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革命、一个危机、一种行动
亚布力我来了几次,每次来都特别高兴。之前轮值主席在门口跟我说,“等会儿是你演讲”,我真不知道今天要讲什么,我要讲的只是我简单的感受。我觉得亚布力不比达沃斯差,亚布力有亚布力的味道,达沃斯讲的太远、太大,几乎跟你没挨上什么边儿,而亚布力的所有问题都跟我们有密切关系。企业家讲企业家的,经济学家讲经济学家的,各唱各道,我一贯认为经济学家的大部分东西是不靠谱儿的,但来这里的经济学家都是很靠谱儿的。
我想讲三件事儿:第一,一场革命;第二,一个危机;第三,一种行动。
第一,一场革命。很多人喜欢我们,因为淘宝给他们带来了生活快乐;也有很多人恨我们,因为说是我们把他们的生意砸了,其实今天中国永远不成功的人总是怪别人,说是别人让自己砸了饭碗。今天电子商务不是一个技术,不是一个商业模式,它是一场革命,它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变革,它只是刚刚开始,我相信在座的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场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前段时间我有幸去了中南海,我跟总理讲,很多人恨我,因为我们摧毁了很多昨天很成功的企业,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我很生气,但我绝对不会因为你生气就不做我认为对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把互联网当作一个生意,我们把互联网当作一场革命,它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假设我们仅仅把互联网当作纯粹赚钱工具的话,我们跟20世纪很多公司一样,仅是一个公司,今天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商业生态,它是一个商业组织,它对社会的完善必须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以我们肯定会伤害现在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我们希望培养未来真正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在这儿我呼吁,我不是来忽悠,我呼吁大家认真思考,高度重视这次革命,参与到互联网这个大潮之中。其实呼吁大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不缺你们这点生意。
第二,一个危机。这次北京雾霾,我特别高兴,我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因为以往我们呼吁饮用水安全,呼吁空气安全,呼吁食品安全,没有人动真格,因为特权阶级饮用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是时候考虑行动了。我相信10年后三大癌症将会困扰中国的每一个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可能是因为水;肺癌,是因为空气;胃癌,是因为食物。30年前,癌症是个稀有名词,今天,癌症变成了常态。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阿里巴巴、淘宝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这时候我真的睡不着觉了。当年我很圆润,10年创业把我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这个样子并不让我担心,我担心的是我们这么辛苦,最后所有挣的钱都是医药费,我希望中国人真正健康一点。 “汶川地震”8.4万人死掉,引起世界的震动,但每天癌症死亡的人数是多少,我们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20年以后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呼吸的。最近大家问,“你的幸福感是什么,你幸福吗?”什么是最基本的幸福感?就是沐浴阳光,沐浴的“沐”是三点水的沐,就是要有水,要有食品、要有阳光,不管你挣多少钱,你享受不到阳光,其实是很大的悲哀。我在“微博”上经常看见潘石屹、任志强说,“哎呀,今天北京的好天气多么难得”,好像发了年终奖似的,这本来是我们的基本权利,今天却变成了一种惊喜,这是让我们最担心的,这也是我们未来最大的希望,希望能够改变一些。
这个问题不仅是因为发展快速造成的,不仅是因为政府的失职造成的,是因为我们社会缺乏一种抗体,缺乏一种信仰。何为信仰?信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缺乏信仰影响了我们的心态,心态变了以后,我们的形态也变了,形态变了,生态自然会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危机,这是一个全人类的危机,也是中国的巨大危机。以前我们为世界工厂而骄傲,今天我相信大家意识到世界工厂带来的灾难也是非常之大的。
第三,需要一种行动。这个世界其实不缺投诉者,不缺抱怨者,也不缺批判者,这世界好人一定比坏人多,这世界善良的人、善良的行为一定比丑恶的人、丑恶的行为多,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说缺乏信任,我们不相信政府,政府不信任我们;我们不信任媒体,媒体不相信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存在信任。但是我发现我所从事的行业中,信任无处不在,想过没有20年前、10年以前你会在网上,钱没有收到,就把东西交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快递人员手上,他千辛万苦送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手上,每天这样的信任发生2400多万笔。信任一定存在,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我相信我们并不需要等待政府,其实等待政府很累,一方面中国很矛盾,希望市场经济,一方面又希望政府赶紧出一些什么政策,其实我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被解决。今天的雾霾,当年的欧洲有过,当年的美国有过,当年的日本有过,但是他们完成了。我相信我们也可以做到,而且我们必须做到,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么30年以后,这儿没有亚布力会谈,我们可能会在另外一个世界相会,这不是一个恐吓,我相信这个灾难会轮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所以我不希望政府采取什么政策,因为政府也很为难,政府的政策往往也会出错。记得我小时候政府把污染企业搬出杭州城,我们欢心喜悦,最后那个炼油厂去了哪儿?去了杭州的上风口,去了杭州的水源头,今天我们工业西迁的时候,跑到了黄河长江的上游,我们祖祖辈辈将会因此受到伤害,这真是一场危机!
