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隐秘的人格(人格怎样决定命运)/精神分析入门65讲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人要诞生两次,第一次是躯体诞生,就像毛坯房的诞生;第二次是心理诞生,就像毛坯房的装修。躯体诞生需要十月怀胎的孕育,心理诞生也有一个孕育的过程,孩子内心是否被装修成漂亮的房子,意味着人格是否健康,这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任何成功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成功。本书让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人格是怎样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这种人格又怎样构成他的命运,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在多长时间内,决定他的幸福和成就。
作者简介
曾奇峰,精神分析“播种机”,著名心理学者,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首任院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著有《幻想即现实》《你不知道的自己》。
目录
第1讲 什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什么
弗洛伊德及相关人物和观点
精神分析可以用来做什么
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2讲 核心人格的形成
早年和父母的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精神分析四“轮子”对人格的影响
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第3讲 从精神分析谈抑郁症
抑郁症是如何形成的
抑郁症病人缺乏跟他人的连接
抑郁症病人一般自我边界不清晰
抑郁是自恋的典型表现
精神分析是理解人类内心的最好模型
第4讲 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
疾病是怎样产生的
精神分析的治疗机理
第5讲 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中年危机、身心疾病
情绪是精神分析工作的重心
强迫症:内驱力的压抑
恐怖症:对热爱的掩饰
焦虑症:害怕将来会发生糟糕的事
中年危机:在死亡危机面前寻求新整合
身心疾病:躯体不适,是内心不适的信号
接纳糟糕情绪是人格成长的标志
第6讲 背叛就是成长
青春期孩子的认同问题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
背叛过去,就是成长
第7讲 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过去重现
反移情:逆转移
治疗师的反移情和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共情
第8讲 反移情是治疗的关键
反移情是照心灵的镜子
反移情的侦查工作
第9讲 再谈移情与反移情
心理咨询:一个移情和反移情的过程
生活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照镜子,体会移情和反移情
案例督导与自我体验
第10讲 口欲期和肛欲期(1)
6岁前形成人格的味道
口欲期:通过嘴唇感知世界
口欲期固着
肛欲期:控制排便,建立自主感
肛欲期固着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和肛欲期
第11讲 口欲期和肛欲期(2):控制和自我边界
越守边界,越自由
肛欲期的升华
口欲期的升华
与毛病和平相处
口欲期依赖和肛欲期控制
第12讲 俄狄浦斯期
分离越彻底,孩子越健康
俄狄浦斯情结
成功和成功之后的惩罚
俄狄浦斯期的一些冲突
如何避免严重的俄狄浦斯冲突
第13讲 俄狄浦斯冲突、性和死亡
打破俄狄浦斯冲突的代际传递
俄狄浦斯冲突与性
性快乐与死亡
未被满足的部分可转化成创造力
与眼睛有关的症状,都有俄狄浦斯冲突的味道
恋父恋母的误解与正解
第14讲 梦的解析
梦与生活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途径
梦的意义
梦的组成:三大“股东”
梦的解析步骤和原则
第15讲 梦的象征性意义
不同的梦,有不同的意义
一些具体的梦
激动人心的探梦之路
第16讲 揭示我的一个梦
我做的一个梦
我这个梦反映了什么
第17讲 温尼科特的母婴关系新视角
温尼科特自创学派
假性自体和真性自体
母婴关系新视角: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儿
第18讲 过渡性客体与60分妈妈
圈粉无数的“过渡性客体”
60分妈妈,就是足够好的妈妈
不同的妈妈,不同的做法和结果
孩子会从妈妈的表情中看到自己
第19讲 母婴间隙和创造力
母婴间隙
自由才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价值
第20讲 温尼科特的五个治疗要点
心理治疗就是一个游戏
温尼科特的五个治疗要点
第21讲 比昂的临床思想
比昂:精神分析领域最深刻的思想家
比昂对传统精神分析的颠覆
比昂给治疗师的建议
第22讲 比昂的α功能与连接
β元素、α元素、α功能
让环境充满α元素
连接: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关系出了问题
第23讲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关于科胡特
自体心理学:专门研究自恋
何谓自恋
你的自恋健康吗
第24讲 自恋型人格障碍(1)
自恋的疾病类型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自恋程度过高的表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第25讲 自恋型人格障碍(2)
自恋型人格的情感基础:羞耻感和屈辱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咨询关系中的表现
第26讲 自体的发展
自体的发展,离不开自体客体
爱有两种形式
自恋的表现形式:自大和自卑
父母人格健康,孩子自然也会人格健康
自体心理学的治疗技术:共情
导语
为什么会出现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中年危机、身心疾病等等?
