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上海鲁迅研究(新文化100周年总第83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包括“新文化100周年”“鲁迅生平与作品研究”“史料·辨证”“鲁海漫谈”“读书杂记”“海外鲁研”“馆藏一斑”等主题。在这些主题下,计有20多篇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鲁迅研究状况。 目录 新文化100周年 “古典学”和“鲁迅学”——兼谈新文化运动的学术指归顾音海 从科学的鲁迅到文学艺术的鲁迅乐融 革命时代的白话文——从《白话》月刊说起李浩 “脚的把戏”及其隐喻——以杨二嫂、爱姑为标本乔丽华 鲁迅与拉丁化新文字施晓燕 试析新文化运动发展中报刊的作用——以《申报》相关之《新青年》和《狂人日记》为例高方英 “五四”时期鲁迅文学观与爱国主义思想的融合贾川琳 鲁迅生平与作品研究 论鲁迅《野草》中的悖论艺术张艺斐 《奔月》的现代品格与鲁迅的都市体验刘素绸 复古的心情:《摩罗诗力说》词汇在笺注学及符号学意义上的考释——以“庄骚”为例下刘锐 鲁迅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赵献涛 史料·辨证 早期左翼木刻展览与上海青年会之关系探微翟猛 名人书简一束六裘士雄 20世纪30年代中国留日学生的演剧活动再考——关于中华戏剧座谈会第一次公演的评论与中华国际戏剧协进会等[日]小谷一郎王建华译 2005版《鲁迅全集》注释补正15则吴作桥 杨可扬书简庄月江整理 朱自清集外佚文述略金传胜 鲁海漫谈 杨可扬藏书票初步统计分析王波 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理想——从《美的社会组织法》谈起北海 从鲁迅文献著录看近现代文献整理沈亮 鉴湖女侠的白话人生傅旭雨 读书杂记 阐释与对话:鲁迅文学翻译文本研究——评王家平《〈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 文本研究》张素丽 关于鲁迅作序跋的书之三顾农 《阿Q剧本》述论陈元胜 海外鲁研 朱耀燮小说中的上海——以《人力车夫》及《杀人》为中心[韩]金良守 从“文学革命”的时代转换为“革命文学”的时代下——以冯乃超接受日本的大正生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例[日]工藤贵正[日]吉田阳子译 馆藏一斑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版画集初探仇志琴 上海鲁迅纪念馆纪事和研究 浅析上海鲁迅纪念馆微信公众号传播绩效张阳 材料与工艺对文创产品的重要性——以上海鲁迅纪念馆为例张健 编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上海鲁迅研究(新文化100周年总第83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上海鲁迅纪念馆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2933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67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72 |
| CIP核字 | 2019208898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3 |
| 宽 | 148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