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致加西亚的信/时光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忠诚、敬业、勤奋的管理书!

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员工的励志书!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致加西亚的信》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书中告诉人们,一个人真正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指导,而是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

内容推荐

100多年前,出版家阿尔伯特·哈伯德与家人喝茶时受到启发,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书中写的是美西战争前夕,美国总统麦金利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将信送给古巴的加西亚将军。美国陆军中一名叫罗文的中尉被选中。他秘密登陆古巴岛,穿越枪林弹雨和西班牙殖民者的严密封锁,靠着勇气、智慧、执着和自信,最后亲手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致加西亚的信》所推崇的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目录

上篇 致加西亚的信

第一章 谁将把信送给加西亚

 致加西亚的信4

 贬损别人就是低估自己

 “你属于哪一种人呢?”

 每一件事情都有深刻意义

 拖沓是对惰性的一种纵容

第二章 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安德鲁·罗文自述

 拿到信火速前往牙买加

 有惊无险的第一段行程

 险象环生的第二段行程

 漫长而惊险的行程结束了

 终于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

第三章 能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现在就动手做吧!”

 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多做一点”获得更多

 没有机会创造机会

 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下篇 做自动自发的人

第四章 对待工作:热爱、努力、勤奋

 看得起自己的工作

 别只为薪水而工作

 工作并快乐着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

 “让我们勤奋工作!”

第五章 对待公司:敬业、责任、忠诚

 敬业是你的使命所在

 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

 成为公司中不可替代的人

 带着责任心自动自发做事

 比金子更为珍贵的是忠诚

 如果你是忠诚的,你就会成功

第六章 对待老板:理解、感恩、学习

 你和老板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牢骚和抱怨是一种公害

 老板更值得同情和理解

 要对老板满怀感恩之情

 由衷地欣赏和赞美你的老板

 一个好老板会让你受用无穷

 像老板一样思考和做事

第七章 对待自己:诚实、自信、乐观

 诚实是衡量人品的一把尺子

 行为是思想绽放出来的花朵

 你应该让自己的思想回回炉

 换工作换老板不如换心态

 与其抱怨不如寻求改变

 不要做自己心理上的奴隶

第八章 对待细节:谨慎、专注、耐心

 走好每一小步,才能跨出一大步

 注重细节,在细节之处做到完美

 不轻视小事,认真把小事做到位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即便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处理

附录一 哈伯德成功信条

附录二 致加西亚的信(英文原文)

试读章节

在我所知道的所有的与古巴有关的事情当中,有一个人的不朽形象始终让我无法忘怀。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国需要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但是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的崇山峻岭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藏身地点,与他联系上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战事的发展,迫使美国总统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与加西亚将军联系上。

这可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有人向美国总统麦金莱推荐了一个人,推荐人说:“我们的军队中,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的话,那么非他莫属。”

于是,他们将罗文叫了过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了信,将信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好封,吊在胸口藏好就出发了,三个星期之后,他徒步穿越了一个危机四伏、战火纷飞的国家,将信交到了加西亚将军手上。罗文送信的细节与艰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的是:美国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将军在哪?”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一座不朽的丰碑,放在每一所大学校园里。对于年轻人来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那些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需要一种敬业主动的精神。对于上级交给的任务,能够立即行动,全力去完成,才是让人敬佩的年轻人,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一样。

如今,当年的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们还能遇到其他的“加西亚”。战争年代需要罗文这样的人,和平年代更需要。在一家人数众多的大企业,大部分人碌碌无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根本不用心。这太令人吃惊了。

可以说,懒散拖沓、没有激情、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已经变成了一些公司里的常态。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除非你苦口婆心地劝解、威逼利诱地强迫,否则你真的拿他们没招,当然了,你可以祈求上苍,派一名天使大姐相助,否则,这些人有的是闲工夫混时间。

不信的话,我们来设置一个场景,做个试验:

比如,你是某公司的老板,你正坐在办公室里。对面有6名职员正在等待你来安排任务。你随意将其中的一位叫过来,对他说:“请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可以查一查百科全书。”

他会怎么表现呢?他会直接了当地回答“好的,马上去办”吗?

我敢跟你打赌,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满带疑惑的表情看着你,然后接连不断地提出:

克里吉奥是谁?

这个人还在世吗?

我需要查哪套百科全书?

那套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按照程序,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这件事急不急?

我们为什么要查这个人?

