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
内容
编辑推荐

活得忙,活得累,这是现在很多都市人的切身感受。工作中,时刻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生活中,房子、车子、孩子、老人,四座大山……我们不断地给自己上发条,被卷入越来越快的陀螺式生活状态中,无法停下来,以至于自己的身体敲响了警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生活在“高压锅”中,我们该何去何从?生活必须张弛有度,弦绷得太紧终有一天会断掉。所以,饱受压力困扰的人们,请稍微放慢一下脚步,让我们随着韩宜中、李丽编著的《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这本书体验一下自由释放心灵的奇妙之旅吧!

内容推荐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以让我们更积极地应对生活,但是若压力过大会让人产生焦虑、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情绪,甚至使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事实上。我们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中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处理、家庭生活的矛盾,甚至与我们的性格密切相关。只有找对了压力的源头。我们才能对症找出改善的方法。韩宜中、李丽编著的《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出问题的症结,并且能系统地帮你认识压力的本质,掌握正确的减压方法,卸下心灵的包袱。此外,《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中选取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并辅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意见,适合心理自助式阅读。

目录

前言 我们的状态:“高压锅”里生存/001

第1章 你是“压力山大”吗

心理测试:让我们先来做个压力CT/002

 压力警告信号:你是否有压力反应/002

 压力测试/004

 工作压力测试/010

 职业压力状态测试/011

职场压力知多少/013

 什么是压力/013

 职场压力/014

 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015

 压力带给我们的危害/017

第2章 工作压力从何而来

重大的人生和工作变故/021

角色冲突/021

角色模糊/023

角色过重或过轻/023

工作缺乏安全感或失业/024

恶劣的工作环境/024

职场压力不能消灭,但可以享受/025

现场案例:工作角色定位模糊引发的职场压力/027

解压茶点:放松小诀窍/031

现场案例:角色冲突——职场和家庭两头累/032

解压茶点:改变非理性信念/036

现场案例:我把工作的情绪带回了家/039

解压茶点:在家中做减压瑜伽/042

第3章 轻松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心理测试:测测你的包容力/048

与上司建立良好的关系/051

与同事相处融洽/056

做一个下属拥戴的领导者/060

有效应对麻烦的客户/063

你是哪种人物,就有哪种压力/065

语言技巧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066

现场案例: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068

解压茶点:瞬间自信的方法/071

现场案例:朋友为什么拒绝我/072

解压茶点:自我暴露有助于加深亲密程度/076

现场案例:谁能理解我/079

解压茶点:如何迅速拉近关系/083

现场案例:老板反复无常我将何去何从/085

解压茶点:走出虚假的“别人关注”/088

现场案例:“同学”也需要沟通/090

解压茶点:认识自我的技术,一周哈里之窗/093

第4章 推开性格缺陷的压力之门

性格初了解/102

人格类型非常测试/103

性格生病了/108

性格中的动力系统:情绪/111

坏情绪同样助你成长/113

要统领性格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115

爱算计的人压力大/121

乐观的性格吸引好运气/126

现场案例:寻求关注的烦恼/129

解压茶点:四句话改变人生/132

现场案例:隐形的自卑使职场困难缠身/133

解压茶点:职业压力的自我调整/137

现场案例:开不起的玩笑/139

解压茶点: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142

现场案例:迁就,让我的心很受伤/143

解压茶点:用自信改善性格中的阴暗面/147

现场案例:我的热情在哪里……/150

解压茶点:用有能量的语言和同事讲话/154

第5章 在竞争的压力中不断成长

