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为中国声辩--八年抗日外交风云录/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史说弱国无外交,又称:外交即战场,抗战自外交始。抗战期间的中国外交并不弱。有屈辱有抗争。亦有悲壮。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首次详尽地描绘了抗战外交全过程。日本侵华的外交内幕、国民党外交的四大支柱、频频换马的外交部长。如履薄冰的驻外使节……使得抗战外交舞台云谲波诡、变幻莫测。欲知抗战全情,不可不知抗战外交!欲知抗战外交,不可不读此书。

内容推荐

本书首次详尽地描绘了抗战外交全过程。日本侵华的外交内幕、国民党外交的四大支柱、频频换马的外交部长。如履薄冰的驻外使节……使得抗战外交舞台云谲波诡、变幻莫测。书中对蒋介石妥协外交的复杂心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初涉外交的种种逸事,都有出色描写。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日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把人们的记忆又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

目录

总序/张震

序幕/1

第一章 外交官凌迟而死/13

第二章 阴谋由外交点燃/36

第三章 请为中国“火中取栗”/70

第四章 再退一步是深渊/112

第五章 “协调”外交中的不谐和音/133

第六章 中华苏维埃对日宣战/181

第七章 蒋介石在等什么/210

第八章 战争旋涡中的斡旋/237

第九章 周公馆与毛泽东的“三居室”/277

第十章 “求援”“求和”两匹马/301

第十一章 黄土地不拒绝握手/332

第十二章 跻身四强后的角逐/358

第十三章 红色外交正式开始/396

尾声/436

附: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我不是历史学者,也不是考古专家,从不梦想一觉醒来,困惑别人几十年的谜被我一语道破;我既无才也无力去破译这史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但作为纪实作者,所有的谜都像一盏魔灯,把我领上求索的台阶,每走一步,都接近一分真实。

在查阅了大量有关《田中奏折》的材料后,初步有以下印象:

《田中奏折》的产生:1927年6月27日到7月7日,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了东方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外务次官森恪、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陆军大将、陆军次官烟俊六等,共举行了十一天会议,其中六天没有记载,史学界认为,《田中奏折》的内容即产生于这几天。会后田中将会议结论整理,密呈日本天皇。日皇阅过,并未批交内阁执行,只由皇室书库存档了事。

《田中奏折》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日本新大陆政策的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实施"满蒙积极政策"要以"二十一条为基础勇往直前迈进";以美国、苏联为假想敌国,准备决战。

消息传出,世界震惊。一时间,各国情报人员到达东京一地者即达两千多人。驻上海的英国记者已探知田中上奏一事,于是《田中奏折》又成为追逐的对象。其后外电又传出《田中奏折》已经被苏俄从日本外务省某高官手中购得,代价三十万日元。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一听急了,秘密派员专赴东北哈尔滨,说准备出价五十万现洋,截获苏俄买去之物。又传说美国也愿出资二十五万美元,势在必得。但结果都成泡影。P4

序言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经50年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组织出版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把人们的记忆又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威武悲壮的年代。我们这些经历过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更是抚今思昔,心潮难平,壮心不已。

半个世纪以前结束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正义战争。如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党推动和领导下的东北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算起,实际上中国的抗 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当时,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 政策与寄赖国际联盟调停,而我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2年4月正式发布《对日战争 宣言》,动员全国军民保卫自己的国家。1937年"七· 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共产党 与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第二 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坚持了八年全民族抗战。在如此漫 长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战争改写了 近代中国抵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历史记录,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年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荣一页,而且是揭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光荣一页。在日、 德、意法西斯势力崛起,世界和平受到空前严重威胁的形势下,中国人民最先举起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对世 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无疑起到了鼓舞作用和先导作用。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长期吸引和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主要国家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主战场,在战略上掩 护并支持了苏、美、英等盟国,配合了欧洲战场及太平 洋战场的作战。中国人民为战胜和消灭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的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巨大的牺牲,有三千五百多万军民负伤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同50年前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国人民不仅早已站起来了,而且正朝着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使中国跻身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国家之列的宏伟目标前进。但是,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国家怎么发展,历史永远是教科书, 历史的经验总是为后来的人们提供启示和告诫。正因为这样,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同志反复教导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要用中华民族不畏强 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树立振兴中华、发展中国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历史 责任感。这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图大业不可 缺少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抗日救亡"、"不作亡国奴"的共同心声,曾经把千千万万的民众动员和组织起来,结成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 日本侵略者展开不屈不挠、气吞山河的伟大斗争。抗日 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 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存自立、奋发进取、兴盛发达的永恒的历史主旋律。

在现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 族的振兴和中国的繁荣富强,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我们正在进 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全国各族 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我们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 会进步的象征。离开了社会主义,也就离开了今天中国的最大实际,也就谈不上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失去了灵魂。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来 都要体现整个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意志、利益、愿望和追 求。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搞好爱国奉献教育,就 是要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祖国, 有理想、有道德、讲文明、守纪律,以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己任,殚精竭虑,牺牲奉献。这都是爱国主义在今天的具体体现。

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同过去的胜利包括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地联系在一 起的。回顾过去的奋斗和胜利,总结历史的基本经验,牢记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可以指导和鼓舞我们更加 坚定崇高的理想,更加奋发图强地走向光辉的未来。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的人民战争的胜利。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 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 产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就及时提出了动员全国民 众,实行全面抗战的正确路线。八路军、新四军以及东 北、华南等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与广大 人民群众相结合,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 民主根据地。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敌后抗日军民坚持 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 群众相结合,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和广泛的群众性游 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大规模"扫荡"、"清乡",战胜了敌人的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是全民族团结抗战 的主体,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积累的丰富的人民战争经验,是人民军队反对侵略战争的宝贵财 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作战条件的变化,人民战争的具 体样式当然也会发生变化,不可也不能固定于一个模 式。但是,人民战争的思想和战略永远不会过时。因为 只有这样的战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会具有广泛的进步性和人民性。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八路军、新 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游击队等等人民武装力量,之所以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军,赢得了人民战争的辉煌胜利,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党的 绝对领导。这段历史再一次证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建军的一条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在 党的领导下,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并卓见 成效的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 基本经验和优良传统,对于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对于维护和平、夺取未来可能发生的反 侵略战争的胜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我国人民先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和人民的社会解放,从而开创了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新纪元。从新中国成立到 现在,我国人民又用了将近五十年时间,不仅成功地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经过艰辛曲折的探索,终于找 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从现在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 人民将再用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伟大腾飞。回顾过去, 我们应该感到光荣;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该充满必胜的 信心。全国各族人民和全军指战员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传统,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为中国声辩--八年抗日外交风云录/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尹家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06334
开本 32开
页数 44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