我敢以10倍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之后,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之后,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这位职员才会走开,别以为他走开去查阅了。如果他有助手的话,他是去吩咐助手帮助他查了。他的助手也不可能是像罗文一样的人。于是这名职员会回来告诉你,查不到克里吉奥。当然,我也许会输掉赌注,但是那样的几率太小了,我相信自己不会输掉的。

事实上,如果你是个聪明的家伙,就不应该对那名职员解释,克里吉奥编在哪部百科全书里。你应该面带笑容地说:“算啦,我自己来。”然后就自己去查了。

这种被动的做法,这种品质的恶劣,这种意志的薄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将我们的社会带到互相推诿,不干实事的危险境地。

如果你不能自动自发为了自己,而又怎么能期待他人能够自动自发地为你呢?

表面上看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职员,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你刊登一则招聘一名速记员的广告,应征的10个人之中,会有八九个人不会拼也不会写的,更可怕的是这些人甚至认为不会这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指着一名职员对我说:“你看那个职员。”

“看到了,怎么了?”我不解地问。

这名总经理摇摇头说:“这个人是个精通业务的会计,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市里办件小事,他或许能够完成任务,但是他非常有可能中途走进一家酒吧。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会完全忘记自己来干什么的。”

你能派这样的人把送信给加西亚吗?P4-9

序言

在人人都在追求个性与民主的今天,出版这一本书看似不合时宜,实则极为必要。如今,全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重提“忠诚”、“敬业”、“主动”、“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会让人觉得无趣。

然而,只要你能静心冥想,你就会发现,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如今职业精神的缺失和职业道德的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的老板和公司的管理者们。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也带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基本的商业精神——勤奋、敬业、诚实和守信。

如今,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生活的常态,以善于投机取巧为炫耀的本事。这样的人通常是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只要没有人监督就没办法正常工作。即使勉强工作也总是拖拖拉拉,敷衍了事;工作多年,得不到加薪与提升,还总是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拖沓、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企业、在机关、在学校蔓延着……

这些整天抱怨的年轻人真的就是天赋不如他人吗?不是这样的,这些人有不少有着极其卓越的才华,但是他们只有才华,却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于是他们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可怜虫。

放眼望去,在现实世界里,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

管理者们也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到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目前,不少公司的管理者们,对实干家情有独钟,坚持不懈地寻找“能够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指那种不问缘由只知道忠实执行任务的实干家),遗憾的是这样的人越来越少。这种人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每个办公室、公司、商店、工厂,都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世界上急需这种人才,这种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如今“送信”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信守承诺,一种敬职敬业,一种自动自发的象征。在现实的世界,我们太需要这样的“送信”人了。

有人对《致加西亚的信》颇有微词,认为它是一本站在管理者角度写出的书,是在给员工洗脑,是在发表奴役和压榨他人的言论。认为此书有失公正。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没有好好读此书,没有真正领会本书的深意。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自己,是正在努力的千千万万的打工者。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一个到处都受欢迎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这种人善于像老板学习,这种人有超越老板的能力。而那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自己为自己工作,也很难改变已经形成的那些恶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是最好的大学。《致加西亚的信》的故事超越了许多大学里所教导的那些理论。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赖于此。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的进步,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长久过程。”

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洗礼,《致加西亚的信》依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据《哈奇森2000年鉴》、《出版商周刊》统计,此书可以排在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前五名分别是:《圣经》、《毛主席语录》、《麦加菲读本》(小学课本)、《英语语法原理》、《吉尼斯纪录大全》,其畅销实力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美国西点军校长期以来将此书作为讲授独立性和主动性课程的教材;美国总统布什在任州长时,曾在这本小书里签名,并把它赠送给所有的部属;许多跨国大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人手一册。

现在,我要再一次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中文读者。书中深入细致的阐述,值得所有公务员、公司职员细心捧读。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个关于某人独立做某事的奇妙的故事。它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语言,并且成为了成功的典范。

——《纽约时报》

这是一本十分富有灵感的读物,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个人。

——《华盛顿邮报》

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是很稀少的。很多人满足于平庸的现状,在推诿、偷懒、取巧中应付自己的生活,却并不知道:想要成功就必须选择生活,而不是让生活选择你。

——《光明翻报》

罗文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影响并推动了一项事业的发展,正如许多公司中那些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者和员工一样,他们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业的发展。

——《南方都市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致加西亚的信/时光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译者 逸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33928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2.9-49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5
12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