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俞敏洪给年轻人的8堂人生哲学课)/CEO给年轻人的人生经营课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杨晨烁编著的《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俞敏洪给年轻人的8堂人生哲学课)》汇集了俞敏洪艰辛的创业历程故事,以及他丰富的语言与思想的精华。可以肯定地说,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成功失败,无论你是欢乐痛苦,无论你是自卑得绝望还是自信得癫狂,本书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能自我激励,走出挫败,奔向成功的最好的青春励志课。

内容推荐

杨晨烁编著的《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俞敏洪给年轻人的8堂人生哲学课)》结合俞敏洪的传奇经历,深刻剖析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人生的岔路口,他是如何把握的。更为重要的是,本书首次写了他对年轻人的人生之路的悉心指点。相信你认真阅读这本书,吸收俞敏洪的智慧,可以秒杀在人生路上的各种迷茫,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离成功最近的人!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为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想要创业的满怀理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榜样式的引导。

目录

第一章 创业哲学: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梦想有多大,事业有多大

 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

 没有困难是不可克服的

 忍受孤独、失败与屈辱

 成长秘诀:痞子的精神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机会

 坚持不放弃,因为别无选择

第二章 做人哲学:像树一样成长

 做人像水:拥有水一样的品格

 守诚信,赢长久之利

 变成地平线上的大树

 积极心态:做主动的人

 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

第三章 做事哲学:目标明确,成就就大

 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大

 蜗牛精神:享受奋斗的过程

 和山一样坚定的意志

 目标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急事慢做:慢慢做才能做好

第四章 管理哲学:人情与规则的平衡

 在利益和人情间找平衡点

 规范化:建立企业规则

 管理团队的职业化

 创造活水源头的人力体系

 批判和宽容结合的氛围

 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是理想

第五章 团队哲学:英雄不问出处

 把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

 一定要懂得与他人分享

 包容:英雄不问出处

 团队精神:集体英雄主义

 团队成员都是“孙悟空”

 员工管理理念:四项原则

 一只土鳖领导一群海龟

 聚集一批“牛人”

第六章 领导哲学:亲和力非常重要

 战略眼光远大,判断力准确

 精神力量:让下属追随你

 亲和力相当重要

 勇于认错,勇于改正

 宽容的胸怀,但不软弱

第七章 经营哲学:励志营销

 对学生不好,就是魔鬼

 向企业化运作模式过渡

 “新东方精神”的力量

 广告的“战争”

 “免费营销”策略

 “励志”精神营销

第八章 人生哲学:永不言败

 战胜自卑:人生的财富

 模仿生命中的榜样

 面团理论:永不言败

 追求生命的尊严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成功,永无止境

附录:俞敏洪精彩语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非你不去想“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一旦你想到“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你想得更多的是你生活中绝望的一面。可以说我们的生活80%到90%是由绝望组成的,而你保持精神不垮就是要从这种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

俞敏洪高考考了三年才考上大学。就在准备第三年考大学的时候,俞敏洪的笔记本上出现了这句著名格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次俞敏洪考上了北大。

俞敏洪说:“在北大六年没谈恋爱,还得了肺结核,在北大教书,什么成就也没有,接着联系美国学校,三年半没有一个美国大学给我奖学金。最后还被北大加了个一级行政机构处分。”

为了挽救颜面,俞敏洪不得不离开北大,这时俞敏洪突然发现人生带了点走投无路的感觉。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俞敏洪觉得老天对他是如此的不公正,他自认为他这个人很不错,为什么让他受如此之多的苦难和绝望?但正是这些折磨使俞敏洪找到了新的机会。

1991年,俞敏洪从北大辞职。很快,学校把分给他的房子收回去了,夫妻俩只好租用农民的平房居住,妻子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抵房租,条件虽然艰苦,但总算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然而,作为一介书生,俞敏洪除了在北大训练出来的一张嘴,别无长物。为了维持生计,俞敏洪放下了北大老师的尊严,骑着自行车,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下沿大街在电线杆子上贴英语培训班招生广告。后来聘请了广告业务员,却发生了业务员被同行刺伤的事件,俞敏洪为此陪警察喝酒,醉得昏迷不醒,被送到医院抢救。醒来后,俞敏洪哭喊着“不干了,再也不干了”。但是,不做英语培训,又能做什么呢?所以,喊过了,哭过了,第二天他仍准时爬起来去上课。

1993年正式创办新东方的时候,俞敏洪投入全部积蓄购置设备,贴广告,疏通各种关系,一年十几次和妻子为重新寻找一个住处而奔波。在筋疲力尽中,新东方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学生,虽然只有13人,但是这13人给俞敏洪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希望。

即使身处困境,生性乐观的俞敏洪仍然善于从中找到一丝亮色,从绝望中寻找希望。比如,在某个冬天停电的晚上,俞敏洪发给每个学生两支蜡烛,灯灭了,蜡烛点燃了,窗外寒星闪烁,教室里烛光摇曳,俞敏洪笑着说:“你们看,这样的困难我们根本不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以后还有什么事情能让我们绝望呢?”

