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俗掌故日历(2023农历癸卯年兔年)(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历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出版人的使命担当和文化情怀。
本历书“以学载诗”,增加了对传统诗词的承载,所列词目都与相应的诗词匹配。
本历书的作者与漫画家观察细微,宅心仁厚,字里行间仿佛有一种“忧济在元元”的遥远感叹。
这部民俗掌故日历好比一本“红帖”,一年之中的各种节日与节气的主题,与中国古代诗词内容的深度对接,给人以信心。
作者简介
仲富兰,男,汉族,上海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著有三卷本《中国民俗学通论》《中华风物探源》《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民俗传播学》《图说中国人生礼仪》等四十多部著作。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社科与上海市社科研究课题。
目录

日历
编后
序言
诗词里的中国民俗
上海辞书出版社从
2018年起,连续出版《
民俗掌故日历》,如今已
是第五个年头的版本了。
我忝列“主编”,又是这本
日历的第一个读者。手捧
本书,心热眼热,平添了
一番亲切的感慨。这几年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城市
“生病”,屡受重创,图书
市场也显低靡。上海辞书
出版社始终以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
出精品好书。本书的画者
、文字作者和编辑团队吃
苦耐劳、默默奉献、坚持
不懈,乃有呈现于我们面
前的《民俗掌故日历5.0
版(2023)》的最终问世,
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出版人
的使命担当和文化情怀。
对此,我是非常感佩的。
日历书的特点,是年
年出版,但又须年年有新
意,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这第五版《民俗掌故日
历》是在前四版基础上,
又作了很大调整和创新。
除了全新版式,最大的特
色莫过于增加了对传统诗
词的承载,所列词目都与
相应的诗词匹配。2023
年是俗称的“兔年”,除每
周附上一幅兔年漫画外,
最主要的内容“以学载诗”
,主要从《诗经》、唐诗
、宋词、童谣、民歌中选
取,其中不乏李白、杜甫
、白居易、苏轼、辛弃疾
、杨万里等经典名作。诗
之情感厚实为一方面,诗
里包含的知识容量同样重
要。配诗原则以词目和诗
词必须相吻合,以古代诗
词为主;近现代诗必须是
名家名篇;童谣、民歌大
多也是古代的,并注明了
朝代。
如花朝节,江南一带
以农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
日,简称“花朝”,俗称“
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
生日”“挑菜节”等。江南
之外的地域,日期也因地
而异,节日活动除踏青赏
花外,还有扑蝶、拜花神
、做花糕、行花令、酿制
百花酒、祝神庙会、种花
挑菜、晒种祈丰、装狮花
、放花神灯等。此外,配
上宋代戴复古《花朝侄孙
子固家小集》诗:“今朝
当社日,明日是花朝。佳
节唯宜饮,东池适见招。
绿深杨柳重,红透海棠娇
。自笑鬓边雪,多年不肯
消。”诗文相应,揭示出
灿烂的诗句背后的民俗文
化元素,读起来就很有趣
味。还有盂兰盆会,夏历
七月十五日,佛教节日,
搭配宋代宋伯仁《观寺中
盂兰盆会有叹》诗:“欣
欣来认祖先名,梵杵丁东
月二更。满地纸钱香篆冷
,更无真哭两三声。”诗
人以精细的笔墨形象地描
摹盂兰盆会盛况,让人如
身临其境。
又如瓷器,由长石、
高岭土、石英等为原料烧
制而成的器具,搭配唐代
陆龟蒙《秘色越器》诗: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
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
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在陆龟蒙笔下,这般精
美绝伦的越窑秘色瓷已无
法用普通语言来描述,只
能用巧夺天工的“千峰翠
色”来形容。再以饺子为
例,古称“角儿”,据说饺
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
圣张仲景首创。后来用荠
菜包饺子成为百姓新年食
物,搭配清代何耳《水饺
》诗:“略同汤饼赛新年
,荠菜中含著齿鲜。最是
上春三五日,盘餐到处定
居先。”诗文相得益彰。
其他如十二生肖、民
俗活动、衣冠服饰、婚丧
嫁娶乃至花草树木不同的
风物与名物,配上了古诗
,加上阐释,也令日历的
内容生色不少。读者从中
细细体会诗词的精神气质
,感受其语言和境界,融
会贯通,古为今用,传承
中国文化精神和文脉,功
莫大焉。
传统日历结合古代诗
词意境,表达当代人的生
活感受,似乎在形成一股
大潮。“国潮”兴起,已成
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标
志。这本历书的作者与漫
画家观察细微,宅心仁厚
,字里行间仿佛有一种“
忧济在元元”的遥远感叹
。这样的作品是带着重量
的,也是带着温度的。
这一版不仅延续了前
几版取材广泛的特色,还
新增了节日及纪念日,如
国际和平日、世界逻辑日
、全国爱肝日、国际幸福
日、世界诗歌日、世界阿
尔茨海默病日等。有的题
材是前人从未或无法涉及
的,如许多与天文、气象
有关的知识。这就增强了
日历与当代生活的同步性
,在表现这些新纪念日时
,同时也传达了当代的环
保意识、核武威慑下的和
平呼吁以及对人类在宇宙
中的定位思考与人文关怀
。这样,从题材到思想,
皆有别于前人之作,对开
拓传统历书的表现范围起
到了推动作用。
“红帖朝来满路飞,千
门爆竹报春归。”按照吴
地旧俗,新年时以红纸书
名帖通谒,派遣仆人争相
投送至邻居亲友处,名为
“飞帖”。宋代王安石《元
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
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
旧符。”新年爆竹响个不
停,提醒人们春天来了。
寺庙外人山人海.人们争
相去求拜,希望新的一年
平安顺遂。我相信,这部
民俗掌故日历好比一本本
“红帖”,一年之中的过年
、守岁、贺春、宴饮,各
种节日与节气的主题,以
及咏物、咏史、爱情、从
军、读书、怀古、边塞等
,与中国古代诗词内容的
深度对接,给人以信心:
我们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诗心不老春常在,佳
句妙词伴君行!
仲官兰
2022年5月6日于五角
场凝风轩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
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
学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俗掌故日历(2023农历癸卯年兔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仲富兰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59456
开本 48开
页数 74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566
CIP核字 2022145463
中图分类号 P195.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