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精)/论世衡史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乡土,是中国人的重要情感支撑,而乡谊则是在乡土的基础之上建构而来。本书将连接同乡关系的乡谊与政治加以联系,重点考察了明清以来乡谊流动与政治运作之互动。作者试图以明清同乡京官印结为切入点,观察政治制度运作与出仕者的社会生活,通过会馆禀请和衙门给示晓谕讨论清朝基层社会法秩序;紧扣近代同乡群体转型成为公共团体的时代脉搏,探讨了政治运作中乡谊流动网络的拓展与分化、影响乡谊流动的因素、乡谊流动的后果等方面,从而分析乡谊流动与政治运作既协作又冲突的多重面相。本书凸显了观念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并尝试在社会史与政治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作者简介
唐仕春,1973年出生于四川开江县,现为副研究员。1992—1996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8—2001年就读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5—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2007—2009年,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2001年至今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社会史、法制史、中俄关系史。著有《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2013年)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一章 乡谊流动的启动
第一节 桑梓与利益:乡谊流动中的权衡
第二节 满足需要与服务社会:乡谊流动的动机
第三节 交通与通讯:乡谊流动的物质条件
第四节 舆论:乡谊流动的重要武器
第二章 近代中国乡谊流动的扩展与分化
第一节 乡谊流动的扩展
第二节 乡谊流动的分化
第三节 乡谊流动的分歧
第三章 乡谊流动与制度建构
第一节 出仕、保证与同乡:明清同乡京官印结
第二节 会馆禀请与衙门给示
第三节 政府对会馆的管理、改造与接收
第四章 乡谊流动与政治的互动
第一节 乡谊流动对政治的顺应与挑战
第二节 乡谊流动与租界当局的协作与冲突
第三节 政府对乡谊流动的响应及限度
结论
参考文献要目
一、资料部分
二、研究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精)/论世衡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仕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118470
开本 32开
页数 36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572
CIP核字 2020063170
中图分类号 D693.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8
153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