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阐述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如何捍卫和接续马克思对资本与现代形而上学共谋的深刻历史洞察,以清醒的理性自觉切中社会现实,追踪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以更为综合的视角直面现代文明在资本维度展开注定无法逃离的“悖论性贫困”,探索现代文明通往希望和未来的另一条道路。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批判的、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原则高度的批判与席勒的政治美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哲学思潮有效整合起来,补充、拓展、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和作为“武器的批判”的双重使命。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思想为探索一条通过控制和驾驭资本,将财富的积累与自由的发展相关联,让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幸福服务的现代文明新道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借鉴。 作者简介 侯晓丽,女,1982年生,山西孝义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者。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已出版专著1部,参编1部。在《理论与改革》《情报理论实践》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天津日报》发表新闻报道1篇。主持并完成省级项目1项、教育厅专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项。2018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能手”称号。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理论走向 第一节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萌芽期 第二节 希望之路——走向社会批判 第三节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理论脉络 第三章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悖论性贫困”及其救赎 第二节 单向度的“完美牢笼”:马克思与发达工业社会的相遇 第三节 超越单向度何以可能?——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实践指向 第四节 革命何以可能? 第四章 社会批判的生态转向:自然革命 第一节 “自然概念”:现代文明与“自然的意义”之争 第二节 马克思的“自然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第三节 马尔库塞自然革命的理论走向与现实指向 第四节 自然革命与“教育”——马尔库塞的教育革命 第五章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对当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马尔库塞在我们的时代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思想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晓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114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6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2243300 |
中图分类号 | B712.5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2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