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不知道我是谁(为什么全世界的大作家都爱用笔名)(精)
内容
内容推荐
从卡洛·科洛迪(原名罗伦齐尼)到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原名平凯尔莱),从约瑟夫·康拉德到巴勃罗·聂鲁达,从特奥菲洛·福伦戈到伏尔泰,从翁贝托·萨巴到佩索阿,再到罗曼·加里(本名罗曼·卡谢夫,他在以埃米尔·阿贾尔署名的小说再次赢得龚古尔大奖后与世长辞),以及不可或缺的埃琳娜·费兰特,本书作者马里奥·鲍迪诺深入剖析了历史上的大作家和诗人们选择使用笔名的人文原因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马里奥·鲍迪诺,生活在都灵,是《新闻报》文化板块的记者。他曾先后出版诗歌集《航空诗》《感激及与老友的交谈》。他也是多篇散文和小说的作者,其中包括《致命的神话》《因为爱或因为游戏》《伟大的拒绝》《更致命的笔》《蝴蝶的凝视》。
目录
第一章 虚假时代
第二章 假面舞会
第三章 乔装打扮
第四章 行动中的女性
第五章 女扮男装
第六章 名字的故事
第七章 为了爱情或为了欢笑
第八章 异装
第九章 固执的人
第十章 多重任务
第十一章 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
第十二章 终结者
导语
为了金钱,为了炫耀,为了迷信,为了自我推销,为了不想令他人失望,为了爱情……历史的长河里,作家和诗人们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使用笔名,他们的名字也因此名垂青史。同样的,别名(或网名)的使用,甚至崇拜,从未像今天这样受欢迎,因为我们今日正生活在一个网络的密林之中,本书除了具有探寻历史上作家笔名的趣味性,更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精彩页
第一章
虚假时代
罗曼·加里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公众人物之一:他曾是战时飞行员(如圣-埃克苏佩里和安德烈·马尔罗一般),他亦是拥护戴高乐主义的英雄,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衣着考究,又暗藏着几分挑逗的意思,他魅力超凡,身边美女如云,过着他人几乎无法效仿的生活。罗曼·加里曾表示,只有性与文学能给人生带来那么一丝意义。然而,1980年12月2日,他在巴黎巴克大街的家中,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这一天,距离罗曼·加里第二任妻子自杀的日子仅一年之隔。珍·茜宝,电影明星,曾在《精疲力尽》中担任女主角,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她与加里早已分居多时,但两人仍长期维持着朋友关系。
加里去世时年仅66岁,他的死讯给其颇具争议的传奇一生画上了句号。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为他自己的“整部小说”拉下了帷幕。就在自杀前的几个月,加里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并于11月30日寄给了出版商加斯东·伽利玛,希望能在死后出版。这部遗著题目为“埃米尔·阿雅尔的生与死”,其尾语颇有一丝诙谐讽刺的意味:“我玩腻了。谢谢,再见。”
这里提到的阿雅尔,实际上是加里在人生最后六年中使用过的笔名。阿雅尔是一位被杜撰出来的作家,但文坛中却几乎无人对此产生过质疑,也从未有人真正深入调查过。然而,加里坚信,只要有谁稍微认真阅读他的作品,这一伪装便会露出马脚。加里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但他笔下的阿雅尔却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因为在法国有一些尚未了结的官司而暂住巴西。加里凭借着195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天根》,一举拿下当年的龚古尔奖,而阿雅尔也借着《如此人生》获得这一殊荣。曾有《快报》的一位评论记者称,这位青年作家在创作时,至少得到过加里,或者更多人的指点;换句话说,该作品是一部合著,之后的那些才是他的专著。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此事件,不难发现它跟神秘作家费兰特的身份之谜有几分相似,这位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作家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团。坊间流传其作品均为“合著”,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其中又大有玄机。整部《埃米尔·阿雅尔的生与死》叙事风格显得有些玩世不恭,加里清楚地明白这一点并写到,文学正在平庸中逐渐沉沦,他试图挽救,“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过程”——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当然,19世纪初麦克弗森编造诗人奥西恩的壮举除外。但若仔细观察加里的所作所为,便会察觉其超凡脱俗之处。
如果说麦克弗森假装发现了一个伟大却被世人遗忘的盖尔族吟游诗人,而让(18世纪末的)世界为之一振,加里则无意间开启了一个多重身份的时代。换句话说,加里曾经所做的正是当今社交媒体所为的——把鲜为人知甚至遭人厌恶的文学语言大众化,并逐渐将其融入人们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尊称加里为虚假时代的先驱者和鼻祖,甚至连目前盛极一时的科幻小说都无法企及。他不仅在麦克弗森和费兰特之间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位不局限于诠释笔名语法和修辞的作家。加里大大超越了那被称为老把戏的艺术规则,成就了一个传奇。对于读者、记者、评论员,也就是文坛和公共舆论(有人可能不相信,但当时确实存在),他总是那么轻描淡写地说:“您不知道我是谁,且永远也不会知道。与所谓的真实身份相遇是在死亡后,但那时,这真实身份似乎会变得毫无意义。”
笔名文化从未像今天这般受人欢迎。可以说,出于工作的技术原因而使用的虚假身份已俨然变为多样的大众身份:这也许事出有因,其中大多数情况与事物存在的本质有关,而非职业因素,如特工、宗教人士、演艺界人士等。后者通常会因功能或传统需求,而使用化名,一方面可起隐秘或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凸显使用者的身份,如特工007或意大利的索菲亚·罗兰。
数个世纪以来,笔名对于文坛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写作的政治和宗教评论家、讽刺小说家和幽默小说家,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出于保护自身的目的才使用笔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便是最好的例子,其笔名马克·吐温的姓氏原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用来测量航道水深的术语(这个计量值约为2米)。卡洛·科洛迪亦是如此。他原名为洛伦兹尼,是经典名著《木偶奇遇记》的作者,自认为是幽默小说家,实际上也的确如此。科洛迪是托斯卡纳维内利的一个小镇,是洛伦兹尼母亲的出生地。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不知道我是谁(为什么全世界的大作家都爱用笔名)(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马里奥·鲍迪诺
译者 译者:徐嘉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56674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16
CIP核字 2021220230
中图分类号 K815.6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2
137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6: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