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由李庆贵和王泽军主编的《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是在学习和参考《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传》、《十年论战》、《在历史巨人身边》等著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真实记录了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外宾的几个重要历史片断,展现了毛泽东的深邃、智慧、坚毅、博大、镇定、从容。

内容推荐

由李庆贵和王泽军主编的这本《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战略方针、对外政策和斗争策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是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外宾的真实记录。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时,既有严肃认真的探讨,也有亲切和蔼的谈心;既有平心静气的磋商,也有唇枪舌剑的交锋;既有深刻智慧的哲理,也有诙谐幽默的话语。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深邃、智慧、坚毅、博大、镇定、从容。

目录

○序言

★红星照中国城楼传信息——毛泽东与斯诺/1

★神秘使者破坚冰穿梭外交架桥梁——毛泽东与基辛格/18

★共同利益连中美折冲樽俎揭新篇——毛泽东与尼克松/3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毛泽东与赫鲁晓夫/55

★太液池水深千尺不及凌晨送别情——毛泽东与伏罗希洛夫/101

★哲学上的真正知音外交上的无奈对手——毛泽东与尤金/109

★春意盎然交新友秋风萧瑟悼故人——毛泽东与浅沼稻次郎/115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远见卓识中日复交——毛泽东与田中角荣/125

★唇齿两相依鲜血凝友情——毛泽东与金日成/146

★真挚友谊留青史无私援助铸丰碑——毛泽东与胡志明/166

★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知己——毛泽东与西哈努克/182

★共饮一江水胞波情谊深——毛泽东与吴努/192

★朋友也会有龃龉沟坎过去是坦途——毛泽东与尼赫鲁/201

★劲柏乔松霜雪后知心唯有患难时——毛泽东与阿里?布托/214

★相知无远近互信显真情——毛泽东与班达拉奈克夫人/227

★领袖相会勤政殿携手共建友谊桥——毛泽东与苏加诺/241

★中欧互相借重共同反对霸权——毛泽东与希思/249

★戴氏决心建交富尔秘密往来——毛泽东与富尔/261

★细雨如丝润心扉滴水穿石豁然通——毛泽东与施密特/273

★沧海横流显本色狂澜力挽仗要人——毛泽东与卡达尔/286

★浓浓非洲情迢迢友谊路——毛泽东与尼雷尔/307

★三个世界开创外交新格局非洲情怀结交全天候朋友——毛泽东与卡翁达/322

★游击英雄真诚相见理想主义薪火相传——毛泽东与格瓦拉/332

试读章节

改变人生旅途的四个月

毛泽东主席对斯诺来陕北苏区采访非常重视。7月16日,毛主席在他的住处接见了刚来到这里的大西洋彼岸的客人。

这是一间简陋空旷的窑洞,四壁粗劣,了无装饰,只张挂了一些地图;木板床上铺着简朴的被褥,挂着一顶蚊帐。毛主席身着和普通红军战士一样的粗布军装,佩戴着两条红布做的领章,微笑着在门口迎接客人,热情地和客人握手说:“欢迎,欢迎。”随即将客人让进屋内,坐在没有靠背的木凳子上。警卫员很有礼貌地给客人递上了开水。

毛主席看着还带有旅途倦态的斯诺笑着说:“蒋介石对我们造谣诬蔑,封锁得很厉害,你们能到我们这里来,真不容易呀!”

“我们一进入红区,就发现这是一个崭新的天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喜悦!使我们忘记了旅途的疲劳。红区的新气象,已经证明了蒋介石的宣传是骗人的、荒谬的。”斯诺发自内心地说。

毛主席点燃了烟,吸了一口,深情地对斯诺说:“周恩来同志的电报上说,你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好的记者,相信你会如实报道我们的情况。任何一个新闻记者来我们根据地采访,我们都欢迎。你可以到根据地任何一个地方去采访,你看到的都可以报道,不限制你的采访活动,而且要尽可能给你们提供方便和帮助。”

“我会公正的、如实的向全世界报道你们情况的。”斯诺非常惊喜,站起来激动地说。

“好的,希望你能如实报道。”毛主席也高兴地说。随即也站起来在窑洞里走了几步,幽默地对斯诺说:“不过你的报道蒋委员长看到要大发脾气的。”说着哈哈地笑了起来。这笑声也感染了斯诺和担任翻译的吴亮平同志,他们也跟着大笑起来。

接着,毛主席回答了斯诺提出的一些问题。毛主席很能抽烟,他在谈话时,几乎一根接一根地抽。由于毛主席博学多识,精通中国历史,对世界历史和哲学也有深刻的研究;加之,毛主席记忆惊人,讲演才能出众,所以在回答斯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兴致很高,开怀畅谈,旁征博引,意趣横生。毛主席对世界政治、军事的熟悉了解,对当前形势的精辟分析,特别是对行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开展国内、国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中国必胜等方面的论述,见解独到,观点鲜明,论据充足,切中时弊,使斯诺非常钦佩和折服。

