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声泉之旅(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沿河行》《孤独的城市》作者奥利维娅·莱恩又一力作。讲述六位文人与酒的故事: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作者踏上旅途,实地探访酒鬼作家们的足迹,经过纽约、新奥尔良和基韦斯特,再到安吉利斯港,带我们探寻在这六位作家传奇的一生中,酒与灵感的密切关系。
作者简介
奥利维娅·莱恩,一位备受赞誉的作家和评论家,2011年麦克道尔奖得主,曾获得英国艺术委员会、作者基金会及2014年艾克尔斯基金会作家驻英大使馆的奖励支持。她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孤独的城市》《沿河行》等,后者曾被《独立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并且入围翁达杰文学奖、多尔曼年度最佳旅游书奖短名单,中文版即将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回声泉
第二章 “棺材戏法”
第三章 垂钓黑暗中
第四章 起火的房屋
第五章 血色文章
第六章 南下
第七章 伯恩斯先生的自白
第八章 过往与新生
作家们的生日
不可考的戒酒十二步
致谢
导语
一场围绕文人与酒展开的深入探讨。酒精对于作家而言,究竟是一剂良药还是逃避现实的借口?二者究竟能共生还是毁灭?作者背上行囊,沿着6位酒鬼作家留下的足迹,走访他们曾经驻足过的酒吧、旅店,探讨作家为何酗酒,沉湎于酒精当中的精气神,以及美酒对文学创作造成了哪些影响。
一场跨越北美大陆的文学之旅。作者背上行囊,独自出发。每个地方都算是一个“中途站”,作家们在这些地方相继激发了他们的酒瘾。按照顺序一个个走下来,也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画出酒瘾的“地质学地图”。
奇闻趣事穿插其间,生动展现6位文豪的侧面。书出于对美酒的共同喜好,老年约翰·契弗与中年雷蒙德·卡佛一见如故;十七岁的田纳西·威廉斯喝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杯酒并遭遇了严重的晕船反应,但没过几天就享受起酒精带来的飘飘欲仙;贝里曼自从染上酗酒的毛病后,文风上升了好几个层次……作者通过实地走访与资料整理,现实与回忆、故事与评论交织在一起,充分展现了文豪们率性洒脱、又丧又迷人的侧面。
精彩页
第一章 回声泉
闲话不叙,直奔主题。1973年,艾奥瓦1城。两个男人,一辆车,一辆辉煌不再的破旧福特猎鹰。冬天,严寒深入骨髓,直达五脏六腑,关节冻得通红,鼻涕流个不停。要是你神通广大,能在他们颠簸而过时伸长脖子往车里细看一番,就会发现副驾驶上那个年纪大点儿的男人忘了穿袜子。他一双赤脚蹬着乐福休闲鞋,身受酷寒而无动于衷,好像学龄前的小男孩暑假出来短途旅行似的。事实上,你还真可能错把他当成个小男孩:瘦小的身上穿着“布鲁克斯兄弟”的粗呢衣服和法兰绒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一看脸就不行了,沟壑纵横,皱巴巴的一脸苦相。
另一个人要高大强壮一些,三十五岁上下。留着络腮胡,一嘴坏牙,穿一件破烂的运动衫,肘部都开了口。还不到早上九点,他们驱车下了高速,进入一家酒水商店的停车场。店员就在前面,手上的钥匙叮当作响。一看到他,副驾驶上那个男人就猛地推开车门跳了出来,完全不顾车还没停稳。“等我到了店里,”很久以后,另一个男人这样写道,“他已经拿着半加仑苏格兰威士忌在结账了。”
