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芬奇笔记/人生智库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达·芬奇,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绝对不会陌生,很多人都了解他的世界名作《蒙娜丽莎》等,但是不一定有几个人知道达·芬奇的笔记手稿会写些什么。《达·芬奇笔记》为破解达·芬奇的一线资料,收录了大量原创手稿,集结了达·芬奇的不少真迹,解开其雪藏的过人智慧。在这里,我们一起探求大师的智慧源头,探索潜伏于大师头脑深处的秘密。天才大师的未解之谜,将一一为您展现……

内容推荐

《达·芬奇笔记》精选自达·芬奇遗留的大批原始手稿,原来的笔记手稿非常随意,多半写在凌乱的稿纸上,没有排序,也没有编码,有的甚至以左手反写而成,但笔记原稿无所不谈,涉及文学、绘画、自然、数学、力学、天文学和建筑学等众多领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神秘、最富创见的精神瑰宝之一。本书还收录了达·芬奇手稿原图及画作100多幅,充分展现了人类最伟大的天才的灿烂成就以及留给后人的启示。

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2章 透视学

第3章 光与影

第4章 隐形透视

第5章 色彩理论

第6章 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

第7章 人体的比例和运动

第8章 画家必须掌握的植物学和风景画原理

第9章 绘画实践

第10章 天文学

第11章 自然地理

第12章 人生格言、箴言与思辨

第13章 讽喻故事

第14章 寓言

第15章 预言

附:哈达主义

试读章节

作者关于公布手稿的一些想法

1

借助某种机器,人可以在水下安然待上一段时间。我不想描述我在水下逗留的方法,也不想说明我能在不进食的状态下,在水下迁延多长时间。

我不会将这些研究公之于世,也不会泄露出去。原因么,就是为了以防万一,避免有些奸佞小人利用它们去实施海底攻击,毁损船只,把船和船上的人一块儿沉到海底去。

不过,有些方法无甚大碍,我仍然可以稍加透露,比如嘴里含住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探出水面,用硬纸或软木加以固定,以便透气。

手稿的出版准备

2

如果你想致力于水流运动这门学科的研究,切记要将相关各命题的功用囊括进来,以保证这门学科不至于百无一用。

读者须知

3

不是数学家,勿读我的基本理论著作。关于手稿的无序状态

4

这事始于1508年3月22日的佛罗伦萨,在皮耶罗·迪‘布拉肖·马特利冢。

笔记来源于我在此地的抄录,是一页页积累起来的,不分先后顺序,想稍后分门别类再做归整。

不过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在完成这项工作以前,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做同一件事,向读者诸君发出吁求:啊,亲爱的读者!请别责备我,因为学科浩繁,而记忆力又有不逮,不能随时警觉:“这事我先前写过,不必再写了。”

如果我勉力要求自己不落窠臼,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每抄写一段话,势必都要做到不重复自己,那么我就得把先前写过的所有文字重新浏览殆尽。而且随着写作的深入,中间每间隔一次,需要重新浏览审阅的文字就会更多。

有关手稿详目安排的注意事项(5—7)

5

关于开凿运河这个问题,我将它放在笔记中有关实用类发明的章节,并会阐述该类发明所遵循的已得到证实的理论。这样安排比较合乎顺序。原因在于,如果你有心展示一项计划是如何有用的,你必然也得弄出相应的新设备来证实这种用途。而这样一来,势必会打乱这四十本笔记及其图表的顺序排列。也就是说,那样做你就会把实践和理论混为一谈,弄出一部杂乱无章、语无伦次的书来。

6

我的书里沿用了一些前人已有定论的科学常理,我想我不必为此感到自责。

7  机械力学的章节应该放到实用类发明一章之前——不要忘记,你的书还要涉及解剖学领域!

有关绘画部分的概述(8—11)

8

我找不到什么特别有用而怡人的话题——在我之前,已经有人把它们都选走了——我就像集市上那个姗姗来迟的穷人,除了把别的买家看不上眼、觉得不值钱的玩意儿通通收罗起来,也别无他法。接下来,我会把这些被众人选剩的货色装进我简陋的行囊,然后四处兜售。不一定要在大都市,凡俗的穷市镇也可以啊,价钱么,跟我卖的那些陶器一个价也就值了。

