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介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相关概念及其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详细讨论了该方法在多种地质问题方面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地质年代学、常规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生产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图书 |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沉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勘探进展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在介绍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相关概念及其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详细讨论了该方法在多种地质问题方面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地质年代学、常规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生产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马可·G.马鲁萨(Marco G.Malusa)是来自University of Milano-Bicocca的地质学家,主要研究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和剥露过程以及沉积盆地的碎屑岩,并在都灵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Italy)一起为西阿尔卑斯山地质测绘项目做出了贡献。他的研究将基岩和碎屑岩热年代学与地质学(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相结合,研究领域包括造山带、沉积盆地、地中海和北非。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原理 第1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发展历史 第2章 裂变径迹分析:野外采集、样品制备和数据采集 第3章 裂变径迹退火:从地质观测到热史模拟 第4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未来 第5章 单矿物裂变径迹热年代学与其他地质年代学方法的整合 第6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数据统计 第7章 碎屑岩热年代学在沉积学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热年代记录的地质解释 第8章 从冷却到剥露:设定热年代学数据解释的参照系 第9章 热年代学部分退火(保留)带和年龄一高程剖面 第10章 热年代学在地质中的应用:基岩和碎屑岩 第11章 构造地质学与构造研究中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第12章 应用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理解断层带 第13章 深成变质岩的地壳折返: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制约 第14章 热年代学在砂岩地层物源方面的应用 第15章 基于砂岩碎屑裂变径迹分析的山地带折返研究 第16章 地层层序中复杂碎屑年龄模式解释 第17章 砾岩碎屑热年代学 第18章 低温热年代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第19章 低温热年代学在造山系统地貌学中的应用 第20章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应用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变 第21章 低温热年代学在克拉通演化中的应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沉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勘探进展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马可·G.马鲁萨//(美)保罗·G.菲茨杰拉德 |
译者 | 译者:于强//任战利//崔军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3540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92 |
出版时间 | 2022-06-01 |
首版时间 | 2022-06-01 |
印刷时间 | 202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0 |
CIP核字 | 2022094013 |
中图分类号 | P5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