“主席,听说你每天都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到天明才休息,难道你的身体是铁打的,就不知道疲倦吗?”斯诺关切地问。

“这是少年时代经常参加田里劳动,学生时代坚持长跑、爬山、游泳等活动锻炼出来的,不过不是铁打的。”毛主席笑着回答。

斯诺看看毛主席是那样的亲切随和,诚挚好客,毫无国民党官员那种狂妄自大、使人讨厌的傲慢派头,深感毛主席平凡而伟大,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截然不同。

时间过得真快,星移斗转,已是银河调角的深夜。斯诺依依不舍地起身向毛主席告别,毛主席把他送到门口,用英语说:“祝晚安!”

此后的几天内,毛泽东主席还同斯诺进行了几次谈话,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斯诺除同毛主席谈话外,他还在苏区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活动:访问了苏区大部分领导干部;同农民、工人一起,同睡一个土炕,同吃一锅小米饭,了解他们的情况;穿着红军战士的服装,到前线与红军共同生活了一个多月,同前线的指战员,以至被称为“红小鬼”的司号员亲切交谈。广泛地了解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生产、学习和生活以及他们的文体活动和家庭情况,获得了大量的宝贵材料,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9月22日,从前线回到保安。翌日,毛主席又同斯诺谈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可以说,斯诺从北平出发到西北苏区时的许许多多当时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全部得到了他意想不到的非常满意的回答。但是,斯诺还不满足,总感到还缺少什么似的,因为毛主席始终未谈自己的经历和在革命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于是,斯诺再三请求毛主席谈谈他自己的革命经历。毛主席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才同意斯诺的请求。

保安10月之夜,是清凉的、甜馨的。微微夜风,送来阵阵谷子的清香。在这夜阑人静的深夜里,毛主席的窑洞仍灯光闪烁。灯光下,毛主席与斯诺相对而坐,他以浓重的湖南口音,生动风趣的语言,凭着记忆,开始根据斯诺提出的问题,讲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共产党的诞生、红军的创建、根据地的建设、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以及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斩关夺隘,抢渡天险,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翻越雪山,跋涉草地,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毛主席侃侃而谈,斯诺奋笔疾书。毛主席与斯诺的谈话,持续了十几个晚上,每次谈话通常从晚上9点多钟开始,一般都谈到凌晨2点左右。在谈到十一二点钟时,毛主席招待斯诺吃一顿便餐,有馒头和简单的菜,为招待斯诺,特地多了一碟有一点肉的菜,这在当时困难条件下已是十分难得的了。对客人来说,这是夜宵,但对毛主席来说,则是正常的晚饭。谈话时,毛主席的态度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谦虚诚恳,谈话又是那样生动活泼,风趣诙谐,久久不倦。斯诺说这是他平生经历过最难得、最宝贵的谈话。

毛主席对他个人生平的谈话很慎重,要求斯诺整理成文后,由黄华同志译成中文,经他仔细审阅修改后,交黄华同志退给斯诺。

斯诺在苏区生活了近4个月后,于10月中旬依依不舍地告别保安军民,22日回到西安。11月初返回北平。他不顾数月采访的疲劳,立即昼夜奋笔写作。他用朴实的文字和大量的真实照片,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进行的革命斗争,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详细地概述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和新的气象。他还用大量的篇幅,生动地、详尽地记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以及其他领导人的革命活动情况。文章中多处表达了他对毛主席无限钦佩、崇敬的心情。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宣传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只有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赶走日本侵略者,苦难的中国才能变成光明的新中国。他把这本书取名为《 红星照耀中国 》,即中译本《 西行漫记 》。

1937年10月,《 西行漫记 》一问世,顿时轰动了全世界,被世界上许多评论家称为“真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著作”,成了世界上最畅销的书。

毛主席后来看到《 西行漫记 》时,十分高兴地说:“这是一本真实报道了我们的情况,介绍了我们党的政策的书。斯诺是中国人民忠诚的朋友。”

P3-6

序言

中南海这是一个令人崇敬和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是中国领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大业的谋划中心、决策中心和指挥中心。

北海、中南海,亦名“西苑”,“太液池”。始建于金代,历经元、明、清,不断增建、扩建而成。明、清时,为皇家御苑。民国时期,曾作为总统府,也曾辟为公园。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同年3月25日,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到北平。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都住在西山。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北平市市长叶剑英组织力量对破旧凄凉的中南海进行了清理,使中南海恢复了清洁的容貌。同年7月,毛泽东经多次劝说,离开香山双清别墅,搬进中南海,中央机关也进入中南海办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定都北京,中南海成为全中国的神经中枢。

