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天读一点成功学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成功

机会是公平的,在它面前人人平等,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机会又是朴素的,它不会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普普通通,根本就不起眼。相反,那些看起来很耀眼的机会,往往充斥着陷阱。

如何发现真正的机会,如何抓住机会,又如何将其转变为人生的飞跃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潜伏在机遇的背后,等待着我们去解决。而一个人的经验又是很有限的,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学问。而成功学正是这样一门学问,它汇集了世界各地、各个领域成功人士的顶级智慧。所以,你要想成功,就每天读点成功学吧。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步人社会时,哪个不是雄心万丈,哪个不渴望成功?但是为什么最后事业有成的,总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几乎所有人,在失败之后就不再去积极思考,不再前进,不再充满激情地说:“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成功需要的是资本,是机遇,甚至需要借助于天意,借助于运气。其实,成功真正需要的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的态度,对待失败的态度。除此之外,成功者还需要一定的坚持和努力。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只跳蚤放在一个标有刻度尺的特制容器里,任其自由运动,结果,这只跳蚤每次弹跳的高度,都是其身高的100多倍!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有如此强大的弹跳力,可以说跳蚤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了。

那么,跳蚤的跳跃能力会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呢?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科学家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进一个大烧杯中,上面盖上玻璃盖子,以此测试跳蚤在封闭的环境中的跳跃能力。因为盖子的缘故,跳蚤达不到原本弹跳能力的高度,所以,刚开始,跳蚤总是会狠狠地撞到盖子上,但是在吃了很多次亏之后,跳蚤学乖了,它每次跳出的高度刚好比盖子略低一点,这样,它既能活动开身子,又不会被撞疼。

看到跳蚤变得如此“聪明”,科学家决定再换一个矮一点的烧杯试试,结果发生了和上述过程一样的事情,跳蚤再次调整了自己的弹跳高度来适应新的环境。

如此反复数次,直到烧杯的高度几乎和跳蚤的身高一般高时,跳蚤居然不再跳了,代之以爬来活动自己的身体。

这时候,科学家又把玻璃盖子拿走,不管是拍桌子还是拨动跳蚤,它都不会再去跳了,跳蚤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爬蚤”!

那么,跳蚤是不是就此就丧失了跳跃的能力了呢?

科学家又在装有跳蚤的娆杯底下,放了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然后观察跳蚤的反应。一起初,跳蚤似乎没有什么感觉,依旧在烧杯里不紧不慢地爬着。但随着烧杯底部温度的升高,跳蚤又有点撑不住了,最终它以快速的速度来回爬动,以躲避炽热的杯底。然而,当烧杯越来越热,已无跳蚤的立身之处时,跳蚤实在忍受不了了,它用力一跳,轻松跃出了烧杯,逃生而去。

在这个实验中,跳蚤本来有自己的天赋——弹跳力,可是在无数次打压之后,它竟忘记了自己的天赋,并对自己的表现习以为常了。然而,当将其置之死地时,它的潜能竞又被激发了出来!因此对于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成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激发出自我潜能,并将它无限延伸的过程。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激发自己的潜能呢?

首先我们要敢想。成功始于心动,只有敢想才有希望。人类无数项的科学发明正是基于“不可思议”的想象而诞生的。有的人不敢去想,这无疑为自己设置了限制。西谚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同样,成功也只属于那些想要成功的人。

其次我们要敢做。成功主要是成于行动,因此在想到和得到之间是做到。有行动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行动一定不会成功。只有当我们迈出了第一步,我们才能看到脚下的路通往何方。

最后,成功要不怕失败。曾经有人问爱迪生:“你已经失败了一万次,对此你有什么想法?”爱迪生回答说:“我并没有失败过一万次,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P2-4

目录

引言:人生没有偶然,成功自有规律

第一章 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成功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成功学不是教你投机取巧

