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当代经济发展改革研究(精)/光明社科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第一部分是作者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第二部分是关于人口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二是区域发展,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第三部分是关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的研究,用从理论与实证结合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西北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简介 郭志仪,兰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和负责包括《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直接参与政府部门的规划和决策研究2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先后在《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国家和地方出版社合作出版著作10部。提出的一些学术观点,曾经在美国《世界日报》、德国《EIR》周刊、香港《大公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以及国内其它数十家新闻媒体上介绍。 目录 第一部分 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及主要原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战后世界能源问题初探 “石油危机”的影响及石油市场的动向 加拿大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兼论加拿大资源开发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美国经济重心的西移与我国的西北开发 用多种指标来衡量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MPS、SNA和PQLI的评介 第二部分 人口与发展:理论与现实 战后世界人口发展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人口因素分析 人口因素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移民 加快西北开发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政策反思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北地区的人口与发展 灾后重建: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考量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人口的合理分布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甘肃人口发展:成就、问题与建议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人口合理流动与分布 第三部分 发展战略与模式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分析 关于我国经济布局的历史思考 振兴骨干企业,繁荣丝绸之路 第二亚欧大陆桥与中国“沿桥经济带”发展战略 附录:“第二亚欧大陆桥发展协作系统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东西部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贫困实质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反贫困斗争 香港回归与其经济发展 “中华经济”的腾飞与大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要注重无形资源开发和软件建设 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制约——以甘肃省“两西地区”为例 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比较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制度因素分析 城市化的潮流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 甘肃省促进人口发展功能区形成的政策研究 兰州市城关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代经济发展改革研究(精)/光明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志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4664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77 |
出版时间 | 2023-01-01 |
首版时间 | 2023-01-01 |
印刷时间 | 202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24 |
CIP核字 | 2022095674 |
中图分类号 | F12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8 |
宽 | 179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