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我们不能活反了(王小妮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丛书第三卷,收录了关于诗人王小妮的重要、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被精选、编排为耀眼的粒子、光与影、透视、挑灯四部分,系统深入地梳理和探讨了诗人作品的概貌、对诗人及其作品研究视角的变迁。王小妮作为新诗话语谱系中重要的女诗人,对其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有着丰厚的积累,本书弥补了王小妮研究有成果而无总结之缺憾,为大学文艺批评专业教学活动提供了范本,为诗歌教学者、相关专业学生,及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优质且必要的资料。 目录 第一辑 耀眼的粒子 王小妮:“活着”及其方式 “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评王小妮90年代以来的诗 水晶的诗光——王小妮诗歌创作论 论王小妮的诗歌 在转弯里滑翔的,是一只鸟的细目光——王小妮诗歌论 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王小妮近作论 王小妮的边缘立场——时代主潮的“错位”者 飞翔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间——论王小妮的个人化诗歌创作 王小妮诗歌与禅文化的深层联系 米与盐:家庭诗学的两极——以王小妮为中心 一半永远地在向另一半走去,或迎面或相悖——王小妮诗歌简论 论王小妮诗歌写作的社会敏感性——幽婉游移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 第二辑 光与影 “十秒钟”——读《我感到了阳光》 王小妮诗歌世界解析——评王小妮诗集《我悠悠的世界》 世界的创建和坚守——王小妮写作描述 王小妮·“基本情绪” 一颗星星能走多远——解读王小妮 王小妮读札 光与暗的交错——细读王小妮诗歌《闪电之夜》 双头鸟的平衡术——王小妮《十枝水莲》的诗歌空间 锋利忧郁低回——王小妮近年诗歌述评 第三辑 透视 我的诗人妻子王小妮——王小妮文学写作编年 第四辑 挑灯 诗很大程度是可以害人的——答燕窝 女人适于写作——答《晶报》汪小玲 诗不是生活,我们不能活反了——答《南方都市报》田志凌 最松弛的状态,就是最发力的状态——答《新诗界》 附录 王小妮创作年表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们不能活反了(王小妮研究集)/隐匿的汉语之光中国当代诗人研究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张光昕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55142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4 |
| CIP核字 | 2019128008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9 |
| 宽 | 150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