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由两条看似泾渭分明,其实内在联系紧密的线索展开。其中一条线索围绕安娜的感情展开,讲述了安娜与符朗斯基从相识、热恋到毁灭的过程,以及这一事件在周边社会关系网中激起的一个个漩涡;另一条线索则主要聚焦于另一位主人公列文,讲述了他的生活、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义上展开的个人思考。
故事涵盖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及广袤的俄国乡村,作者通过安娜追求爱情失败最后选择卧轨自杀的悲剧和借列文的视角所展现俄国农村面临的种种问题,还原了一个完整而逼真的俄国社会全貌。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托翁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导语
《安娜·卡列尼娜》通常被认为是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或者仅次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故事以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平行展开,安娜从出轨到最终卧轨身亡的悲剧与列文最初的失恋到最后找到生活的真谛,表面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际上内在又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托尔斯泰通过对俄国上流社会的描写,将那个时代整个俄国社会的缩影浓缩在书中。其中包含了托尔斯泰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感悟,另小说的内涵从个人生活一直延伸到社会乃至全人类的思考。众多的人物形象刻画和入木三分的细节描写,令本书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精彩页
第一卷
1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奥勃朗斯基家里,一切全都乱了。妻子得知丈夫与他们家原来的法国女家庭教师发生了关系,便向丈夫宣布自己再也没法和他在一个家庭里生活了。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到了第三天。夫妇俩本人及家里所有的人,都痛苦地感觉到了这一点。所有人都觉得他们的共同生活已经毫无意义,即便是任何一家旅馆里偶然碰在一起的人,关系都要比他们之间来得亲密。妻子不出自己的房门,丈夫则已经第三天不在家了;孩子们失去了管教,在家里到处乱跑;英国女佣与女管家争吵了一场,给女友写了张便条请她给自己另找个雇主;厨师在昨天傍晚用餐时就走了;老板着面孔的厨娘和马车夫也要求主人给他们结账。
吵架后的第三天,斯捷潘·阿尔卡杰奇·奥勃朗斯基公爵——公众场合人们都叫他斯吉瓦——和通常一样,早上八点醒来了,但不是在妻子的卧室里,而是在自己书房一张长沙发的精制山羊皮上。他在弹簧沙发床上转过自己保养得很好的肥胖的身子,紧紧抱住枕头另一端并把脸贴在上面,似乎还想再好好睡一会儿;但他突然跳起来坐在沙发上,睁开了眼睛。
“啊——啊,怎么来着?”他一边回忆着做过的梦一边想,“啊,怎么来着?对!是阿拉宾在达姆施塔特请客吃饭;不,不是达姆施塔特,是在美国的一个什么地方。对,但当时达姆施塔特在美国。对,阿拉宾在玻璃桌上请客吃饭,而且——满桌子的人都唱着:Il mio tesoro,不,不是Il mio tesoro,而是更美好的曲子,还有一些小巧的长颈玻璃瓶,它们是些女人。”他在回想。
奥勃朗斯基的双眼高兴得闪闪发亮起来,脸上不禁泛出微笑。“是啊,当时真好,很好。那里还有许多非常美妙的玩意儿,令人无法用言语形容,醒了后甚至无法用思想表达。”他发觉穿过呢料窗帘的一侧照进来一片亮光,便从沙发床上垂下双腿,伸脚寻找着妻子为他绣上花边的精制山羊皮金色便鞋(去年送的生日礼物);按照几年来的老习惯,他没有站起来,只把一只手伸到卧室里挂晨衣的那个地方。这时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并没有睡在妻子的卧室,而是睡在书房里,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他皱起了前额。
“啊呀,啊呀,啊呀!啊!……”回想到发生的一切,他叹息起来。与妻子争吵的全部细节,他的整个无可奈何的处境,以及最使他痛苦的自己的过错,又都浮现在他脑海里。
“是啊!她不会原谅我的,也不可能原谅。而最最可怕的是,全部过错都在我——我的过错,但我是无辜的。全部问题正在于此。啊呀,啊呀,啊呀!”回顾这场争吵中对自己而言最沉重的印象,他绝望地这样认为。
最不愉快的是开头一瞬间。当时他高高兴兴地从剧院回来,手里拿着个给妻子的大梨,妻子却不在客厅里;奇怪的是书房里也找不到她,结果是在卧室里,发现她手里正拿着那张暴露全部真相的纸条。 这个总是担心、忙碌、在他眼中十分平庸的陀丽,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呆呆地坐着,带着可怕、绝望和愤怒的表情看着他。
“这是什么?这个?”她指着纸条问道。
每当回忆这一场景,使奥勃朗斯基感到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他回答妻子问题时的蠢相。
这一瞬间,他的感觉就像出乎意料地突然被卷进某种太过难堪的事件一样。他没法面不改色地面对这种情况。他并不感到委屈,也没有否认、辩解和请求原谅,反而继续保持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任何另一种表现都比他这副样子强!他的脸完全不由自主地(“头部大脑的反射”,爱好生理学的奥勃朗斯基想),完全不由自主地突然露出通常那种善良而愚蠢的微笑。
他不能原谅自己这种愚蠢的微笑。见到这种微笑,陀丽好像生理上出现疼痛似的颤抖了一下,以她特有的暴怒愤愤地说了一大堆很刻薄的话,便跑出了房间。她从此再不想见到丈夫。
“全都是因为这愚蠢的微笑。”奥勃朗斯基想。
“可是有什么办法?有什么办法?”他绝望地问自己,但没有找出答案。
2
在对待自己方面,奥勃朗斯基是个真实的人。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现今三十四岁,风流倜傥,潇洒多情;他的结发妻子只比自己小一岁,却有着五个活着的、两个夭折的孩子。他不再爱她了,对这一点他并不觉得后悔。他后悔的是,自己没有能更好地瞒过她。不过,他倒是感觉到了自己处境的全部难处,也替妻子、孩子及自己可怜。要是预料到这个消息对妻子有这么大的影响,他也许会更好地设法隐瞒自己的过错。他从来没有清楚地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模模糊糊地知道妻子早已猜到他对她不忠,只不过睁只眼闭只眼罢了。他甚至觉得,她,一个憔悴、衰老的女人,风采尽失,魅力全无,完全成为个家庭的贤妻良母,平心而论,应当宽宏大度些才是。结果,竟完全相反。
“哎呀,可怕!啊,啊,啊!可怕!”奥勃朗斯基自言自语,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来,“在此之前,一切是那么美好,我们和和睦睦地活着!她为孩子们感到满意、幸福,我也从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译者:勒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85476
开本 32开
页数 8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3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960
CIP核字 2021070715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4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