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太极拳学(下影印本) |
内容 | 内容推荐 《太极拳学》此书是1936年完稿,分为上下两册,共五大集。下册两集,本书为下册影印本。主要内容是太极拳用法和练架子。作者沈家帧曾在1961年编纂过我国第一本《陈式太极拳》,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沈家帧先生研究推广太极拳几十年,期间结合人体经络穴位的知识和运用建筑专业的力学理论知识,对太极拳的理论进一步升华。并使用传统经络和穴位诠释一神一气,把太极拳从浅层运动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展示太极拳运动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 沈家桢先生(1891—1972),江苏南通白蒲人士,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因其早年体弱多病,于14岁开始拜杨健侯为师学习太极拳。杨健侯过世后,又与其子杨澄甫一起研习探讨太极拳。沈先生年轻时跟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并被派往北平(北京)工作。1928年,沈家桢在下属引荐下结识了来京教拳的陈发科先生。陈发科与沈家桢情分深厚,结为知己,又因陈先生长沈先生5岁,故以兄弟称之。沈家桢跟陈发科学习到了原始的陈式太极拳,同时和陈发科先生共同研究和探讨出了许多宝贵的太极拳奥秘及心得,学术上也深得詹天佑前辈的器重。 沈家桢先生于1961年受人民体育出版社之托,和顾留馨先生一起编撰了我国第一部《陈式太极拳》。此书在1963年12月出版发行,其中第一、二、三章由沈家桢执笔,第四、五章由顾留馨编写。 沈家桢先生为太极拳学呕心沥血长达几十年。期间,沈先生结合人体经络穴位的知识和运用建筑专业的力学理论知识,对太极拳的理论作了进一步升华。所以在本书中大量使用了现代力学解析一招一式拳路,并且使用传统经络和穴位诠释一神一气,把太极拳从浅层运动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展示了太极拳运动的最高境界。 杜心五先生(曾任孙中山先生的保镖)非常赏识沈家桢的《太极拳学》,并且为本书题辞。 目录 《太极拳学(下影印本)》无目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太极拳学(下影印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家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9593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2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2 |
CIP核字 | 2020267438 |
中图分类号 | G852.1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21 |
整理 | 整理:沈节加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