我们今天不仅要唤醒每个人点滴的意识,30年前我在杭州看见可以在西湖里洗菜、可以在西湖里洗衣服,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今天你去试试看,今天你在西湖里面扔一个菜皮,大家都会告诉你不能这么干,这是一种意识。我们要保护好每一条原生的江河湖泊,因为有河流,才会有我们的城市,但是今天为了城市我们埋掉了大量原生态的河。所以真正改变的是一种意识,真正改变的是每一个人的行动,而不是等待某一个组织的行动。
所以我想呼吁大家的是,请高度重视这场真正的危机,而行动一定是每个人,而不是期待别人。
P2-5
企业家在转型社会的角色
2013亚布力年会已经圆满结束,但它留下的思想成果还在继续发酵中,何为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家在当下社会的角色分工,已然是舆论焦点。本届年会恰逢新政治周期开始,社会各界聚焦于如何以改革破解沉闷局势,年会承继这一主题,鲜明提出“企业家精神和中国未来”的关联。每一个社会都有既定的、陈旧的模式和规范,率先意识到某些模式和规范落后了,重新组织要素,创造出新的模式和规范,就是企业家精神。当下无论在思想市场还是商品市场,都迫切需要企业家精神。
在影响未来的诸多理念中,我们强调企业家精神,不仅因为亚布力论坛的组织属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相信所谓破旧立新、改革开新局,说到底是营造一种以企业家精神为实质的国家气质。
作为本届年会的后续,亚布力论坛将开展“什么阻碍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报告计划收集过去几年里企业家精神受损的经典案例,按产权、法律、体制潜规则、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它们的共性和个性,通过透视企业家精神与行业竞争性的关系,以及国有企业内部企业家精神分布等有趣议题,生动揭示制约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因素。报告将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权威研究,也将成为观察当下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好的理念对转型社会至关重要,但这也只是理解事物的一面,不能预设每个人都具备好的理念,每个人都是新制度的拥护者。新制度的建设者,最可能来自旧制度下的受害者,由此可见,企业家群体可能是新制度最积极的建设者,因为只有一个预期稳定、法治良明的社会,才能保证财的安全,否则你口袋里的财富只是权势嘴边的一块蛋糕。企业家在转型社会的角色,不应该仅被理解成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事实上,他们也是宪政制度建设的主力军,美国19世纪黄金时代的历史最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自由企业(民营企业)制度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制度,它也具备宪政和道德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企业家群体在转型社会中的角色。
本届年会历时三天,正式参会代表520余位,超出去年100多名。100位以上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学者发言,发出了呼吁企业家精神的最强音。除此之外,与会嘉宾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包括国企改革、教育改革、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核心改革领域。教育改革和国企改革是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也是引起广泛关注的内容,中国经济的短期看国企改革,长期看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和国企改革都曾经有过辉煌成就,但近几年鲜有动作,希望此次针对教育和国企的讨论能引发社会对这两项改革的关注,从而重启改革。2013亚布力年会也将因为对国企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强力呼吁而载入建言改革的史册。
自成立以来,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始终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在“帮助和关心企业与企业家的成长,促使企业家成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建设力量”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努力为企业家群体提供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而这一宗旨的贯彻与实施全有赖于众多企业家、学者,乃至政府的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感谢。
