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关键选择(危机公关策略与实战)(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掌握危机公关,既有助于在遇到危机时游刃有余,也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还有助于借助危机公关视角来发散思维。本书在危机公关领域具有应用场景和实践思路两方面的突破。
其一,危机公关过程中,除考虑媒体舆论,还应联系公司战略、业务或资本市场等场景。本书在介绍常规危机公关之外,穿插了并购争议、投资者关系等危机公关案例,点缀了战略管理视角的解释。
其二,在危机公关中,我们通常对态度、速度等原则有感性认识,但对实践策略尚需加深了解。本书引入数学和经济学视角,借助数学概念的清晰思路,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危机公关;借助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公关经济学在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本书囊括了从内容沟通策略、分析策略、项目策略等到决策策略、投资策略的危机公关全流程,精心打磨,梳理了一套方法论体系。作为作者在危机公关领域潜心探索多年积累的诚意之作,本书除实用之外,还带给读者不限于危机公关领域的联想与触动。
目录
|上篇|危机公关项目执行
第一章 危机公关的战略管理透视/003
第二章 用“最大公约数”抓危机公关的关键/010
1.为什么企业会失去理解与支持? / 011
2.用“最大公约数”做好公关沟通/016
3.沿着“最大公约数”建立共识方案/042
第三章 画“平面坐标系”找危机战略定位 /054
1.为什么企业会觉得受了委屈? / 054
2.用“平面坐标系”准确定位危机/063
3.探寻“平面坐标系”后的洞察力/091
第四章 搭“立体坐标系”统筹公关进程/098
1.哪些危机公关步调容易出错? /098
2.用“立体坐标系”统筹危机秩序/104
3.关于“立体坐标系”的延展思考/ 120
第五章 拿“三角形”校准公关执行的方向/130
1.为什么高手会发挥失常? /130
2.用“三角形”对危机进行衡量/ 137
3.如何抓住危机公关的正确方向 / 144
|下篇|危机公关策略拔高
第六章 以“博弈论框架”缓解危机对立/161
1.为什么有些企业会被针对? / 161
2.扭转危机局势的“博弈论框架” / 169
3.借助“博弈论”平缓危机的启示/175
第七章 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和解 / 180
1.为什么企业会引起一致声讨? / 180
2.影响危机公关成败的“利益相关者” / 186
3.安抚“利益相关者”共同应对危机/ 195
第八章 借“无差异曲线”做危机公关取舍 /201
1.企业是否应基于负面报道起诉媒体? / 201
2.提高决策科学性的“无差异曲线” /208
3.借助“无差异曲线”权衡公关决策 /211
第九章 据“边际产量曲线”控危机公关成本/221
1.为什么有些危机公关引来众怒? / 221
2.指导企业进退的“边际产量曲线” / 226
3.借助“边际产量曲线”找到分寸感/ 230
第十章 基于危机公关逆向思考战略管理/ 239
导语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全民目击,管理者必须懂危机、懂公关!
组织成长中难免陷入危机,如何在逆境中实现自救?
公关不能指望人情世故,掌握策略模型,才能无往不利。
本书从战略视角洞察危机、见微知著,
构建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才能抵御不可预料的风险。
企业借此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市值低估难题,
管理者借此发现潜在问题、理顺战略项目,
把握关键选择,破解认知困局。
精彩页
如何掌握危机公关?
