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一气周流经方义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阴阳升降、五行相易、天人相应等中医基础理论谈起,按照阴阳五行、脏腑生理归类并分析经典方、常用方。同时因处于共同的中医学理论框架,本书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不同的辨证方式融汇于脏腑升降—气周流理论之中,从协调阴阳升降周转的角度,以五行周易之道分析、归类方剂,从更高维度的全局分析理解某一局部的生理病理以及对应方药,较之平常方剂书另有一番新意。本书图文并重,论理严谨,方义分析简明清晰,对于中医方剂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及方剂、药物研究者阅读借鉴。 作者简介 崔翰博,1983年生,祖籍山东淄博。方剂学硕士,中医内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糖尿病科。热衷于对中医经典的学习和思考,临证倡以一气周流理论指导辨证和选方用药,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尤其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现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完成课题一项。 目录 一气周流 一气升降,阴阳相召 升降周流,五行相易 天动五行,五运承道 天人相应,人禀五行 五脏六腑,动作相袭 木行义 火行义 土行义 金行义 水行义 生克承制,五运交联 周流运行,精微流转 卫气 津液(营、血、精、汗、泪、涎、涕、唾) 元气 方义解析 木行方义 小柴胡汤(《伤寒杂病论》)(附:柴胡桂枝干姜汤) 六一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附:三仁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升降散) 温胆汤(《外台秘要》引《集验方》)(附:涤痰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搐鼻散)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附:二妙散) 四逆散(《伤寒杂病论》)(附:枳实芍药散、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附: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 当归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 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当归芍药散(《伤寒杂病论》)(附:当归散) 当归贝母苦参丸(《伤寒杂病论》) 酸枣仁汤(《伤寒杂病论》) 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芍药甘草汤(《伤寒杂病论》)(附:黄芩汤、奔豚汤) 风引汤(《伤寒杂病论》) 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附:白头翁汤) 升麻鳖甲汤(《伤寒杂病论》)(附:犀角地黄汤、槐花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杂病论》) 桃核承气汤(《伤寒杂病论》)(附: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大黄廑虫丸) 当归四逆汤(《伤寒杂病论》) 温经汤(《伤寒杂病论》) 桂枝茯苓丸(《伤寒杂病论》) 胶艾汤(《伤寒杂病论》) 乌头汤(《伤寒杂病论》) 乌头赤石脂丸(《伤寒杂病论》) 当归生姜羊肉汤(《伤寒杂病论》)(附:暖肝煎) 乌梅丸(《伤寒杂病论》) 火行方义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附:小蓟饮子、五淋散) 栀子豉汤(《伤寒杂病论》)(附: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大黄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杂病论》) 半夏泻心汤(《伤寒杂病论》)(附: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干姜芩连人参汤) 黄连阿胶汤(《伤寒杂病论》)(附:朱砂安神丸、交泰丸) 百合地黄汤(《伤寒杂病论》)(附:甘麦大枣汤、小定志丸) 桂枝甘草汤(《伤寒杂病论》)(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桂枝去芍药汤(《伤寒杂病论》) 桂枝汤(《伤寒杂病论》)(附:桂枝加桂汤、桂枝新加汤、瓜蒌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葛根汤(《伤寒杂病论》)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伤寒杂病论》)(附:二加龙骨汤、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汤(《伤寒杂病论》) 四逆汤(《伤寒杂病论》)(附:干姜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 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 土行方义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伤寒杂病论》)(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近效》白术附子汤)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葛根黄连黄芩汤(《伤寒杂病论》)(附方:香连丸) 茵陈蒿汤(《伤寒杂病论》)(附: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栀子柏皮汤)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藿香正气散) 小半夏汤(《伤寒杂病论》)(附:生姜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大半夏汤) 半夏干姜散(《伤寒杂病论》)(附:干姜人参半夏丸) 茯苓饮(《外台秘要》引《延年秘录》)(附: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橘皮汤) 吴茱萸汤(《伤寒杂病论》)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附: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 赤小豆当归散(《伤寒杂病论》) 白虎汤(《伤寒杂病论》)(附: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玉女煎) 大黄甘草汤(《伤寒杂病论》)(附:调胃承气汤、凉膈散) 大承气汤(《伤寒杂病论》)(附: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麻子仁丸、三化汤) 保和丸(《丹溪心法》)(附:枳实导滞丸)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伤寒杂病论》) 理中丸/人参汤(《伤寒杂病论》)(附:甘草干姜汤、甘姜苓术汤、 桂枝人参汤、理中化痰丸、黄芽汤) 苓桂术甘汤(《伤寒杂病论》)(附:泽泻汤、茯苓甘草汤、茯苓泽泻汤) 大建中汤(《伤寒杂病论》)(附:附子粳米汤、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 四神丸(《内科摘要》) 大黄附子汤(《伤寒杂病论》)(附:温脾汤) 黄土汤(《伤寒杂病论》)(附:桃花汤)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归脾汤(《正体类要》)(附:八珍汤、薯蓣丸)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附:当归补血汤、圣愈汤) 小建中汤(《伤寒杂病论》)(附:桂枝加芍药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一 金行方义 大黄牡丹皮汤(《伤寒杂病论》)(附:附子薏苡败酱散) 己椒苈黄丸(《伤寒杂病论》) 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杂病论》) 玉屏风散(《医方类聚》)(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气周流经方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崔翰博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770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首版时间 | 2022-10-01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6 |
CIP核字 | 2022135161 |
中图分类号 | R28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