9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会对我的著作嗤之以鼻,这些人就像德米特里厄斯,声称他们言谈间的语气和下体排放的气流这二者完全没什么两样,不值得他们过多关注。这是些一门心思追求物质财富的主,根本欠缺唯一而真实的精神食粮:智慧。就像灵魂的价值胜过肉体,灵魂所拥有的东西也远远高过肉体占有的财富。所以,通常情况下,我只要看见这一类人的手里拿着我的著作,就会纳闷:他干吗不学猴子的样儿,将它凑到鼻子跟前去嗅嗅呢?或者哪怕来问问我,这东西是否好吃也成呀。

序言

巨人中的巨人达·芬奇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与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道,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只要提到达.芬奇的名字,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他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想到他作为艺术大师的历史地位。

绘画方面的巨大光芒,掩盖了他作为科学巨匠的成就,事实上达’芬奇在光学、解剖学、透视学和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方面,都有过超越前人的思考。他是世上第一位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进行缜密思考的人。在文艺复兴时期,足以和神学对抗的是科学,正是达。芬奇的这些思考对欧洲绘画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世上有一种未完成的美,米洛的《维纳斯》和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乐》是举世公认的例子。达·芬奇一生追求完美,真正完成的艺术作品少之又少,大多数作品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他在米兰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曾反复修改,以至于在后期工程进行时,前期敷上的颜料都开始脱落了。在佛罗伦萨创作的壁画《安吉亚里之战》则始终没有完成,后人经过现代仪器的探测,发现壁画下面有许多层被覆盖的不同画面,足见达·芬奇为艺术创作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心力。

同样未完成的还有他的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文学笔记。这本《达·芬奇笔记》是1651年由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的笔记手稿整理出版的。原来的笔记手稿非常随意,有五千多页,其中半数以上写在凌乱的稿纸上,没有排序,也没有编码,有的甚至是作者用左手从左到右写成的反书——达·芬奇左右手都能写字、作画——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这些笔记如今分别收藏在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博物馆里。后人整理的笔记,表现的只是后人对作者的理解,未必会得到达·芬奇本人的认可,但读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这些笔记的概貌。

笔记的原稿无所不谈,中间往往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开头说的是天文,或者某种大自然的现象,接下去谈的却是声音的原理,往后说到的又是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的空白处。然而正是这些即兴发挥的议论,却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启迪,反映出在那个思想活跃的年代,达·芬奇的诸多观已经达到了何等高深的境界。

达·芬奇在1483年致米兰大公的信中,说自己战争时可以发明武器,和平时可以建筑宫殿,同时还擅长医学、音乐、戏剧和绘画。而《达·芬奇笔记))里的内容,印证了他的那些说法绝非子虚乌有。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翻开他的笔记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达·芬奇在世上还留下过什么轨迹。

他精研过人体解剖学,提出了很多相关比例和数据,比如:“任何人,三岁时的身高是其成年后身高的一半”;“人的脸长与手长相等,也等于从肚脐到生殖器的距离,是身高的九分之一”;“跪着的人,身高会损失四分之一”。

他研究光与影,提出“阴影是光明的减弱,也是黑暗的减弱”,“阴影最深的是黑暗,最浅的是光明”,种种论述,无不饱含诗意和哲理。

他非常重视透视学,认为“一个沉湎于实践而缺乏理论指引的人,就像轮船上失去轮舵和罗盘的水手,永远不可能确定下一步将要做什么”,而“透视学就是绘画实的方法指南和入门基础,离开了它,什么都画不好”。

他对天体、大气、光影、鸟的飞行、昆虫的活动等,都做过种种细微的观察,并把这些观察融人自己的绘画中,从而把欧洲绘画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将科学融于艺术的一代巨人。

达·芬奇最后死在法国,有人说他客死异邦,是因为时局不好,比较落魄。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说法,说的是比达·芬奇小23岁的米开朗琪罗,是当局恶意扶持的竞争对手。矛盾最高潮的时候,甚至让他俩在同一座院子的墙上画画,造成同台竞技的现实效果。后来达·芬奇选择去法国,多少也有避开米开朗琪罗的意思。

无论如何,大师与大师狭路相逢,一来说明当时人才之密集,二来也依然不能改变达·芬奇“巨人中的巨人”这一历史公论。想想看,一个人一生当中能在主、客观条件下创作出数幅足以名垂整个人类历史的传世佳作,其创作过程所带来的欣悦一定无与伦比;再者,自己那么优秀,还随便就能找到捉对比拼的显赫对手,一点都不寂寞,这不是生逢其时又是什么?

米子2010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芬奇笔记/人生智库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达·芬奇
译者 米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44255
开本 32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2015208318
中图分类号 J205.546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