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7年4月23日,为纪念廖仲恺先生诞辰140周年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校90周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举办了“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本书为研讨会的成果集,主要在人物生平事迹、思想理论、高尚品德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与提高,扩展了研究的视角。“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选题本身就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在“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传承与发展是最好的纪念 ——在“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暨第 四届仲恺香凝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第一编 思想与史事 廖仲恺的伟大革命勋业和崇高精神品德 第一次东征结束后的粤陈妥协问题 ——兼论“廖案”的发生 廖仲恺民权思想的历史特点 廖仲恺践行新三民主义的思想境界与历史功绩 学习研究廖仲恺,永远向廖仲恺先生致敬(讲话稿) 《民国日报》载廖仲恺佚文注疏 ——兼谈廖仲恺史料的发掘 孙中山治下军队的党化改造 ——以廖仲恺的活动为中心 廖仲恺对创建黄埔军校的革命贡献 廖仲恺与广东农民运动 转折1925 ——廖仲恺遇害对农民运动的影响 从创办学校看廖仲恺、何香凝的近代化思想 论何香凝的伟大理想 何香凝: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伟大先驱者 何香凝南洋筹款疏记 何香凝坚守左派立场探源 何香凝:多党合作的实践者、参与者、推动者 何香凝侨务思想与实践研究 略论廖仲恺与蒋介石 文章有道交有神,唯我与君同性真 ——记柳亚子眼中的何香凝 何香凝与廖恩焘的关系初探 第二编 艺术研究 不容遮蔽的艺术家 ——何香凝绘画研究三题 留学日本时期的何香凝 何香凝与她的诗词书画见证革命岁月 孤芳耿耿照尘沙 ——寒之友社时期何香凝画风转变 其画与其人,可以昭百代 ——何香凝的艺术人生 游志 ——1928—1936年何香凝先生的绘画活动 “传统水墨”与“现代风景”的结合 ——论何香凝的《月下小景》 从廖仲恺的两幅书法诗探析其背景、用意、审美追求与美学境界 文化创意理念背景下何香凝文化遗产的设计学应用实践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宋垚臻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82672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5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6 |
| CIP核字 | 2019136502 |
| 中图分类号 | K82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49 |
| 宽 | 171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