职业竞争力测试/158

培养核心竞争力是立足之本/161

竞争失败时,你可能会这样/162

不做竞争挫败感的易感染人群/165

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积极的心态/166

如何更好地工作/168

现场案例:没有升迁的苦恼/172

解压茶点:凯利魔术方程式/175

现场案例:奖金被扣之后/177

解压茶点:静坐默想法/180

现场案例:这个职业值不值得做/181

解压茶点:运动减压/184

现场案例:如何安度职业倦怠期/185

解压茶点:鹰的重生/188

第6章 打造美好的职业发展之路

走出职业“迷茫症”/194

频繁跳槽带来的恶果——应激反应综合征/196

如何对工作再燃激情——职业枯竭症/201

心理测试:最适合你的职业是什么/206

寻找适合自己职业领域的方法/208

探求适合自己的工作/210

从爱好中赚取报酬/212

现场案例:他为什么总离职/214

解压茶点:心灵想象放松法练习/216

现场案例:人,为什么变得这么快/217

解压茶点:嗅觉解压/220

现场案例:管理从“心”开始/221

解压茶点:自我催眠/225

现场案例:兴趣和待遇,我要哪一个/227

解压茶点:心理意向勾画美好未来/231

后记/233

试读章节

如何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面对职业的发展和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困惑,小齐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最终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小齐今年34岁,男性,研究生学历,已有8年的工作经历,两年前从研发部门调入综合办公室工作。

“自从进入综合办公室工作,就像进入了原始森林,只听到脚步声和低声的耳语声,这里的白昼静悄悄。”

“这对你有什么影响吗?”我问道。

“倒没什么影响,自己干自己的事,只是精神很差,每个人防御得很严,彼此很客气,没有生气。”

“你所希望的职场人际关系是什么?请你用5个形容词描述出来。”

小齐想了想在纸上写道:“热情、谦让、有礼貌、真诚、善解人意。”我又递给小齐一张纸,请小齐写出现在办公室的人际关系现状:“刻板、有礼貌、没生气。”

小齐接着说:“最叫人生气的是,我有不明白的事去问这里的‘老人’,他们支支吾吾的,好像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一样。我一片真心对待他们,那些人怎么都像防贼一样防着我呀!”

小齐举了一个填表的例子,有几项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别人,并没有得到清晰的答复,结果上报的表格不合格。

小齐疑惑地问我:“这样的环境怎么才能处好关系呢?”我并没有马上回答小齐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他:“你刚才写的5个形容词,最想要的是哪一种情况?”“最想要的是善解人意。”小齐不假思索地回答。

谈话中,小齐讲到27年前去少年宫报名想学舞蹈,可妈妈爸爸坚决反对,让他上不喜欢的书法课。

“那时候,我天天含着眼泪去学书法。”小齐说。“在你的记忆中类似这样被拒绝的事还有吗?”小齐回忆了小学四年级,他与班主任关系很好,五年级换了一位班主任,之后就经常无缘无故地被批评。上初二时,班主任是个教语文的女老师,小齐喜欢写诗给这位班主任看,可班主任十分不耐烦地对他说:“写什么诗,赶紧把精力放到学习上。”

心灵解密

小齐在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最大的问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这与他成长的经历有关系。少年宫报名被父母拒绝,小学、初中老师对小齐的批评,都让小齐体会到挫折和失败。家长和老师当时也没有发现小齐的感受,所以没有及时修复小齐的挫折和失败感觉。于是小齐带着这样的负性情绪在成长。小齐对环境越来越敏感,对自我评价越来越低。小时候不知道拒绝和批评的意义是什么,小齐只是体会到没有人喜欢和理解他,这种感觉被带到成年时,就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小齐曾讲述:“我是一个不被人爱的人,就像一个边缘的人一样。”

从客体关系理论讲,小齐内化了一个被拒绝、被抛弃的客体。他内化的这个内在客体,时时提供他一个不真实的感受,即被拒绝。从认知疗法理论来讲,小齐有一个不被人爱、不会成功的图示,导致小齐对自我评价越来越低。

解压密码

无论如何小齐要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首要问题是小齐要弄明白他需要的是什么?比如小齐最想要的是善解人意,到底是别人对小齐的理解,还是小齐对别人的理解?如果是小齐要求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那么小齐自己要做出什么举动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其次,经过几次谈话,小齐已明白现在被抛弃的感觉还是几十年前的那种体验,多年前的体验还左右着现在的情绪,显然是不合理的。

