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印度/看得见的世界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用近50个跌宕起伏、生动客观的故事清晰展示了古印度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再现了古印度深邃博大的历史及人们奇异神秘的生活。
本书摒弃枯燥的历史理论分析,拒绝说教,以故事体的叙述风格串联起世界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从整体上完成了对古印度历史的宏观素描,逻辑清晰,叙述准确,让读者清晰了解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本书力图打造“看得见的历史”,在各种高清彩图的有力辅助下,实现图文的完美结合,让读者在知晓历史的同时,在图片中看见、领略历史的真实风貌。引人入胜的故事加上各大博物馆珍品图片,再加上美轮美奂的版式,使得本书符合中国人历史观的彩色读物更生动化、多元化。
作者简介
郭子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秘书;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英文期刊World History Studies(《世界史研究》)编辑。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还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其他多项课题研究,出版专著《古埃及托勒密王朝专制王权研究》和《世界历史初览》,出版译著及工具书十余部。
目录
第一章 追踪文明演进的步伐
印度文明的源头
神秘的哈拉巴文化
列国时代
摩揭陀称霸恒河流域
波斯和马其顿的入侵
强大的孔雀王朝
贵霜王朝
笈多王朝
戒日王——最后的统一者
第二章 神秘的民族风情
古印度人对美的追求
日常娱乐与饮食风俗
印度的家庭婚俗与性文化
古印度妇女的命运
种姓制度
专题:多姿多彩的节日
第三章 古印度人的神灵世界
婆罗门教
耆那教
博大精深的佛教
印度教
意蕴深远的印度哲学
佛祖传说
古印度佛教诸神
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关系
专题:玄奘西游
第四章 繁花似锦的艺术成果
庄重优美的宗教建筑
古印度的早期雕塑
艺术圣地——阿旃陀石窟
阿育王石柱
神秘的古印度建筑——窣堵波
古印度的音乐和舞蹈
古印度绘画
东西方艺术的联姻
专题:印度人的瑜伽功
第五章 捡拾失落的文明
“哈拉巴”的发现
雅利安人
阿育王其人
古印度的梵语
迦腻色迦王
古印度神话
吠陀的诗篇
古印度的史诗
独树一帜的古印度科技
序言
在巍峨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河与恒河分流西东,
一个形似三角形的巨大半岛深入海洋,这便是孕育古代印
度文明的神秘土地。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印度文
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在世界的东方。
古印度三面临海,一面背山,犹如一块独立的大陆。
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印度虽然与外界交流不断,却又
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文明特征。
哈拉巴文明遗址中发达的城市建设体系,让人很难想
象这是距今4000多年的人类杰作;《摩诃婆罗多》与《罗
摩衍那》两大享誉世界的史诗,集中展示了古印度绮丽的
文化传统与民族风情;数不清的宗教哲学派别,更是体现
了古印度人深邃的思想与精神世界;还有那些多彩的雕塑
、神秘的石窟、怪诞的神话、晦涩的佛经……无一不表现
着古印度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古印度社会制度中,种姓制度最具特色。它年代久
远、等级森严、阶层固化,堪称人类等级制度之最。在民
主自由思想照耀全世界的今天,印度共和国虽然在法律上
早已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曾经深入骨髓的种姓制度观念还
未能完全从印度人的思想中抽离。
列国时代的分裂与多样,孔雀王朝的统一与强盛,还
有黄金时代的笈多王朝,昙花一现的戒日王朝……灿烂辉
煌的古印度文明,吸引了无数古文明爱好者的目光。不过
,古印度文明又如此令人费解:她重宗教精神而轻历史记
录、她屡遭入侵却波澜不惊、她博大精深但踪迹难寻……
凡此种种,使得古印度的历史犹如珠帘锁雾,给人以无限
遐想。因此,她不断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引导我们去探
寻古印度众多未解之谜……
导语
《看得见的世界史:古印度》是一本兼具权威性和趣味性的历史读物。此书以故事性的体例讲述了古印度的历史,揭示了古印度在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书中插配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并配以详细的图片说明,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古印度的平台。
书评(媒体评论)
为什么要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呢?为什么要关注我
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所在地域以外的事物呢?这是因为
现实要求我们具有这种较为宽广的目光。在最近500年
时间里,地球的整个表面,包括大气层,都因为惊人
的技术进步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必须
相互熟识,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逐步熟悉彼此的历史,
因为人类并非仅仅生存于直接的现在。我们生活在一
条思想的河流当中,我们在不断地记忆着过去,同时
又怀着希望或恐惧的心情展望着未来。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
精彩页
印度文明的源头
·约200万年前
喜马拉雅山雪卧北疆,印度河水流西南,恒河沙珍珠无数,无忧树诞育佛陀,古印度文明璀璨瑰丽。一匹白马一位僧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广为传颂,古印度在我们听来并不陌生。但要细说那佛教思想的孕育源流,充满地域风情的民族文化,以及她的宗教哲学、雕刻艺术,又使我们感到如纱在面,隔雾看花;若想要一睹这古老国度既熟悉又神秘的古文明源头,那就随我们一起去探寻一番吧!
古印度概况
“印度”一词由“信德河”而得名。“信德”出自印度的梵文,意为“海洋、江河”,“信德河”就是现在的“印度河”,所以印度最初指印度河流域这个地理名称,后来才逐渐包括恒河流域以至整个南亚次大陆。古波斯语将“信德”变为“印督”,古希腊人在亚历山大大帝统治的马其顿时期,又把“印督”改为“印度伊”,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印度称为“印度斯”,后来罗马沿袭了这个词。
印度地处南亚,良好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早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印度次大陆这块土地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上印度河、恒河的滋养,印度早期农业得以顺利发展,也为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另外,这一地区河流、湖泊密布,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还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再者,繁茂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各种野生动物,这些都为印度早期的渔猎者提供了恣意驰骋的场所。以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基础,以印度河和恒河为中心的古代印度文明逐渐形成。
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
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就是在印度博德瓦高原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大约生活在200万年前,他们已经开始学会制造石器了。而同时期其他地区的人种尽管已经开始出现,但大多还并不会制造工具。在法国和巴基斯坦的联合考古行动中,在梅赫尔格尔镇发现了公元前7000年的农业定居点,与此同时,新石器也被发现,包括用于收割小麦的石镰等精致石器。除了用于劳作的工具之外,他们还发现了陶器,这些陶器在当时来说已经相当精美。
公元前4000年前后,泥质的房屋在印度已经很普遍,大麦和小麦的种植已经很广泛。而且,这个时期出现了彩陶,这些彩陶有一些简单的花纹。同时期出土的墓葬陪葬品中也发现了大量的以绿松石、珍珠、玛瑙等穿成的珠链和玉坠,可见印度人的服饰文化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充沛了,不仅可以知礼节,还可以让人有爱美和欣赏美的时间和意识。可以想象当时的印度已经具备了向文明过渡的一些条件。
随着工具、文化和人口等方面的发展,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的第一个文明高峰一哈拉巴文化到来了。
P2-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印度/看得见的世界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郭子林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331185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14
CIP核字 2019010084
中图分类号 K351.20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