在此,我们亦感谢论坛的创始理事们,如陈东升先生、田源先生、张维迎先生、郭广昌先生、马云先生、冯仑先生,以及历任轮值主席王梓木先生、任志强先生、郭为先生、张跃先生、田溯宁先生、王中军先生、郭广昌先生等,感谢他们对论坛十余年来一以贯之的支持。
创始人田源先生,让亚布力成为了中国企业家成熟的地标,更为论坛的国际化不辞辛苦地奔波,由其主导的四届中美商业领袖圆桌会议的成功举办无疑使论坛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理事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先生,指导着论坛的前进方向,更总结并确定了论坛一以贯之的风格:
出身——草根、民间、独立。始终坚持发出企业家们来自民间的、最真实的声音,没有包装,没有修饰。
形式——开放、休闲、非正式。不必西装革履,不必谨言慎行。相反,既可以唇枪舌剑,也可以雪上争锋;既可以在各分会场自由出入,甚至参与讨论,也可以与三五好友,静待一隅,在咖啡的浓香中探讨企业经营之道。
精神——平等、民主、自由。这里没有权威,没有大佬。在毫无限制的环境下,他们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对他人的观点持有异议,也可以在他人的异议下据理力争。
价值——交流、学习、思想力。分享自己的种种思考,也在交流中总结他人可资借鉴的成功之道,寻找自身企业经营的短板,进而在年复一年的交流与辩论中成长为最有思想力的企业家。
首席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始终秉持其学术精神,为市场经济鼓与呼,并指引着中国企业家论坛为“促使中国企业家成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建设力量”而不懈努力。
作为本年度轮值主席,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王石先生对论坛发展给予了全力支持,而其发起的《亚布力环保联合行动承诺》更是获得了13家组织的承诺,成为了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中国公益组织群体积极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口号。
同时,我们也感谢各界朋友长期以来对亚布力论坛的关注和参与,更感谢黑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哈尔滨市政府、尚志市政府等各级政府部门对亚布力论坛十余年来的鼎力支持!
我们相信,在各界朋友的关注下,在更多具有企业家精神、深信市场的企业家们的参与下,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将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序
第一章 改革正与危机赛跑
一场革命、一个危机、一种行动
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堪忧
第二章 势在必行的经济转型
城镇化是黄金机遇,但谨防好事办歪
培育和壮大中产阶级
围炉漫谈A:运营“中国式体育”
思想互动空间D:“金融新政”的回眸和展望
思想互动空间A:什么决定2020经济总量翻一番?
第三章 问路市场化改革
建立竞争性市场体系
重视新形势下的市场作用
思想互动空间E:消费品市场升级战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平衡
思想互动空间B:城市化与生态文明
将生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围炉漫谈F:企业家与公益
第五章 国企的未来
思想互动空间:改革与民企——中国企业家的未来共识
思想互动空间F:“做大做强国企”的真实含义
第六章 教育改革再进行
办大学就是办企业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经济
围炉漫谈B:重启“教育改革”
第七章 企业家信仰与使命
企业家的自我更新
既得利益者是否能变成改革者
思想互动空间G:大佬的退休“模式”
围炉漫谈E:王石时间——60岁上哈佛
创想发源地A:永不消停的对峙——资本家vs创业家
企业家重在创造价值
企业家NGO的历史价值
围炉漫谈C:“两个条例”的历史价值——探寻“92派”的成因
午夜漫谈2:《陈可辛镜头中的中国式合伙人》
企业如何回馈社会
互联网金融业态下的银企共赢之道
创想发源地B:再议中国企业国际化
新旧媒体之争
第八章 回顾与展望
思想互动空间C:传统企业盛衰启示录
思想互动空间H:您准备如何过冬?
