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社会学导论(第6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德国法学院的经典教材,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读著作。初版于1987年,此后不断修订,每一次修订,都反映了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根据2013年德文修订的第6版译成。
法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法学交叉的学科。本书采用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法哲学、哲学及法学理论来研究该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兼容社会学与法学的思维方式。这是本书的独特视角,也因此使本书独树一帜,成为德国法社会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法社会学的性质,明确指出法社会学的双重作用,介绍了该学科的发展状况;第二部分介绍了法社会学的各大流派,主要包括当今最具影响的8位理论家的主要思想,并对它们进行客观评价;第三部分阐述了法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全书观点新颖,内容丰富,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也对研究立法、法律实施以及法学研究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作者简介
高旭军,男,江苏宜兴人,苏州大学学士、南开大学硕士、德国洪堡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法学院/中德学院教授。其间作为德国洪堡学者先后在德国洪堡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访学,曾任德国波恩大学凯特法律文化研究院究座教授。目前任同济大学中德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兼任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商法、国际经济法、法社会学等。2001年以来著有《德国公司法典型案例十五则评析》和《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研究——以德国公司穿透责任制度为背景》;此外,在国内外刊物如《法学》《比较法研究》《同济学报》、德国China Report上发表沦文、译文30余篇。
目录
总序
序言
中文版序
第四版序
第二版序
第五版译者序
第六版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法社会学的性质
第一章 法社会学一社会学的分支
一、社会学一人类社会的学说
1.社会学的渊源和特征
2.社会学理论
二、法律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法律作为社会现实的一种现象
2.理论性法社会学和批评性法社会学
第二章 作为法学分支的法社会学
一、法社会学作为法学的学科
1.作为基础科学的法社会学
2.法社会学和法制史
3.法社会学和法哲学
4.法社会学和比较法学
5.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
二、法律事实研究
1.产生和计划
2.目前的状况
三、实证法学在立法中的应用
四、实证法社会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1.宪法管辖权
2.竞争法和民法通则
3.民法中的一般条款
五、法社会学概念和理论的接受
1.间接接受
2.案例
第三章 法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19世纪遭受禁止
1.法社会学的先驱
2.法学的历史流派
3.国家学和犯罪学
二、法社会学的首次繁荣时期(1900-1933)
1.德国
2.法国
3.美国
4.东欧
三、二战后的发展
1.全球化
2.研究方法的完善和交叉学科的提炼
3.理论
4.德国的发展
……
第二部分 法社会学理论家
第三部分 法律与社会(一般法哲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社会学导论(第6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托马斯·莱塞尔
译者 译者:高旭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0587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5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2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96
CIP核字 2014022317
中图分类号 D90-052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40
168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