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课本上的马鞍山
内容
试读章节

这里也有“龙骨”——陶店“和县猿人”

小时候从课本上学到,周口店“北京猿人”,揭开了中华民族人类文明史的神秘面纱。近日听说在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的陶店,也出土过一个猿人头盖骨,人们叫它龙潭洞“和县猿人”。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踏访了这处遗址。回来写这篇文章时,我愿意把龙潭洞“和县猿人”称之为陶店“和县猿人”,具体的原因除了与“周口店”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对应,剩下的理由我将会在下文提到。

驱车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向前行驶,前面的路越来越窄。路边的蒿草和灌木梢不时地刷扫我们的车身,好像是要为我们一路辛劳掸尘。市旅游局的向导告诉我们,这是位于和县西北约45公里处的善厚镇陶店村,我们的汽车行驶在汪家山北坡,正向着发现“和县猿人”头盖骨的龙潭洞而去。放眼向车外看去,只见四周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几座不甚高的小山环抱着一片平坦的农田。遥想30万年前,就有古猿人在这方土地上活动,想象中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这片土地,不由得为它亘古如新的盎然生机所感动。

因为山路狭窄,我们舍车步行。穿过一片杂树林,就看见那块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了。石碑上面写着“和县猿人”四个大字。在石碑的后面不远处,只见一处土石裸露的山崖,面积不超过二三百平方米,也就是建一座农舍大小的地面吧,向导指着这块地方说,这就是当年发现“和县猿人”头盖骨的遗址了。

众人忍不住有一点小小的失望。有人问,龙潭洞呢?洞在哪里?向导说,原来这里似乎有过一个洞,洞穴古老,泉溪清澈,大旱不干涸,故名“龙潭洞”。1973年,因修水利炸山开渠,地表地貌遭到破坏,加之雨水冲刷,便看不出来原有的洞的模样了。我对有没有洞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我想到的是——曾经在这块地方,就是脚下这一小块地方,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头盖骨。由它证明了:不仅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那是由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表明的);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是由陶店出土的和县猿人头盖骨向人们诉说的。这样一想,这块不起眼的地方顿时产生了非凡的意义。

向导继续向我们介绍说:由于炸山开渠的缘故,大量化石露出地表,群众称其为“龙骨”。于是,引起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们的关注。他们与安徽文物工作队以及和县文化局的同仁们一起,组成一个联合考古发掘队,对这片地方进行了科学发掘,结果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种类繁多,包括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等。其中不仅有北方的剑齿虎、肿骨鹿、髭狗、巨河狸、棕熊、额鼻犀,还有南方的大熊猫、剑齿象、中国镆以及华东地区特有的四不像和扬子鳄等等。最为重大且有意义的发现,是在工作面西端“ZA”方格中发现了一具猿人头盖骨化石——“和县猿人”。  这具猿人化石,包括四颗猿人上臼齿化石和一段左下颔骨化石。专家鉴定,此系一名20岁左右的男性猿人,属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中期,距今约30万年。专家将其命名为“和县猿人”。并进一步论证说,这具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为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在“和县猿人”的旁边,还发掘出一些粗陋的骨器和火烧骨片、灰烬等。这个和县猿人以及动物群化石的重大发现,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南北方猿人的特性与差异,长江沿岸地区的发育史,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提供了极其珍贵和重要的依据。

太阳越升越高,天气也炎热起来。我们离开“和县猿人”遗址的时候,与向导谈起这块风水宝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听说,已经有了一个项目计划,主要内容为建设和县猿人遗址保护区、和县猿人遗址博物馆、龙潭湖景区、汪家山公园等。我建议将汪家山公园改名为“陶店公园”,以便叫响陶店“和县猿人”这个名号。

P3-5

目录

留下历史文化的记忆(张晓麟)

“和县猿人”遗址

凌家滩遗址

伍子胥

霸王祠风景区

宋代女词人写意——李清照

周兴嗣《千字文》

天门山风景区

李白文化园

刘禹锡《陋室铭》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台阁

采石风景区

三元洞

怪坡

发生在马鞍山的成语故事

序言

留下历史文化的记忆

马鞍山城市不大、知名度不高,不了解这座城市的人往往将马鞍山和鞍山混淆,把马鞍山市说成鞍山市;或者认为马鞍山是钢铁城市,肯定污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不够。其实,我们马鞍山不仅是中部地区首个、目前安徽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而且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的名篇,故事很多,外地客人到马鞍山后都说“马鞍山看到的比听到的好”。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想法,何不就地取材,把这些分散在教科书中的素材集中成册,制作一份向海内外宾朋宣传马鞍山的城市名片?《课本上的马鞍山》以游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中小学课本中涉及马鞍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古代圣贤、历史典故,向我们全景式展示出这座城市灿烂的历史文化。

这里有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旖旎画卷。万里长江穿城而过,一路奔腾向东,至天门山调头北流,将长江两岸分为江东、江两,“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仙李白所描绘的壮丽画卷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更兼市区“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县域两梁山、大青山、褒禅山遥相呼应,秀水青山在这里完美地融合。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就注定这片土地上会诞生许许多多神奇而动人的故事。

这里有一扇扇底蕴深厚的文明之窗。30万年前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筚路蓝缕的和县猿人,展示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5300~N@凌家滩文化横空出世,吐露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以及与其同期的烟墩山遗址、三国时期的朱然墓,都证明了马鞍山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更是展示我市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

这里有一首首托物咏志的诗词歌赋。南齐山水诗人谢胱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描绘当涂大青山的千古名句;北宋婉约派词人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道出了对亲友的诚挚思念;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因留恋这里的山水,一生钟情于此,写下了50多首诗篇,并与其一生低首的谢朓结为异代芳邻、终老相伴。此后,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拜谒诗仙,马鞍山成了诗人的朝圣之地。

这里有一篇篇催人奋进的励志华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隆、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伍子胥为蒙混过昭关报杀父兄血海深仇一夜急白头,霸王项羽乌江战败无颜见江东父老,孙权足智多谋草船借箭,虞允文以少胜多大败金人完颜亮。以及周兴嗣写《干字文》“一夜皓首苦吟诵,经典蒙学千古传”,三个湖湘秀才避雨三元洞后包揽殿试前三甲,令人珍惜知音的“高山流水”、催人谦虚好学的“班门弄斧”、使人行事周密谨慎的“打草惊蛇”、劝人不要自欺欺人的“望梅止渴”、让人养精蓄锐战胜挫折的“卷土重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品读此书,马鞍山历史文化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许能增加人们对马鞍山的认知,留住大家对马鞍山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2014年7月

(作者系中共马鞍山市委书记)

内容推荐

由马鞍山市旅游局和马鞍山市文联联合主编的这本《课本上的马鞍山》以游记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中小学课本中涉及马鞍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古代圣贤、历史典故,向我们全景式展示出这座城市灿烂的历史文化。

编辑推荐

由马鞍山市旅游局和马鞍山市文联联合主编的这本《课本上的马鞍山》是马鞍山精神文明建设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书从相关课本上将涉及马鞍山的文本收录其中,以宣传马鞍山市丰富的自然、人文风貌及其社会建设成就。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积极,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课本上的马鞍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鞍山市旅游局,马鞍山市文联主编
译者
编者 马鞍山市旅游局//马鞍山市文联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51774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2014250351
中图分类号 K925.43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64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