午夜漫谈:我看现在中国
创想发源地C:5年后的手机
开放的美国投资
后记:企业家在转型社会的角色
截至2013年,中国企业家论坛的亚布力年会已经举办了13届。在这十几年来,我们总能发现在年初亚布力所探讨的话题,接下来一年中总能得到一些社会的响应。我想这也是亚布力年会的宗旨之一,当我们把全中国最有思想的企业家们都聚集到一起,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各抒己见,互相碰撞,其形成的磁场,总是能对商业界产生一些影响。而我们也希望这能成为中国企业家向社会建言献策、发出声音的平台。
今年亚布力年会的主题定为“改革开新局”,因为我们高兴地看到,新一届领导集体一上任就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深化改革目标。这对每一位支持市场的企业家而言都是个好消息。
围绕改革这一议题,企业家们和学者们从各自的领域出发,都发表了很多见解。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维迎教授对既得利益者与改革的论述。
张维迎教授的演讲里多次提到了英国、美国和法国的历史,论述了既得利益者回应甚至引领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结果。在这个话题上,我们中国人也有切身的喜悦和悲哀:一百多年前,由既得利益阶层主导的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立宪运动,是以失败告终,国家走向冲突和战乱。35年前,由邓小平主导的以界定产权和市场竞争为核心的经济改革,让中国首次真正融入世界,成为现代化国家。
我们人类社会的近代历史,或许能够为威尔逊的蚂蚁社会的“运气”提供一点解释:自上而下的、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的变革,运气就好些;自下而上的、过程中要掀桌子的变革,运气就差些——在这里,我不愿意将这种进程简单描述为“革命”或“改良”,因为这种二元话语体系其实规制并束缚了我们对社会进程的想象。我们需要有更包容、更含蓄、更容易说服其他人的话语方式来讨论“社会转型”问题。
张维迎教授说“理念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很赞同。参与到他人中间也好,引领他人到我们这边也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我们所肩负的使命,并且正视他、理解他、响应他,改善作为社会细胞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身处的单元、组织和社区。从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开始,建设开放自觉、训练有素的公民社会。邻里、社区、企业,乃至亚布力论坛,都是基本公共生活平台的一种。
论坛中,冯仑一如既往的风格受到大家喜爱,他提出企业家对改革的态度应该是:守妇道,有期待。但他也强调,守妇道的前提是要能给妇人以期待。我们将此次论坛定义为“改革开新局”的讨论,就说明企业家们还是有期待的。那么怎么才是守妇道呢?
守妇道,仅仅是一种略带自嘲的自我安慰。企业家们当然应该更谨言慎行,作为市场力量的代言人,我们必须为市场的健康发展负责。但企业家们还是应该有所行动。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改革走向市场化,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企业家自己能为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做些什么?
企业家们对改革的期盼和设想,论坛上讲了很多,在这本文集中也多有体现。但市场的力量不能总是等政策、要条件。我很高兴地看到,就在这次年会上,诸多企业家和公益组织联合起来,发起了“亚布力环保联合承诺行动”,迈开了企业组织自律、自治的第一步。
这就是我对企业家们的一点期待,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自律做起,努力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市场化做出更多的努力,这才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
王石
2013.6.15
未来十年即2013年至2023年,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最宝贵、最关键的十年。面对全球经济政治变局以及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社会结构乃至政治结构如何演变,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而主动地、自上而下地“重启改革”?
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不失时机地推动各项改革应是我们在转折时期的首选。主动推进改革显然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应当有改革的顶层设计。
《改革--中国关键十年(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官员、学者以及企业家的思想碰撞,从而为中国重启改革建言献策,讨论大众关心的问题和焦点,以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改革--中国关键十年(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由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编著。
社会热点:十八大之后,有关中国改革的呼声高涨,习近平也提出了“中国梦”,全社会上下都在关注并实践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改革路线。
关注度高: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教育、民生、贫富差距、官民对立、贪污腐败等,老百姓希望新一届政府能解决这些问题,究竟要先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本书专家会为大家做出解读。
资深专家学者解读: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编著的《改革--中国关键十年(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和挑战)》中邀请了当前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家和学者来解读习李新政,作为中国最有思想的群体,他们的解读和建言献策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预见性,值得阅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