他们继续驱车前行,酒瓶在两人手里来回传递着。几个小时后他们就回到了艾奥瓦大学,在各自的课堂上慷慨激昂,舌灿莲花。很明显,两人都有酗酒的毛病,而且病得不轻。两人都是作家,一个已经声名显赫,另一个在成功之路上才刚起步。 年长些的男人叫约翰·契弗,他写了三本小说,《瓦普肖特纪事》《瓦普肖特丑闻》《弹丸山庄》,还有一些短篇,都是文学史上少见的风格,天马行空,独树一帜。契弗今年六十一岁,五月,他因为扩张型心肌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酒精对心脏的致命打击可见一斑。在重症监护室待了三天以后,他突发“震颤性谵妄”,胡言乱语,情绪激动。看护为了固定住他,只好给他穿上一件束身皮衣。他在艾奥瓦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在著名的“作家工作坊”有一学期的教职。这让人看到美好生活的希望,但他却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出于种种原因,他没带自己的家人,像个老光棍一样,住在艾奥瓦大学酒店的单人房里。
年轻点的那位叫雷蒙德·卡佛,他也刚刚谋得“作家工作坊”的教职。他的房间和契弗的一模一样,而且就在契弗楼下,两个人房间的墙上甚至都挂着同样的画。他把妻子和十几岁的孩子留在加利福尼亚,同样孤身一人来到此地。能成为作家,是他小半生的夙愿。不过他一直觉得时运不济,怀才不遇。酗酒的毛病已经持续了很久,不过就算被这杯中物消耗折磨,他仍然写了两卷诗歌,小说也写了不少,很多都发表在一些小杂志上。
初看上去,两个男人天差地别。契弗的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是一副家境优越的中上层做派。不过,要是跟他再熟一些,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障眼法”。而卡佛则来自俄勒冈克拉兹尼卡市的一个工人家庭。多年来,为了支持儿子的写作事业,父亲一直做着看门人、勤杂工和清洁工等卑微的活计。
1973年8月30日,两人相遇了。契弗敲响了240房间的门。当时在场的学生乔恩·杰克逊回忆,来客大声嚷嚷:“不好意思,我是约翰·契弗,能要点儿苏格兰威士忌喝吗?”这厢卡佛终于见到偶像,赶忙拿出一大瓶斯米诺伏特加,兴奋得说话都结巴了。契弗接过一杯酒,但对往里面加冰块或者果汁的建议嗤之以鼻。
因为对酒的共同爱好,两个男人立刻变得亲近了。他们在一起时,基本上都泡在只提供啤酒的“米尔酒吧”,畅谈文学与女人。他们每周两次开着卡佛的猎鹰去酒水店买苏格兰威士忌,拿到契弗的房里喝个底朝天。“他和我什么也不做,就是喝酒。”卡佛后来为《巴黎评论》撰文时写道,“就是说,我们在各自的课上都滔滔不绝,但我俩在那里待了那么久……估计谁也没把打字机的防尘罩扯下来过。”
那真是挥霍无度的一年,接下来灾难接踵而至。奇怪的是,在某种意义上,契弗早就对此做出了预言。十年前,他写了一个短篇,发表在1964年7月18日当天的《纽约客》上。短篇题为《游泳者》,写的就是酒精及其对人的影响,以及它会怎么彻底地毁掉一个人的生活。小说的开头是明显的契弗风格:“和很多仲夏的周日一样,今天大伙儿也围坐一圈,说‘昨晚我喝得太多了。’” “大伙儿”中有个人叫奈德·梅里尔,瘦高个子,像个大男孩,自带一种很吸引人的活力与生气。外面阳光灿烂,他来到主人家的游泳池旁,在晨光中畅游,突然脑子里冒出个欢快的想法:他想通过“一连串游泳池”游回家去,这些“半地下的水域贯穿着整个郡”。他把这条由游泳池组成的“密道”命名为“露辛达”,是他妻子的名字。然而他还经常在另一条“水道”中“畅游”:这是一条“酒河”,其“水域”到处都是,周围邻居的露台上,院落里……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声泉之旅(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奥利维娅·莱恩
译者 译者:何雨珈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1174567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11-01
首版时间 2022-11-01
印刷时间 202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68
CIP核字 2022208367
中图分类号 I561.5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贵州
207
145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