 其实,成功学只是一种路径

 不同的成功者,有着相同的成功规律

 掌握规律,成功是可以模仿的

 成功学只有一个目标:帮你成功

第二章 成功始于心动:积极的心态

 你是对的,世界就是对的

 挣脱自我设置的“笼

 梦想创造人生

 激发成功的欲望

 伟大的潜意识

 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第三章 信念因目标而生:目标的奇迹

 目标铺就成功之路

 人伟大,是因为目标伟大

 树立明确的目标

 制定可行的计划

 规划人生,从细节做起

第四章 成功成于行动:想到做到

 行动,行动,再行动

 时刻准备着

 不要生活在别人的皮鞭下

 不可思议的五分钟

 办法总比问题多

 克服拖拉的坏习惯

 做事要善始善终

 要做,就全力以赴

 勇于承担责任

第五章 一生的资本:获得成功与财富的个性因素

 比薪水更宝贵的东西

 重信守诺,成功之基

 挫折是一笔财富

 求人不如求己

 天道酬勤

 忠诚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错了,就要勇于承认

 专注使你力量无穷

 品德比什第都重要

第六章 习惯决定成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第七章 不可小视的人脉:学点人际关系学

 真诚地赞美他人

 不要轻易批评别人

 时常保持微笑

 牢记别人的名字

 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

 别玩没有胜利的辩论游戏

 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第八章 信念的力量:自信是成功的动力

 我是独一无二的

 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

 把握成功的机遇

 不要给自己留退路

 忘记失败,开始新的生活

 用爱拥抱每一天

 坚持到底,成功就是你的

 抱怨的世界没有希望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第九章 要忠厚也要有谋略:完美的处世策略

 不要显得比上司高明

 看清阴谋再伺机行事

 学会说“不”

 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示弱也是一种艺术

 得理饶人,别把人逼到死角

 眼高手低,离成功会越来越远

 善待他人

 阎王、小鬼都得罪不得

 与不喜欢的人也要打好交道

序言

人生没有偶然.成功自有规律

读成功学,你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

很多看似偶然的成功者,其实早就积蓄好了能量,不过在等待一些偶然的机会而已。拥有发现机遇的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然后一步步走向成功——这就是成功的秘决。就像躺在路边的金子,发现只是第一步,但你没有力气,捡不起来,也是失败。

一、成功学的起源

19世纪中后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出现了大量的发明与创造。毫无疑问,这是人类社会突飞猛进,成功案例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社会科学领域内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学科——成功学——门专门对成功进行研究的学问。

1883年10月26日,美国弗吉尼亚的一个贫寒之家诞生了一个婴儿。当他还很小的时候,继母就激励他去追求,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做出伟大的成就。这样的教育使他从小就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发展个性,热爱生活的成功者。

长大以后,他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18岁那年,他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了一家杂志社的编辑。有一天,他有幸被派往前去采访当时全美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卡内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年轻人身上的创造性,于是就建议他从事美国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而且卡内基还利用私谊写信给美国政界、工商界、科学界、金融界等取得卓越成绩的高层人士,介绍这个年轻人与他们认识。

在此后的20年里,他拜访了包括福特、罗福斯、洛克菲勒、爱迪生、贝尔在内的504名当时最成功的人士,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一部八卷本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成功规律》。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激励了千百万人去获得财富,享有“百万富翁创造者”美誉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

拿破仑·希尔是当代成功学的开创者,此后一百多年来,经过无数成功学研究者以及成功人士的共同努力,成功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实用并且卓有成效的科学理论。

二、成功学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

有不少人对成功学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蛊惑人心、投机取巧的伪科学。然而,他们错了,他们不但误解了成功的宗旨,也误解了成功学的博大精深。

成功学绝非投机取巧,而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它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而且是有很多规律在里面起作用的。其中包含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默默实行的“自我激励”和“自我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学实际上是一套关于有效自我管理的学问。

关于自我管理的理伦,其实早在3000年前的中国就已经诞生了,如《周易》中提出“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以厚德载物。”孔子在2000多年前的《论语》中也都有阐述。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学显然不是穴来风,追赶时髦的新鲜花样。

与当代成功学不同的是,虽然古代也有立德、立功的说法,但是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即以开宗明义的“成功学”面目出现。而且除此之外,古代的成功学范围比较狭小。而当代的成功学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包含了“潜意识力、意志力、目标管理、执行力、自我行销及推销力、说服力、领导力等等领域”,可谓星空闪耀,浩若烟海。

更重要的是,成功学给我们这样一种信念——成功可以复,人人都能成功,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真正读懂成功学,并且勇于实践,成功就会指日可待。

三、成功绝非偶然,失败不是命运  我们常常认为成功人士大部分都是因为运气好,并以此作为自己失败的借口。可实际上,成功存在着它的必然性,必须具备了各种成功要素才能取得实质上的成功。

