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艺复兴(第2版)(精)/想象欧洲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文艺复兴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保有不朽的地位。这一时期的杰出之士,从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到但丁和蒙田,无不创作出了惊才绝艳的作品。这一“文化奇迹”究竟如何兴起,又如何走向消亡?
在本书中,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优美的文笔,对文艺复兴做了精彩介绍。他有力地挑战了布克哈特等人的传统观点,即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意大利,是自觉发生的,并且与所谓“黑暗中世纪”截然断裂。相反,他强调了中世纪传统的“延续”,强调了古典形式和价值对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地区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创造性适应过程。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萨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是当代最著名的新文化史学家之一。著作宏富,包括《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法国史学革命》、《历史写作的新视野》、《20世纪的历史与历史学家》、《什么是文化史》、《文化史的风景》、《图像证史》、《意大利文艺复兴》等数十种,并被译成多重语言出版。
目录
关于注释\t
第一章 文艺复兴的神话
第二章 意大利:复兴与革新
第三章 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意大利的应用
第四章 文艺复兴的分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书目\t
索引
导语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大家小书,新文化史名家彼得·伯克讲述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简史,已有10多个语言版本。
(2)博采近年学界成果,有力挑战布克哈特等人传统观点,伯克将文艺复兴视作一场运动,而非一个孤立突发的历史事件,或开启现代性的历史转折时期。
(3)囊括多种文化和艺术分支,如建筑、绘画、雕塑、诗歌、思想等,全景勾勒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传播与分裂。
(4)以长时段为考察背景,指出文艺复兴不只是复兴古典与自我革新,还强调其与中世纪的延续性。
(5)突破以意大利为中心的单向影响叙事路径,同样关注欧洲其他地区对意大利文化的消化、吸收、改造和拒斥。
(6)再版采用新译本,行文流畅典雅。书末推荐书目精选百余种重要著作,方便读者进阶阅读。
精彩页
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写道:“一听到‘文艺复兴’这个词,迷恋昔日之美的梦想家,眼前便一片流光溢彩。”[11]更准确地说,在他(或她)的心目中,闪现着波提切利(Botticelli)的《维纳斯的诞生》(Birth of Venus)、米开朗琪罗的《大卫》(David)、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Mona Lisa)、伊拉斯谟(Erasmus)、卢瓦尔(Loire)城堡、《仙后》(The Faerie Queene),所有这些汇聚为一幅承载着创意与文化的黄金时代画卷。
文艺复兴(Renaissance)——以大写字母“R”开头——的这般形象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他对此持拥护态度)、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和建筑家A. W. 普金(A. W. Pugin)(他们二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和小说家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这两位的看法较为模棱两可),而重要的是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5]。在其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The Civilis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1860)里,布克哈特以两大概念给这段时期定下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现代性”(modernity)。“在中世纪时,”布克哈特认为,“人类意识……还笼罩在共同的纱幕之下,半梦半醒……人对自我的意识,仅限于种族、民族、宗派、家族或社团中的一员——只是借助某些一般性的范畴,来进行自我归类。”然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一纱幕便率先消融了……人成了精神上的个体,并自我确认如此”[1:第2部分]。文艺复兴意味着现代性。布克哈特在书中宣称,意大利是“现代欧洲众子中的长子”。而14世纪诗人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英语里称作“Petrarch”)是“首批的真正现代人之一”。艺术与思想的伟大复兴始于意大利,随后这些新观念与新艺术形式传播到了欧洲的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这一观念是一种神话(myth)。当然,“神话”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术语,我特意用在这里,涉及两种不同的含义。当谈及种种“神话”时,专业历史学家通常是指他们明确发现有错或至少有误导性的表述。以布克哈特对文艺复兴的描述为例,历史学家反对的是布氏将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意大利与欧洲其他国家置于戏剧性的对照。他们认为,这些对照有所夸大,忽视了中世纪时期的诸多创新之举、传统观念存续到16世纪甚至更晚的事实,以及意大利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尼德兰)绘画与音乐的兴趣。
“神话”的第二种含义偏文学性[14]。一个神话是一个富含象征意味的故事,讲述一些更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更阴暗,或更高贵),是一个有寓意的故事,尤其是一个讲述过去的故事,为现在某些事物的存在提供解释或合理性证明。布克哈特的文艺复兴也属于这一意义上的神话。他所讲故事中的人物,不论是英雄般的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和米开朗琪罗,还是反派似的博尔吉亚家族(the Borgias),都颇具传奇色彩。此种类型的故事,一方面为现代世界提供解释,而另一方面又为其提供了辩护。它是一种富含象征意味的故事,因为它以觉醒和重生的暗喻来描述文化的变迁。这些暗喻不是单纯的装饰,而是布克哈特用以解读文艺复兴的根本要素。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艺复兴(第2版)(精)/想象欧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彼得·伯克
译者 译者:张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03962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232
CIP核字 2022063021
中图分类号 J150.093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4
135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