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燕园读影(时代影像的工业与美学)/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笔者作为学者、导演、编剧工作数十年以来公开发表之文章汇集,涉及电影本体理论、评论、创作论等多方内容,写作时间跨越从“而立”至“不惑”的人生区间,希由雾里看花至无我之境,加减之余,遂成此集。 作者简介 陈宇,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博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2002年起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电影与戏剧本体比较论纲》等数十万字著作及论文。理论研究之外,作为导演、编剧,创作了电影《蛋炒饭》(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电视剧《国门英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爱在线》(Crysta I Awards国际广告奖最佳网络电影)、得到现象级传播的微电影三部曲《星空日记》《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等影视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理论篇 类型片:电影的经济学策略 主义、原理和方法——有关当下国内电影理论及创作的思考 一种动作体系——戏剧与电影的共同基因 当代中国电影评论的新思考——以《厨子戏子痞子》为例 好莱坞的政治学 犯罪片的类型分析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国产喜剧电影随想录 民族电影的内涵与外延 学院派导演的创作特点——以曹保平导演的创作为例 巴别塔——海外兵团在好菜坞 从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到东亚电影——华语电影的特征及展望 诗的空间——从《林家铺子》看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空间意识 网络时代的自由表达——网络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价值意义 新媒体时代的电影 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 第二章 评论篇 玛丽苏的正当性:观电影《微微一笑很倾城》有感 《嘉年华》:当逻辑遇见大时代 折中主义的胜利——看影片《非诚勿扰2》有感 弓箭、核弹与《枪火》 论一部国际大奖影片的诞生——兼评影片《团圆》 一个消费文化的样本——评影片《失恋33天》 逆序叙事:一种叙事的实验——兼谈影片《亲密》的叙事模式 有关《赛德克·巴莱》的那些误读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一个互联网电影时代的样本 一把传统又另类的《绣春刀》 千与千寻之神隐 最短的那块木板——国产片《干钧一发》之剧作及其他 真实的虚假与虚假的真实——兼谈影片《高考1977》 视听语言的价值——以数字电影《信义兄弟》为例 看《徽州女人》有感 第三章 创作谈与随笔篇 来自一个导演的邀请 时间之外 从《星际穿越》看科幻片中的人性——”北大批评家周末”上的发言 我看布努艾尔 “坏小子”波兰斯基 从草根到殿堂 他们和我们——《王安安散文集》代序 “非典”时期的日记 有关《曹操传》的玩家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燕园读影(时代影像的工业与美学)/北京大学艺术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2064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4 |
CIP核字 | 2019262967 |
中图分类号 | J9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