中南海风景秀丽,名胜很多。新华门是中南海的正门。原名宝月楼,相传是乾隆为其所宠爱的香妃而建。民国时期,变为中南海的南门,改称新华门。

进了新华门,迎面是一个大影壁,影壁上有毛泽东的手书:“为人民服务”。转过影壁,便是宽阔的南海。抬头北望,北边有一个绿水环绕的岛屿——瀛台,殿阁亭台错落,苍松翠柏掩映。一路北行,则古槐冲天,垂柳拂岸,海水荡漾,波光闪烁,景色旖旎。

南海西北是静谷,松柏苍郁,翠竹葱茏,奇石竞秀,芳径探幽,屏山镜水,月地云阶,如入佛宇梵宫。

静谷东面、南海北岸是丰泽园。清康熙年间建。曾占稻田四十亩,其中演耕地一亩三分,供清朝皇帝举行演耕礼之用。这是一个古式的大建筑群,内分很多小院落。

进了丰泽园的楠木大门,迎面便是颐年堂。清康熙年间建。原名“崇雅殿”,乾隆时改为“惇叙殿”。为庆祝慈禧寿辰,改为“颐年殿”。民国初年,改为“颐年堂”。这是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原是康熙初年儒臣给皇帝讲学之处,后为清朝皇帝宴请宗室王公、联句赋诗之处。解放后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的地方,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时也在这里会见重要外宾。

颐年堂东面是菊香书屋。古朴典雅,翠柏挺拔,芳草铺地,俨然一农家院落。有康熙所撰对联:“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霏清净香。”这里原是清朝皇帝藏书、读书的地方,1949年7月后是毛泽东的住处。菊香书屋的正房“紫云轩”,是毛泽东的起居室。

勤政殿在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位于瀛台之北,与灜台隔水相望。勤政殿坐北向南,正殿五楹。勤政殿匾额“勤政”二字是康熙皇帝的御书。这里曾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听政的地方。解放后是国家领导人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会见重要外宾的地方,也是国家领导人举行重要会议的地方。

中南海西门内有怀仁堂。原名“仪鸾殿”,是一组传统宫殿式的建筑群,宏敞庄严,富丽堂皇。原为慈禧寝宫,是她晚年处理政务和生活的地方。八国联军时遭焚毁,后经重建,成为中式两层楼房。解放后,这里成为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举行重要典礼、进行外事活动的地方。

怀仁堂东南,春耦斋以北有居仁堂,这是一组西式建筑,雄伟壮观,有山石点缀,水池映衬,花木拱围。原名“海晏楼”,为慈禧接见外国女宾之处。新中国成立后,是办公场所。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北岸,是中海最高的建筑物。为两层重簷,白石栏杆,雕龙望柱。阁前有四百余平方米平台。原为乾隆皇帝召集侍卫大臣演习射箭、宴请功臣、殿试武进士、筵宴少数民族头领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会见外宾。

在中海西岸中部,与东岸的万善殿、海中的水云榭相对,有一个游泳池。这个游泳池可能是民国时期建的。池子东边,搭有遮阳的布篷,散放着几把藤椅。池子的西边,有看台、更衣室。解放前,曾是公众的游泳场所。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南海的机关干部都曾在此游泳。1966年毛泽东外出视察时,对菊香书屋进行了修缮。毛泽东回来后,发现菊香书屋变了样,为此动了肝火,一气之下搬到了游泳池居住。游泳池不再放水,给池子盖上了木板,又加了顶棚,成了大厅。毛泽东的客厅也兼书房,厅内陈设简单,但书籍很多,简直是书海。毛泽东的垂暮之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游泳池一共居住了二十七年。二十七年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领袖们描绘了中国未来的蓝图,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关注国际风云变化,制定了中国的国际战略方针和对外政策。从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的民族,结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的“一边倒”国际战略方针,到倡导美国、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阿拉伯世界、欧洲,都要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国际战略方针,中国的国际战略方针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调整。随着中国国际战略方针的重大调整,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也出现了巨大变化。

二十七年来,毛泽东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根据不同情况适时调整中国的国际战略方针,制定对外政策和策略,广泛接触和结交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朋友,支持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发展国家间正常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争取世界持久和平,推动国际形势向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一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战略方针、对外政策和斗争策略,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有一些是重新撰写的,有一些是从《毛泽东国际交往录》中选出来,经编者进一步修改加工的。本书所选编的文章,是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外宾的真实记录。毛泽东在同外宾谈话时,既有严肃认真的探讨,也有亲切和蔼的谈心;既有平心静气的磋商,也有唇枪舌剑的交锋;既有深刻智慧的哲理,也有诙谐幽默的话语。这些文章充分展现了毛泽东的深邃、智慧、坚毅、博大、镇定、从容。

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学习和参考了《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传》、《十年论战》、《在历史巨人身边》等著作,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同志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深切的谢意。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十分怀念刘万镇同志。在本书酝酿过程中,他也出了一些点子,只可惜兵马未动,他却乘鹤西归了,我们谨以此书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资料不全,一定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10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中南海外交风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庆贵//王泽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08493
开本 16开
页数 3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5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