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3日至6日,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内容覆盖了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各大方言,既有对方言语法理论的思考与探索,也有对方言语法事实的描写与分析,反映了学界对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最新进展。现将其中的35篇论文编成论文集,收入“华中语学论库”,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图书 |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华中语学论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04年12月3日至6日,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和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汉语方言语法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内容覆盖了官话、吴语、湘语、赣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各大方言,既有对方言语法理论的思考与探索,也有对方言语法事实的描写与分析,反映了学界对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最新进展。现将其中的35篇论文编成论文集,收入“华中语学论库”,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德州方言补语表示法 吴语缙云西乡方言语法现象探究 黑龙江省肇源县站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西南官话里“两个”的连词用法及其类型学意义 格位理论与短语的选择 昆明方言的特殊“V得”及其句式 隆回湘语双宾句句式研究¨ 湖北通山方言的动词“把得”句 赣东北方言语法接触的表现 广州话中的状态词及“吨、■、■” 宿松方言的“把”字句 广东话量化词缀的语义解释 闽南话的几个虚字眼儿 北方话闽南话的“起来”和“起去”及其隐喻现象 玉林话“把”字句表达式的特点分析 慈利话量词变化形式研究 湘语的通用量词“■” 广州话的“有V■T(喇)”句式 被动标记“着”的共时/历时分布及衍推路径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现状与思考邵敬敏 关中方言的“个” 邵阳方言特殊双宾句S十V+O直+O间 汉语方言的语法变调 温州话“V赖X”结构的语法分析 孝感方言的X,XV格式 魏县方言结构二题 新加坡华语使用中源方言的潜性影响 论陕北晋语沿河方言的反复问句 东北官话的否定词 粤方言语法研究的当前课题 汉阴方言语法研究 说疑问词“底、等” 陕县方言的“囔”“哩”与普通话的”呢”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二分与三分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六甲话的“吃[kbik55]”与“口[■ok55]”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华中语学论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国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23552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0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03 |
| 宽 | 140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