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照片(第129辑)
内容
内容推荐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本辑收录了1909年张柏林拍摄的四川老照片,以及烟台圣安德鲁教堂的旧影,讲述了一位一位无证书的大学毕业生关于到青海牧区的解放军农场接受再教育的一段回忆。
目录
蜀中客 1909年:张伯林的四川老照片
张鹏程 张鹏搏 之江大学与现代教育
韩沂树 烟台圣安德鲁教堂旧影
朱 炜 簰头,一个有情怀的小镇
文 武 晚清时期的香港风貌
汪受宽 大米滩农场纪事
赖炜福 我的地质生涯
赵庆国 难忘的 1977
王 超 父亲的老照片
李 剑 我们家这五十年
王亚新 一百年前的毕业证
朱新地 旧证件里的人生
史耀增 民间唢呐艺人的苦乐年华
周允中 姚氏兄弟在旧上海
许大昕 曾经的女性威仪与绚丽 ——凝视几帧清末民国女性老照片
巫少飞 八十年前的流浪者小影
段国庆 叶炘睿 飘逝的 B-24J 轰炸机
冯克力 是期许,也是真谛
封 面 晚清时期,杭州育英书院师生在演算平面几何(张鹏程、 张鹏博)
封 二 晚清的成都东大街(罗林 张伯林)
封 三 坐在休闲椅上的民国女子(云志艺术馆)
导语
穿过岁月幸存下来的老照片,远不仅仅是满足人的怀旧的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尊严与权利被重新肯定,由此可以体悟《老照片》不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正视人的命运,是以记忆反抗遗忘之举。
《老照片》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定格历史,使我们得以在过去朦胧的霞光中,重新认识和反思切身的社会生活。
后记
是期许,也是真谛
冯克力
年前,在深圳新开业的越读学园里,见到一陈列《老
照片》的专柜,已出版的各种版本应有尽有,蔚然可观。
在书柜侧立面的镶板上,还写有一句醒目的提示语:“越
读越接近——真相!”默诵之余,心头不觉为之一动。
这句话,既是对《老照片》的殷殷期许,同时又朴素
地道出了如何走进历史的真谛,值得用心去体味。
但凡历史,无论回忆也好,研究也罢,皆为事后所构
建。而构建者囿于观点、立场、志趣以及观察角度、所据
史料的不同,往往带有主观性,甚或流于片面,也在所难
免。大到重要历史事件,小到一些共同的亲历,概莫能
外。于是,便有人借用胡适曾经的论述,调侃说“历史是
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对于历史建构的主观性,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在《历史
是什么?》一书中也有过系统的阐释,他甚至认为,从史
料的收集与选择开始,研究者的主观取向即已深深地介入
了,而且如影随形,相伴始终。卡尔曾用一句话概括历史
到底是什么,他说道:历史是当下与过去永无休止的对
话。这一说法,与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
代史”的名言,可谓异曲同工。
其实,历史既不担心自己被“任人打扮”,也不惧怕
一代代当下的人别出心裁地与过去的“对话”。相反地,
这些“打扮”与“对话”,只会让它更加丰富、更加多
彩。对于历史构建而言,真正可怕的是只任由一家“打
扮”和只任由一家“对话”。实践证明,何时丢失了毛泽
东曾力倡的“百家争鸣”,何时历史便难逃面目全非的遭
遇。
而面对众说纷纭、多元繁复的历史叙事与研究,读者
只有博览众家,在不断的阅读鉴别中,才有可能逐渐接近
历史的真相。
我们深知,“越读越接近——真相”,作为一种期
许,虽然是写在一家新开书店的《老照片》专柜上,但反
映的却是千千万万读者的心愿。《老照片》惟有初衷不
改,精益求精,方才对得住这份由衷的期许啊!