为什么很多完美无缺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却一塌糊涂?
为什么两个相爱的人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扯皮到分手的程度?
为什么很多人如此渴望成功,却把生活和工作搞得一塌糊涂?
如果父母人格健康,他们不管怎么做,对孩子可能都有支持的作用,孩子的人格会变得健康。但是,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康,那么他们即使照着教科书做,孩子也有可能出现问题。
任何成功,到最后都是人格层面的成功。
精彩页
第1讲 什么是精神分析
曾氏语录:
·学精神分析不仅要用脑子,而且要用身体。
·精神分析是人格理论、探索工具、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是什么
说到精神分析,很多人会觉得精神分析是个很庞大的体系,其实,用三句话就可以把精神分析说清楚。
第一句话:精神分析是这样一门学问,它研究一个人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怎样形成他的人格,以及这种人格对他成年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个人从父母那里“移”了什么样的“情”到自己身上,“移”来的“情”又是如何影响他的。
第二句话:在两个人的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部分是由这个人教会的。比如,我如果见到一个人觉得紧张,这种紧张有一部分是对方传递给我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感受,来了解他们对我们做了什么,以及他们人际交往的模式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就是所谓的“反移情”,这也是精神分析研究的内容。
第三句话: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学会很多自我保护的机制。在这样一个冷暖不定,大自然随时对我们有敌意的世界上,如果没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就很难活下去。我们的课堂中有这么多人,证明我们这些人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都使用了有效的保护机制。那些不能够很好地在心理上保护自己的人,很可能已经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保护自己。这就是所谓的“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及相关人物和观点
我们先来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rnund Freud),他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也是精神分析的“初学者”。他逝世于1939年9月,这之后精神分析的发展,他都不知道。
弗洛伊德最主要的贡献,是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定义了一个人为什么活着。换句话说,一个人活着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是什么。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研究我们为什么活着,简单来说,就好比研究一部车使用什么样的燃料在路上行驶。
弗洛伊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活着的动力来自力比多(性驱力)的满足需要,以及攻击驱力的需要。
很多人对精神分析的误解就来自弗洛伊德说的这两种驱力。实际上,如果我们深人考察人性就会发现,人除了这两种需要几乎没有别的需要了。从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诞生以来,人们在谈到任何关于人性的部分时,如果最终不能落到力比多和攻击驱力上,就算不上深刻。这也是这个理论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征服全世界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弗洛伊德不配被称为是一位心理学家,因为他的生物学倾向非常强烈。他的力比多和攻击驱力的理论,仅仅说了人作为生物学存在的部分。这个理论如果用在猫、狗身上也说得过去。
弗洛伊德在世的时候,他的一些学生因为他的内驱力理论而跟他分道扬镳,比如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谓的现代精神分析,就是在反对弗洛伊德内驱力理论的背景下出现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卡伦·霍妮(Karen Homey)、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还有哈里·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沙利文最主要的贡献是把精神分析社会化。但是,他们的革命不太彻底。
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真正的分水岭是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她出生在维也纳,在柏林接受过精神分析培训,1926年到了英国,后来她发展出了现代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如果有人问我的精神分析取向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属于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这个学派的。
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的区别在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活着的动力来自两种内驱力,即性驱力和攻击驱力,人活着就是要满足这些需要。别人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力比多或攻击性的投注而已。而克莱因和她的弟子们则认为,人活着是为了满足关系的需要。克莱因的理论直接使精神分析真正变成所谓的心理学。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隐秘的人格(人格怎样决定命运)/精神分析入门65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奇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60572
开本 32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2
CIP核字 2022046726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