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
内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企业家、管理者以及大众读者

1、《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这本书梳理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实践探索的成果,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法律保障以及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的国企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发展以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并针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2、《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这本书既适合那些希望读懂中国经济体制、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故事的国内外读者,也适合国内商务、外交、宣传和文化等领域的政府官员,还适合国内高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广大师生。

3、《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这本书从中外市场经济的共性标准出发,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市场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情况之下,作者希望通过“讲好中国市场经济的故事”,增进中外理解和互信,从而促进经济贸易合作和政治互信。本书的出版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划时代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本书梳理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实践探索的成果,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形成、法律保障以及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的国企改革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发展以及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并针对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这本书还探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阐述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并结合当前时代背景,研判全国统一大市场如何构建,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林永生,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理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长期研究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

精彩书评

?本书用各家之论、中外之言来突出共性,讲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合理、合法、合情之要,以获得最全面的学界共情,最终促成中西方有效率、有人情味之合作可能。

——太和智库理事长彭彬哥

?本书从中外市场经济的共性标准出发,推动国家间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促进国际经贸合作。林永生教授的热情和努力在当下尤显珍贵!

——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关成华

?中国的经济改革不仅创造了世人瞩目的增长奇迹,而且还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本书从国内外多重视角解析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内涵与鲜明特征,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黎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与市场化改革

一、中国经济增长概况 // 003

二、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状况比较 // 008

三、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 010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功能

一、纠正市场失灵 // 027

二、加强宏观调控 // 035

三、优化经济治理 // 042

四、辩证看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047

第三章? GATT/ WTO 框架下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一、GATT/ WTO 及其针对计划经济体的反倾销调查 // 054

二、GATT/ WTO 通过《加入议定书》要求新成员履行附加义务 // 058

三、美欧应对非市场经济问题的主要做法及其特点 // 073

四、《中国加入议定书》首次出现“非市场经济”的提法 // 081

五、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围绕 NME 问题的中美讨论 // 088

第四章? 欧美国家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欧盟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10

二、美国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17

三、相关思考与应对策略 // 12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129

二、坚持市场经济的共性标准 // 1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保障

一、中国法律体系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款 // 15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 // 165

三、成效、问题与展望 // 170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

一、计划经济时期(1957—1983 年) // 177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4—1991 年) // 18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与初步发展时期

(1992—2012 年) // 18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时期(2013 年至今) // 186

第八章? 国企改革

一、GATT/ WTO 框架对国有企业问题的关切 // 197

二、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201

三、中国国企改革历程 // 203

四、民营企业发展与“竞争中性”原则 // 210

第九章 规划体系与产业政策

一、中国规划体系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215

二、中国规划体系的主要任务与功能 // 220

三、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与阶段特征 // 226

四、欧美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回顾 // 241

五、产业政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分析 // 249

第十章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意见》基本内容 // 257

二、《意见》出台的背景与意义 // 258

三、全国统一大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 266

四、居安思危:警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 269

第十一章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75

二、展望与建议 // 278

前言/序言


价格机制能够引导资源实现有效配置,这是亚当·斯密 (Adam Smith)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作为新中国第一位价格学的博士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早期倡导者之一,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的三段工作生涯中,始终关注和研究中国市场经济问题,希望通过建言献策、著书立说、言传身教,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古稀之年,我感到很欣慰的是,我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林永生教授能够继续扛起这面研究大旗砥砺前行,同时也令我高兴的是可以为其新书作序。接下来,我想基于 2018 年 12 月 8 日我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 40 年:与经济改革和开放同行的经济学院”论坛上的发言稿,略做修改,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特点与现实意义,作为本书之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划时代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其内涵丰富,至少具备四个特点。

一、理想与手段的结合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述,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奋斗目标与手段的结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社会的一切成员都过上好日子;而我们追求的市场经济,应是现代文明的市场经济。从狭义上讲,“市场经济”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调节手段,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是经济运行的一种方式;从广义上讲,“市场经济”又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或手段,而是一种经济制度,是使市场供求能自由调节产需的运行方式得以实现的经济制度。

二、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现代市场经济的成就,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含义;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定性,限定了市场经济造成不公平的一面。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双向改造,即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改造,现代社会主义对古典市场经济的改造,我们得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种经济基础形态,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将是一种既符合国际进步潮流又继承了中国近代革命传统的社会形态,并且长期存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增添了新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大潮为市场经济带来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跃进。

三、社会精英“为人民服务”理念与亿万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历史实践的结合

在任何时期,“为人民服务”都是社会精英的口号与活动导向。远至古代先贤们的大同思想,近至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我们都看到、听到先贤们为解除当时人民苦难发出的声音,尤其是对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为社会做出最重要贡献的人民为其探索幸福之路而发出的呐喊。与此同时,我们知道,社会演进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多种经济形态。其中,市场经济具有最大的人民性。这表现在参与市场交换活动的普遍性,选择生活和消费方式的个性自由,参与生产活动的自主性,制定规则的主动与首创精神。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业绩,就是党的正确路线与人民群众结合的体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的两手理念,而这曾是东亚几国 20 世纪末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体现着现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

四、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平等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自由交换的经济,商品自由交换的基础是必须明确商品交换者所持商品的所有权,这是法律强调的。再进一步,所有的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是法律明确保护的。显然,与以单一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不同,也与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传统社会主义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私有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用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合法合规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具体讲,如果我们不能从实际出发,不能正确评价资本的作用,不能正确评价企业家 ( 或厂商 ) 在创造社会财富上的作用,不能正确评价各社会阶级之间的合作关系,不能正确评价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坚持在法治下解决劳资关系,不能正确评价国际经济中发达国家的作用,等等,我们就不可能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上迈出有实质意义的步伐。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仅谈两点。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坚持多边主义、团结多国的基础支撑。我们要关注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从经贸领域引入政治领域的动向。在贸易领域,中国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时,部分国家基于 WTO 议定书第 15 条,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多起对华反倾销诉讼。当前,对以“改革”WTO 为突破口,构建所谓市场经济国家联盟来对付非市场经济模式和体制,以改变单边主义孤立境遇的企图,我们要高度重视。中国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完全自主的选择,任何国家无权干预。但我们要防范把市场经济地位从经贸领域引向国家制度领域的用心与策略。其实,早在 2001 年,我国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实际上已经是由市场来决定。当时,根据我们在商务部等部门及专家支持下所写的《2003 中国经济市场发展报告》,已测度出中国市场化程度达到 69%,并得出结论:中国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此后几年中,全球已经有 80 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荷兰、俄罗斯、巴西等。中国加入 WTO 后 15 年自动获取市场经济地位的贸易权利,中美对此有正式协议,我们要力争。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正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南。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更利于明确现阶段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更强调要坚持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更强调要发展和健全统一的市场体系,更明确了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途径,更规范了政府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同时,也更有利于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中取得共同的语言和共守国际惯例办事。

虽然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具有非均衡特征,不同年份的市场化程度也有起落,但是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明确的,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李晓西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研究司原司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

2022 年 4 月 16 日于海南陵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市场经济与统一大市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永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71133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22-08-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460
CIP核字 2022105491
中图分类号 F123.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7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