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与误用 |
内容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书稿,其亮点一方面在于对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描述的全面性,几乎主流的的方法都有涉及;二方面在于本书强调方法的误用,并多有举例说明,这可以让研究者或学生避坑。全书共13章,第一章是对教育实证研究概念、类型与特征进行梳理,澄清有关教育实证研究的误区或争议;第十三章是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审稿系统的学术同行评审意见,对教育实证研究常见错误进行案例评析,非常鲜活的素材,非常典型的案例,极具学习和参考价值。除了这两章,中间的十一章按照质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类方法组织选题。质性研究方法有四章,分别是第二章教育质性研究中的方法应用与误用、第三章教育研究中扎根理论的应用与误用、第四章质性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与误用、第五章教育民族志方法的规范、挑战与展望。定量研究有七章,分别是第六章教育定量研究的基本规范与误用、第七章教育研究中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误用、第八章教育研究中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误用、第九章教育研究中多层线性模型的应用与勘误、第十章教育研究中因果推断方法的应用与误用、第十一章教育研究中单一被试实验法的应用与误用、第十二章教育研究中元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误用。方法的选择兼顾了代表性和前瞻性,一些基础性的方法没有涵盖进来,第十一章也体现了实验研究的属性。每一种方法均希望突出“误用”。何为误用,当然是需要有该方法比较一致认可的研究规范进行参照。各章的研究难点在于对“误用”不是简单的具体举例,而是对一类一类误用的归纳,是想找到共通性的“误用”,对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误用现象进行归纳。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挑战,我们希望呈现了预期的结果。 导语 本书聚焦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的“误用”,通过解剖误用,进一步深化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理解,对具体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演进、基本规范和使用要点进行梳理和点评。全书共13章,第一章对教育实证研究概念、类型与特征进行梳理,澄清有关教育实证研究争议;第十三章基于学术同行审稿意见,对教育实证研究常见错误进行案例评析。中间的11章按照质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类方法展开,包括扎根理论、案例研究方法、教育民族志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多层线性模型、因果推断、单一被试实验法、元分析方法等。从教育实证研究方法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出发,是本书的独有特色。本书各章作者均活跃在教育实证研究方法系列课程教学和教育实证研究的第一线,对教育实证研究问题的把握和梳理基于实践历练,这是本书另一个鲜明特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育实证研究方法应用与误用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朱军文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60329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1 |
出版时间 | 2022-11-01 |
首版时间 | 2022-11-01 |
印刷时间 | 202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96 |
CIP核字 | 2022184312 |
中图分类号 | G40-0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