“后来我发现,之所以经历这么多的波折,之所以最后去不了美国,是因为冥冥之中有一个新东方学校在等着我。尽管留学失败,我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待下去,我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正是这些,帮助我抓住了个人生命中最大的一次机会: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如果当时俞敏洪马上出国的话,他也不会想到去办一个民办学校,俞敏洪说道:“可以说我们的生活80%是由不如意和绝望组成的,而你的精神之所以不垮,就是因为在绝望中还保留着希望的种子。”新东方的整个创办过程就是从一点点的希望做起,最后不断扩大希望的过程。

外语考试培训,成了俞敏洪发财的捷径,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儿黑色幽默,而更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俞敏洪本人并非是一个考试天才。这个总是遭遇考试之神嘲弄的人、总和绝望不期而遇的人,在愤怒中和考试较上了劲。他从自己的痛苦中看到了所有想凭考试奋斗成功的人的痛苦,他从这些痛苦中看到了市场、看到了商机。他教给想出国的人考试的技巧,从他们那里得到学费,共同制造了一个巨大的考试蛋糕,并且将它越做越大。

俞敏洪说,新东方是在自己出国梦想的“废墟”上长出的一棵新苗,对一次次绝望境遇的突破令它茁壮。“一个人可以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正像在腐朽的土壤上可以生长出鲜活的植物。土壤也许腐朽,但它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勇气,进而创造更多的机会。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变得成熟。而那些失败和挫折,都将成为生命中的无价之宝,值得我们在记忆深处永远珍藏。”

俞敏洪最经常提到的两个词是“绝望”与“希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非你不去想“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一旦你想到“希望”和“绝望”这两个词,你想得更多的是你生活中绝望的一面。可以说我们的生活80%到90%是由绝望组成的,而你保持精神不垮就是要从这种绝望中找到一线希望。P3-5

序言

他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教师,他聚起一帮大学好友共同创业的故事,像古典小说一样浪漫。在过去十几年中,凡出国者,几乎都进过他的学校。当他走在哈佛、耶鲁等大学的校园时,每三个中国留学生中至少会有两个人对他说:“老师好。”以至于有这样一个评价:他在哈佛和耶鲁的号召力超过了中国任何一位大学校长。俞敏洪又被称为留学的“摆渡人”。俞敏洪还有很多头衔:“中国最有钱的教师”、“学生规模最大的校长”、“知识分子成功创业的典范”。

在公众的视野中,俞敏洪是一位十分健谈的长者,他轻松而幽默的谈吐更是为自己赢得了很多青年与当代大学生的青睐,还被誉为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和创业者的“心灵导师”和“精神领袖”,而这对俞敏洪来说是一种至高的荣誉,因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没有哪一位企业家能够拥有像俞敏洪一样的“待遇”。但俞敏洪却做到了,然而就像他创办的新东方一样,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俞敏洪和新东方获得的鲜花和掌声,却往往忽略了他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和磨难。

起初他的经历和我们许多人都一样,上学、高考、大学生活、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后来他就和我们许多人不一样了,失去工作、失去住所、四处租房、白手起家、半夜贴广告、免费办讲座……所有创业时期的艰辛,俞敏洪一样不差的全经历了,甚至几次与“死神”撞了个满怀。几经周折。几历磨难,他从独自一人在大街小巷贴广告的个体户,变成拥有2.5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中国培训界的领军人物。他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世界各地;他创造了“新东方”的奇迹,他的学生又在国内外创造着中国奇迹……

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新东方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民营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到今天,新东方尽管不断受到学而思、环球雅思等后起之秀的冲击,但民营第一教育机构的地位仍未遭撼动。

当他带领着一帮文人和他的新东方跨进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这就成了一次开创:中国的教育产业与靠增长数字说话的资本市场的初次对接。在美国人眼里,这也是一个标准的“美国梦”剧本,俞敏洪的开场很完美。

俞敏洪是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却将知识转变成了财富。他扭转了人们多年来对知识狭隘的理解,知识不但是人们进步的阶梯,而且能为人们创造机遇和成就梦想。他一手缔造了中国外语培训的航母——“新东方”,亲自演绎了这个知识王国的神话。

在俞敏洪看来,不管你如何奋斗、如何曲折,怎么失败,哪怕最后这辈子都失败了,但是到了垂暮之年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个世界,你会发现成功与失败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因为,生命的轨迹让大家都归于宁静与祥和。不忘初心、弘扬本心,是俞敏洪的成功之秘诀。  本书结合俞敏洪的传奇经历,深刻剖析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人生的岔路口,他是如何把握的。更为重要的是,本书首次写了他对年轻人的人生之路的悉心指点。相信你认真阅读这本书,吸收俞敏洪的智慧,可以秒杀在人生路上的各种迷茫,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离成功最近的人!

今天的俞敏洪对人生的思考更加坦荡,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恬淡,他更在意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社会责任。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为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想要创业的满怀理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榜样式的引导。

后记

俞敏洪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境界,是谦虚的,是上进的,是有梦想的。正像俞敏洪回首走来的一路所感言的:“人生就是这样,你不受这个苦就会受那个苦。一个人如果从苦中能找到乐和幸福,那他就是幸运的。……我深刻地意识到什么也不做的痛苦比任何其他痛苦更加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做事,做事的标准就是必须做对社会有好处的事情。以最大的努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为了让大家看到一个全面、真实的俞敏洪,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关于俞敏洪经历的大量资料,包括以前我们出版过的相关图书。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很多资料的收集也得益于这些书籍中的宝贵资料,提供了很多之前本人不太了解的东西,特在此表示感谢!同时由于本书中一些引用没能及时联系原作者,虽然在文中进行了标注,但是如有建议和意见的作者希望能够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诚恳地接受宝贵意见。

本书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演绎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原貌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俞敏洪相关图书的一大特点。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参考了大量关于俞敏洪的众多文献资料,部分精彩文章未能正确注明来源,希望相关版权拥有者见到本声明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在此,深深表示歉意与感谢。

由于本书字数多,工作量巨大,在写作过程中的资料搜集、查阅、检索得到了我的同事、助理、朋友等人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是王槐荣、苏少兵、胡锡燕、陈南峰、何琳丹、王亚春、文秀婷、王忠文等,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俞敏洪给年轻人的8堂人生哲学课)/CEO给年轻人的人生经营课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杨晨烁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14922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5257013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2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