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稻作渔猎文明(从长江文明到弥生文化)/人文东亚研究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包括稻作渔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旱作畜牧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日本为什么缺少农耕革命、稻作渔捞文明的人类史意义。在动物文明(旱作畜牧文明)与植物文明(稻作渔猎文明)的对立中对文明史进行再考察,分析日本为何没有农耕革命。最后得出结论,稻作渔捞文明可以拯救地球与人类,稻作渔猎文明价值的再发现与保护地球环境有着重要的关联。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世界上有美丽的大地、森林、水和生物存在,我们就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构成“生命文明”之根本的思想,其源头则存在于稻作渔猎民的生活方式之中。在地球上让所有生灵都能绽放生命的辉煌,这一点正是稻作渔猎文明及其延长线上的“生命文明”所期待的。
作者简介
李国栋(1958-),男,北京市人,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北京大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博士。
曾任日本广岛大学外同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聘教授。从事学术研究35年,出版学术专著1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近20年来,主要研究苗族、古越族与日本古代倭人的文化渊源。
目录
第一部 稻作渔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寻找森林与稻米的文明
一、东方与西方的自然观
二、森林文化的循环性与永续性
三、从吉尔伽美什出发
四、科学的关系性与故事性
五、长江文明之旅
第二章 稻作农耕的起源
一、陶器与稻作、食鱼的深层关系
二、基于年缟的高精度环境史复原
三、晚冰期的气候变化与稻作农耕的起源
第三章 发现长江文明
一、湿润与干燥之间
二、发掘城头山遗址
第四章 4200年前的气候变化与东亚民族迁徙
一、4200年前的气候变化与长江文明的衰亡
二、绳文文化曾与长江文明互动
三、3200年前的气候变化与稻作传播
四、拔齿象征“言灵文明”
第二部 旱作畜牧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五章 黄河文明是旱作畜牧文明
第六章 麦作农耕的起源
一、白令温暖期与定居革命
二、新仙女木回寒期与农耕的起源
第七章 家畜之民的扩散与世界之统治
第八章 大河之滨的干燥化与旱作畜牧文明的诞生
一、5700年前的气候变化与都市文明的诞生
二、季风变化与都市文明的诞生
第九章 橄榄栽培的起源与发展
一、橄榄栽培的起源
二、都市文明的发展与橄榄栽培
三、3 500年前的气候剧变与橄榄栽培
四、罗马将橄榄栽培推广到地中海世界
五、果树文化的不同走向
第三部 日本为什么缺少农耕革命
第十章 没有农耕畜牧,日本也曾先进
第十一章 稻作为什么没有推广开来
第十二章 日本文明史中的弥生时代
第四部 稻作渔猎文明的人类史意义
第十三章 稻作渔猎文明拯救地球与人类
后记
译者后记
作者及译者简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稻作渔猎文明(从长江文明到弥生文化)/人文东亚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安田喜宪
译者 译者:李国栋//杨敬娜//曹红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19295
开本 16开
页数 3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5
出版时间 2021-12-01
首版时间 2021-12-01
印刷时间 2021-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64
CIP核字 2021264018
中图分类号 G131.3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6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