经过几次咨询,小齐已轻松了很多,小齐越来越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我建议小齐重新修改小时候的负性意象,用现在自己强大的意象代替当初负性意象,并想象现在的自己有能力去帮助父母和小学、中学老师,改正他们的不合理做法,并原谅他们。

另外,与小齐讨论建立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时建议他要做到倾听和理解他人,同时要培养自己其他的兴趣。因为,兴趣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转移当前的苦闷心情。

小齐说:“我明白了,我不能一味要求别人必须理解我,这是一种不合理、绝对的要求,我也要主动地理解别人呀!同时我还要发展其他的能力,这样就不会有现在的苦闷心情了。”小齐笑了,看到小齐向积极、正性方面转变,我也由衷地高兴。

P68-71

序言

我们的状态:“高压锅”里生存

“过劳死”、“猝死”这类名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你只要上网搜一下,“24岁淘宝美女店主家中猝死”、“奥美公司24岁员工猝死”这样的新闻不绝于耳,可见年轻人已是这类疾病的高发人群!

活得很忙,活得很累,这是很多人的内心感受。谁都知道如果没有健康这个“1”,纵有再多事业、财富的“0”也是枉然。道理谁都懂,但是现实很骨感。工作竞争如此激烈让人只能向前不能退后;房子、车子、孩子、老人,背负四座大山;虚荣攀比让人陷入压力的怪圈不能自拔……许多人士卷入陀螺式的生活状态中无法停下来,陷入给自己不断上发条的恶性循环,太多的人明知道自己的亚健康状态,却只能拿“很多人这样”聊以自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慢生活只是不合时代的遥远传说,虽然也不时听闻国内、国际的“过劳死”案例,但是依然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病魔与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中……

生活在“高压锅”里的我们该怎么办?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必须敬畏。无法做到张弛有度,那是因为我们缺少智慧!尤其缺少善待自己的智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上轻松快乐的道路,一步步卸下我们身上的压力,面对它,看清它,解决它,放下它!

后记

本书选用了部分我咨询过的真实的部分案例。案例都经过技术处理,隐去真实姓名,事件有所改动。案例中的来访者,接受咨询后,情绪有了改善,他们由原先的敏感、疑虑逐渐成长为内心强大的人。

内心强大的人,不在乎有多少人误解了他,也不在乎有多少世俗的偏见,因为他的内心就是一个完美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丰富多彩、节奏快速的世界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难免给人带来压力。有的人压力与环境有关,有的人压力与人的关系有关,有的人的压力与他的性格与心理有关,有的人的压力是因为他有一些情结没有解决掉,例如家庭中的影响,与父母之间有一种冲突没有得到解决,还有的情况就是曾经受到过伤害,有一些未了的情结没有处理掉。带着这些没有解决好的情结走进职场,一旦遇到类似先前的负性事件,当事人就会产生联想,甚至用情绪化来处理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职场中认识自我很重要,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当压力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可清楚知道如何减压。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过度会使人心理紧张,精神迟钝,效率降低,出现低级失误,心脏机能受损等。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当承受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你越想做好某件事,就越做不好,进而失去自信和热情,甚至觉得浑身不舒服。

请记住,当有上述身心症状时,请立即减压。

我十分感谢李嫱老师,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读书人。书是她的生命,更是她生命中的精彩,在她的鼓励下,才有这部作品的问世。

感谢我的合作者李丽,她为本书的框架和整体语言的通俗易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没有她的帮助,本书也不会呈现出异样的多彩。

我十分感谢工商联出版社的郑婷和胡小英两位编辑,在她们的鼓励、帮助和辛勤劳动下,拙作才得以更完善。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参考了很多搜索网站中的相关资料,由于是多年的积累,有些出处和作者查找不到联系方式,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歉意。如有原作者见到本书,可通过邮箱联系我,我的邮箱是:yizhonghann@aly.com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来访者,我们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共同探讨问题,相互成长,找到通向工作的幸福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还你一颗清宁的心(和工作压力说再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宜中//李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07522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3236903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