄埔半工半读的生活过了两年,族叔家的药店生意萧条,生计也日渐艰难,只好把高剑父打发回家。这时,高剑父的长兄高桂庭已经结婚,安家在广州河南(广州人以珠江为界,把江南岸俗称为“河南”,江北岸称为“河北”)。 P2-3 序言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的发展目标,体现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广东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和远见卓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赖于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省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为民族复兴、祖国统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发展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经济发展之后,如果没有文化发展做后盾,不仅不会持久,而且难免滑向邪路,甚至导致社会的畸变。因而,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是非常正确、非常及时的。 建设文化大省任务艰巨,因为这项社会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外延与内涵。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根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历经各种磨难,饱尝难以想象的艰辛,战胜惊涛骇浪,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兴旺发达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我们要有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视野、远大的目光,充分发掘、继承和弘扬我们伟大的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 广东地处南疆,北负五岭,南临大海,史称岭南。岭南并非“南蛮”,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岭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它与中华大地上的其他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画卷。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有岭南人树起的丰碑,如惠能开创的中国禅宗、陈献章开启的明代心学、康有为和梁启超引领的近代维新思潮、孙中山开拓的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道路,等等。岭南文化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兼收并蓄、勇于开拓、大胆革新、求真务实的鲜明特色,哺育着一代又一代奋发进取的岭南人。 后记 作为岭南画派主要开创者的高剑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具有崇高而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其生平、艺术道路、艺术成就、艺术思想与艺术影响等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引用了一些学者的著述,有些注明了,有些则限于本套《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的编写要求与体例,无法一一注释,只在书后附上《主要参考书目》,恳请诸位作者见谅,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撰写得到了中山大学张荣芳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黄明同研究员,广州大学汪晓曙教授的支持与帮助。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广东人民出版社曾玉寒编辑审阅了初稿,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仅向曾对本书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有关领导、专家和编辑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本书的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广东历史文化名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06621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4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