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泼墨溪山图/东方画谱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杨东胜主编髡残绘的《泼墨溪山图/东方画谱》此幅作品采用边角式构图法,描绘了幽静的山林风景。画面以墨色为主,墨韵生动。远景山势绵亘,用墨的浓淡凸显山石的质感;近景中的悬崖石壁可清晰看到用小斧劈皴法,同样用墨色变化表现出山林的苍森郁勃和蕴藏着无穷的生机。山下有一庭榭,对坐二人,笔简意足,颇有隐逸之趣。整幅作品布局匀称而富于变化,气象浑茫,意境深远。 作者简介 髡残(一六一二—一六九二),中国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谿,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 他在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一石”。善于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反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 目录 正文 导语 杨东胜主编髡残绘的《泼墨溪山图/东方画谱》所绘云山满纸,章法繁密。作者髡残一反秃笔渴墨之常法,而以湿笔淡墨勾山画树,与大面积浑点泼墨融合生发,再以重墨刻画桥、屋、人物。用笔松动,施墨淋漓,画面酣畅而又蓊郁朴厚,洋溢着蓬勃生机。图配以行草题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泼墨溪山图/东方画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绘画:(清)髡残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53230 |
开本 | 8开 |
页数 | 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6-01 |
首版时间 | 2018-06-01 |
印刷时间 | 201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8 |
CIP核字 | 2017258641 |
中图分类号 | J22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420 |
宽 | 285 |
高 | 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