提到危机公关,很多人会联想到备受关注的华为、阿里巴巴 等知名企业处理各类负面新闻的案例,但危机公关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舆论危机方面。
更为常见的情况是,企业想突破发展瓶颈,上市公司想解决 市值低估难题,企业家想借助危机公关方法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 或者有些高层管理者希望站在预防危机的角度去理顺战略项目, 本书在第二章还会介绍投资并购领域的危机公关实操案例,这些内容构成了危机公关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情况与我们的日常工作更是息息相关,但往往因为我们 不了解危机公关而忽略了从危机公关的视角去解决这些问题,所 以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企业因此失去客户信任或者错过发 展机遇甚至走向破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一定要做危机公关,但一定要懂危机公关。
有一次,在向一位企业家介绍完我认为的危机公关体系后,企业家说这样做危机公关是在做战略管理,危机公关的逆向思维与全局意识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深层逻辑。这位企业 家便是换了一种视角去寻找危机公关的本质,即重点关注危机公关是否符合企业战略以及能否解决关键问题。
本书将基于各类企业在实践中沉淀的经验,呈现一套有效的 危机公关战略管理方法论,即以战略管理为主导的危机公关方法 论:借助战略模型思维方式洞察危机,进而指导危机公关系统化 运行,实现效果和效率的提升。危机公关战略模型是应对危机的 一种深层思维方式,用以分析和有针对性地解决危机,从而避免公关效果上的不深入和行动上的不经济。
因此,本书将借鉴战略管理中常见的简洁化表达方法,运用 耳熟能详的直观数学概念(无需数学计算而只需借用这些通识性 认知)与常用经济模型概念,更直观地呈现危机公关。通过这一 过程,将危机公关分解成数学与经济学层面的问题。与此同时,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串联,以方便读者将危机公关深层逻辑能力迁移至非危机公关领域。
在案例选择方面,本书较少涉及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美联航暴 力赶客、英国石油墨西哥湾事件等海外案例,主要聚焦于本土的 案例实践。另外,考虑到危机公关呈现出“太阳底下无新事”的 特征,本书优先选择更有助于展示逻辑的案例而非一味求新,比 如在第三章,围绕2011年的达芬奇家居案例而非2018年的碧桂园案例加以展开。
在案例描述方面,本书对所列举的实践案例进行了理论萃取,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吸收。而且,本书在讲述一些实践案例时并非 一笔带过,而是会在不同章节以多样化的视角加以解读,从而更好地呈现危机公关方法论。
希望本书帮助读者不仅了解如何“做好”危机公关(知其 然),而且掌握如何“看懂”危机公关(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 企业或个人掌握如何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同时希望从危机公关的逆向思维与全局意识视角为读者提供启发。
“做好”危机公关相对而言较为简单,因为主要涉及运用我们 的常识,比如沟通技巧、文案写作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 1993年接管 IBM 并使 IBM 从濒临破产到重振雄风的郭士纳的说 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我看来都是一些类似于常识的东西”。
“看懂”危机公关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因为在“看懂”的情 况下,“做好”便会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危机中的企业会存在拒 绝承认现实的潜意识,这些潜意识对于工作非常不利,但如果企 业在意识层面能够注意到这些潜意识,便能减弱这些潜意识的干扰。这一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克服困难。
另外,危机公关要扎根于企业实际情况、服务于企业运营需 求,不能走入为了危机公关而公关的炫技误区,比如危机公关内 容是否符合信息披露要求等细节,必须参考相关部门意见而不能一意孤行。
本书共10章,第一章讲述战略管理层面的危机公关的深层逻辑,第二章至第九章分别围绕八个危机公关关键词及关键策略展 开阐述,第十章讲述危机公关对战略管理的反向启发,也即战略与财务和市场三角联动。
…………
通过了解危机公关战略管理方法论体系,以此作为突破口, 爬上山顶,再转个方向看看其他领域,会别有一番风景。不过, 个人整体能力既包括危机公关能力也包括很多其他能力,都需要不断打磨。本书中的方法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其实我们 对于企业也需要不断深化认识,随着掌握的信息增多,得出的看法也会变化。
在展开关于危机公关的主体内容之前,我们务必达成一个共识,本书是在探讨危机公关而不是介绍新闻评论或者网络留言。 因此,本书聚焦于危机及危机公关中的得失而非道德评价,除非需要以道德评价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危机公关,因为企业家创办企业及经营企业的行为本身就非常了不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关键选择(危机公关策略与实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允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314808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23-05-01
首版时间 2023-05-01
印刷时间 202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61
CIP核字 2023036113
中图分类号 F272.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