史玉柱无疑是成功者的楷模,他有着神话般的传奇经历。

20世纪80年代末,史玉柱借款4000元人民币创业运作”巨人汉卡”,赚下第一桶金;1993年,巨人推出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1997年烂尾的珠海巨人大厦不幸为史玉柱带来了数亿债务,他“沦陷”为当时中国内地个人“首负”;2000年,史玉柱另起炉灶,重新开始运作“脑白金”项目,后又以“神秘人”的身份宣布清偿巨人大厦所欠的预售楼花款;2005年,史玉柱进军网游,推出《征途》免费网游的新规则,一年后做成了用户数第一。

“沉浮”一词似乎并不太适合史玉柱,因为他其实只失败了一次:巨人集团负债关门;但他成功了三次:巨人起家、脑白金崛起、转战网游夺魁。史玉柱的解读是:“我的成功没有偶然因素,是我带领团队充分关注目标消费者,做了辛苦调研而拼命出来的。”

这个世界也许真的不缺乏机会,但缺乏及时准确把握机会的能力;当然也不缺乏成功学,但缺乏深入研究并借鉴成功学的底蕴。真正的成功者,从来都是探索者和实践者,而不仅仅是成功学的学习者。

成功不是偶然的,失败也决不是命运。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命运捉弄,其实,如果我们冷静地观察,就可发现,命运还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就消失了斗志,只有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才在外力的阻挡之下低头退缩,改变了自己当初的意愿。

四、要想成功,光靠努力还不够

人人都梦想成功,很多人也为之不懈地努力,但成功却总是擦肩而过或者遥不可及。

其实,要想成功,光靠努力是不够的,努力也要认准方向,认准了努力方向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套学习和实践的方法。

成功学就是这样的一套方法,它集中了全世界最成功人士必备的共同特质,告诉人们成功的规律——任何人只要依照这个规律,就最容易迈向成功,最容易达到成功的境界,最容易增加成功的几率。学习成功学、运用成功学并不一定能保证让你获得成功,但绝对可以增加你成功的几率。

不一样的人,有着相同的成功规律。如果找到了这种规律,成功就变成了非常简单的事情!一块大石头让一个人扛,就会非常吃力,如果拿一辆推车来推,立刻变得非常简单,所以,只要找到成功的规律,成功就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请相信这句话: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有精心的准备,我们的成功便是自然,而绝非偶然。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当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机遇来到你身边时,你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抓住它,不让它从你身边溜走。如果没有准备,就算是机会来了也无法把握好,会像流星一样,只是短暂的耀眼但转瞬即逝。

你没有必要认为成功学是在哗众取宠,对它嗤之以鼻;当然也没必要把它敬若神明,认为高不可攀。

成功学不过是一套实实在在的方法和技能——当你迷茫无助时,它会替你点亮心灯;当你挫败彷徨时,它会激发你的潜能,增添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好了,从现在开始,每天读一点成功学吧!让我们一起为成功做准备,我们每天就会离成功近一点。

祝你好运。

内容推荐

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遥远,也不要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成功最快捷的途径,就是复制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

你想成功吗?你知道成功的“滋味”吗?你了解成功人士成功的方法吗?你想找到通向成功的快捷方式吗?这里,我们将给你答案!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芸芸众生中,我们怎样才能脱颖而出?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功学大师给你亲身解读!

本书以成功学大师的思想精华和他们经典名著为基础,归纳、提炼出了最能影响成功的几个方面的要素,并加以系统的阐释,使读者在理论与案例中明白什么是成功、通向成功的路径及成功所应具备的特质。通过翔实的内容。具体分析了成功所需要的特质。教会你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完美的处世策略和正确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编辑推荐

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博恩·崔西、安东尼·罗宾、诺曼·皮尔、葛拉西安、奥格·曼狄诺、奥里森·马登、塞缪尔·斯迈尔斯……他们所创立的成功哲学和原则,激励着无数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使成功成为了一门学问,他们提供的方法和技能,使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借鉴成功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

成功学是一套实实在在的方法和技能——当你迷茫无助时,它会替你点亮心灯;当你挫败彷徨时,它会激发你的潜能,增添人生的勇气和力量!一口气读完大师经典,每天给自己人生加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天读一点成功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0630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