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1总第11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建立新政治人类学就是要创造新范式和认识论倾向,以适应去领土化(deterritorialised)、去集中化(decentralised)和去规管化(deregulated)的世界。为什么我们需要政治人类学而不是政治学理论,或者仅仅是人类学?正在于它能够超越各种既有框架,这些框架将政治本身蜕变为制度,或在不知不觉中间离政治——一个抽象介质的领域,在远离情感、身体和真暴力的空虚中制定抽象的原则——和解决冲突的努力。新政治人类学固然有其弱点,但它仍是培养全球新科学的基础。这种新科学的深度和注意力能够涵盖林林总总的全球性“超级现象”的形态学意义,从新部落主义到气候变化,到超民族主义,到所谓民族国家的衰落,到后人文主义,不一而足。 作者简介 陶庆,男,1965年生,安徽宁国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政治(人类)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第七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职任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专业博士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博士后,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主编创刊《政治人类学评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出版论著近50篇(部),其中15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杂志和《政治学》《社会学》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杂志全文转载。 担任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负责人,主创的“本科生大创协同教学一硕士生创刊反哺教学:培育文化自信的共享型模式”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主讲的本科生“公共管理学前沿”(双语)课程入选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18年)。 目录 1 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与生态文明——以甘肃省甘南州MQ县为例 2 中越边民通婚中的他者认同与制度排斥——以云南M县M村为例 3 和合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边疆离散人群——以伊犁地区甘肃张家川籍回族为例 4 双向国家解释框架下的农民权利逻辑——以东北地区N县H镇S村为例 卷首语(英文) 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英文) 摘要(英文) 《政治人类学评论》征稿与写作体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0.1总第1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陶庆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771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1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0 |
CIP核字 | 2020265624 |
中图分类号 | D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