精彩页
1909年:张伯林的四川老照片
蜀中客
近些年,一大批署名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Chamberlin)的1909年的老照片在网络中广泛流传,其中有关四川的照片很多,有一些已登载在记录四川历史的书籍中。这批老照片拍摄的地域和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记录了晚清时期广东、广西、四川、河南、直隶、山西、奉天和香港、上海、南京、北京、武汉等地的社会人文、城市乡村、地理风貌等。这些拍摄于一百多年前的几百幅老照片,以其图像清晰、内容丰富而深受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遗憾的是,这些精彩的老照片虽然流传甚广,但上面除了标注有“拍摄者”张伯林和地点等简单信息之外,没有更详细的文字说明。由于对其缺乏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人们无法了解这些老照片应有的价值和内涵。甚至,有些转帖者还想当然地把张伯林注解成旅游者,是来中国游山玩水的美国游客。
这批老照片拍摄的真实原因和背景是什么呢?张伯林一行到中国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保存这批老照片的美国伯洛伊特(Beloit)学院,不仅公布了这些照片的高清大图,还公布了罗林·张伯林(Rollin T.Chamberlin)沿途写的六册日记,日记提供了中国之行的详细信息、行程和见解感受。从日记中我们可以断定,这批老照片的实际拍摄者是罗林·张伯林,他是时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的地质学家汤玛斯·张伯林(ThomasC.Chamberlin,1843—1928)唯一的儿子,也是芝加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年轻地质学者。1866年,罗林的父亲汤玛斯·张伯林毕业于伯洛伊特学院,之后出任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美国地质学会总裁(主席)。罗林·张伯林为纪念父亲毕业于伯洛伊特学院,便把这批1909年考察中国之行拍摄的七百多张照片和自己的六册日记,以其父亲的名义交由伯洛伊特学院典藏。
罗林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在中国数月行程中每天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拍摄照片的说明等。但是,对于他们到中国四川的背景和目的,他没有交代清楚。其实,他们这次1909年上半年的中国之行,得到了美国当时最大的实业家老约翰·洛克菲勒的支持。
1900年庚子事变,是世纪之交的一件大事。中国虽然遭受了空前的惨痛灾难,但中西关系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一批有见识的西方人认识到,应该在中国普及现代知识和新式教育,推动中国向现代化发展和进步。因此,进入20世纪以后,在西方人中兴起了一股到中国兴办教育机构的热潮。这其中就包括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1937),美国实业家、慈善家。1870年他创立标准石油,在全盛期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豪与全球首富。洛克菲勒在人生的后四十年致力于慈善事业,主要致力于教育和医药领域,两所美国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1890年成立)与洛克菲勒大学(1901年成立)都是由他出资创办。洛克菲勒坚信他人生的目的是“尽力地赚钱,尽力地存钱,尽力地捐钱”。他虽以许多负面手段成为空前的巨富,但他终生烟酒不沾,私生活极为严谨,一生勤俭自持。他在晚年将大部分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事业,开美国富豪行善之先河。20世纪初,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庞大财富的支撑下,计划在中国资助符合社会公益的大型的长期项目。洛克菲勒的好友兼顾问弗雷德里克·盖茨(Fredrick Gates)牧师建议他在中国建立一所综合大学。
洛克菲勒接受了盖茨的建议。1908年,洛克菲勒成立了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由芝加哥大学教授、神学家欧内斯特·德威特·伯顿(Ernest DeWitt Burton,1856—1925,又译为伯尔顿,芝加哥大学第三任校长)担任委员会的领导。伯顿教授在履行洛氏基金会的计划时,准备先到中国调查其教育、社会和宗教状况,协助在华的外国差会、使团在中国建立一所类似芝加哥大学规模的大学。
在此之前,伯顿先生曾接到了在中国西部城市成都的美国美以美会传教士约瑟夫·毕启(Joseph Beech,1867—1954)博士的邀请。毕启告知他,在成都的美、英、加的教会正在筹备建立一所西方式的大学,希望伯顿先生能够亲临考察,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因而,伯顿便把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考察的重点放在了华西的成都。
毕启,美国传教士、教育家,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主要创建人。1899年毕业于美国惠斯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同年受基督教会差遣只身赴华。1903年来到四川,先后创建了重庆求精中学和成都华美中学。1904年创建成都华英中学,并任校长。1905年参与筹建华西协合大学,1913年任华西协合大学首任校长,1930年辞去华大校长职务,任华大教务长。1946年获民国政府授予外国人的特殊功绩荣誉奖红蓝镶绶四等彩玉勋章,后以七十九岁高龄返回美国。1954.年逝世,享年八十七岁。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09年1月初,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教育调查委员会考察团一行从芝加哥启程,开始了近半年的中国之行。考察团总共由四人组成,欧内斯特·伯顿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照片(第129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冯克力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433850
开本 32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20-02-01
首版时间 2020-02-01
印刷时间 202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244
CIP核字 2020038519
中图分类号 K106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