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舟曲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鉴古知今,温旧思新。了解舟曲悠久的历史,是为了立足现在,开创未来。要加快舟曲可持续地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县史志办公室的编辑人员在大量查阅史籍、报刊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舟曲史话》。该书记述了自远古至今六千多年间舟曲的变迁和与舟曲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代经营舟曲的将帅名士高贤之风采和事迹,展示了独特的风土民情,介绍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舟曲历史、名胜古迹和藏族风情的读本。通过《舟曲史话》这个“窗口”,可帮助社会各界人士加深对舟曲历史及县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大家热爱舟曲、建设舟曲的热情和信心。

内容推荐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全县总面积3009.9平方公里,辖2镇17乡,人口13.70万,其中藏族占34%。舟曲属亚热带暖温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润,风光旖旎,素有“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称。

目录

舟曲概览

 舟曲概况/3

 话说白龙江/7

 沧桑巨变/9

千年沧桑

 远古文明/17

 “西南第一贡道”桓水贡道/19

 “甘南第一县”羌道/20

 宕昌国的兴衰与灭亡/21

 舟曲的藏族部落/23

 王韶穿越露骨山/29

 明清屯兵大垦荒/30

 “五四运动”对西固的影响/32

 西固县立高等小学堂/33

 十世班禅访问舟曲/39

风云岁月

 东汉时期羌汉人民的反压迫斗争/45

 魏军沓中攻姜维/46

 参狼羌抗击仇池杨难当的征剿/47

 李自成盗马峰迭峡/48

 西固民众的反压迫斗争/50

 范长江走访西固/51

 肋巴佛、王仲甲起义/53

 反抗国民党编保甲/55

 西固起义/58

人物春秋

 东汉羌道县令赵昂夫妇/63

 黄顿珠嘉措/64

 清末三举人/65

 亦教亦医沈澍霖/67

 西固第一富商刘兴元/69

 读书世家张万杰/69

 女中豪杰黄帕母/71

 一代名医杨俊德/72

 朱总司令的挑夫陈生荣/73

 抗日名将房西苓/73

 五任闽地县长李品芳/75

 彭总司令的警卫桑英满/77

文物胜迹

 国宝连体彩陶罐/81

 磨制复合石器工具/81

 秦汉羌道古城/83

 宕昌国故城/84

 神秘的蜀沓中/85

 石门沟北宋摩崖石刻/87

 丈地均粮碑记/88

 善后条规之碑/89

 明校尉房公墓志铭/90

 大明刘氏墓碑/90

 恩垂万世碑/91

 永垂不朽碑/92

 上翠号/92

宗教文化

 占单寺/97

 黑峪寺/97

 八楞寺/98

 武坪寺/99

 翠峰山寺/100

 鳌山寺/102

 五峰山寺/103

山水探幽

 泉城舟曲/107

 陇上名山翠峰山/108

 沙滩森林公园/108

 大峡沟森林公园/109

 拉尕山风景区/113

 南峪生态风景区/115

 黑峪森林公园/116

地域风情

 绚丽多彩的服饰/121

 色彩艳丽的锦带/125

 神秘的“钦木”法舞/126

 黑峪沟年节宗教活动/128

 古老隆重的葬礼/130

 热闹欢乐的婚礼/132

 别有风味的砸杆酒/133

 别具一格的榻板房/135

 白龙江上的木桥/138

 阿妹的“口弦”最动听/140

 丰富多彩的歌舞/141

特色节会

 元宵松棚楹联灯会/153

 正月十九迎“婆婆”/156

 东山“转灯踩道节”/158

 正月二十三“补天节”/159

 博峪“采花节”/160

 巴寨“朝水节”/165

 藏乡“浪山节”/168

 坪定“跑马节”/170

 天干“吉祥节”/172

传说故事

 炎帝神农氏长于此羌水/177

 大禹治理桓水传奇/177

 安扎梁名称的来历/178

 邓艾与二十四个亮晃晃/179

 华阳女王巩廉玉/180

 罗活佛长安卜卦喜降雨/182

 格萨尔王上河降魔记/183

后记

试读章节

1950年至1952年,清肃遗留残匪,先后建立4区23乡人民政权及农民协会,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甲制度;召开西固县首届至三届各界代表会议;建立县、区、乡人民武装部、青年团工委、妇女联合会、法院、人行西固支行、西固收音站、城关供销社、人民检察署等部门;架通西固至武都73公里摇把电话线路。

1953年10月1日,西固县隶属甘南区(1955年7月改区为州)所辖。1954年,西固县迁址宕昌。1956年,原西固县地改名舟曲县人民委员会后,即成立中共舟曲县工作委员会和舟曲县人民委员会,召开舟曲县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

西固县改名舟曲县并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后,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依照《宪法》执行民族宗教政策,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各族人民在各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权机构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特别是藏族人民享有了管理国家和民族事务的权利。各民族完全平等、团结和睦、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县农业人口有54620人,总耕地面积14.66万亩,其中播种面积10.63万亩。而1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中,粮食单产45.37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仅有78.77公斤。由于彻底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兴修农田水利,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使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粮食总产达1251.9万公斤,是1949年的2.8倍。但后来农业生产由于受“左”的思想和形式主义的严重影响,脱离实际,一味抓“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忽视多种经营发展,生产上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法则,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致使一段时间内农业生产摇摆不定,粮食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新中国建立之初,仅有4家铁厂铸造犁铧,加上小量手工业,年总产值仅有1万多元。1958年“大跃进”时期,盲目地发展工业,超越了客观条件,导致工厂大部分倒闭。1961年,工业总产值20.3万元。1949年,全县仅有1家卫生院,民间中医、藏医10多人。1950年初,全县有完全小学5所,学生477名,其中女生74名;普通小学23所,学生90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35.4%,教员51名。1963年,全日制完、初小75所,学生4016名,其中民办小学28所,学生523名。1956年成立全县第一所中学(初级中学),学生51名,其中藏族生1名,教职工6名。1959年增设高中部,有学生42名。

新中国建立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1952年,有藏族小学3所,民族教师2名,学生13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8%。1958年,有民族小学44所(公办18所,民办26所),入学儿童3254名,幼儿园70所,入学率65%。由于办学条件差,以后部分学校撤并,幼儿园撤消。

1958年至1959年。人民政权平息了宗教界少数反动上层人士发动的叛乱,经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和特权,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地ix的生产力,使舟曲的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民族自治政策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及各项事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温暖了舟曲各族人民的心田。县委、县政府不断探索适合舟曲县情的发展路子,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10-11

序言

山祖水家话舟曲

舟曲县人民政府县长 迭目江腾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东接陇南,西连迭部,北界宕昌,南通四川九寨沟,辖2镇17个乡210个行政村。这里有幽峡秀峰,四季如春,享有“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称。

舟曲是一块资源富集、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热土。此地气候温润,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全县野生植物达1300余种,其中有珍稀树种50多种,国列重点保护珍贵动物大熊猫、金丝猴、麝、苏门羚、娃娃鱼等30余种,野生中药材600余种。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矿藏20余种。白龙江及其拱坝河、博峪河等43条大小支流,年均径流量为36.98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76.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52万千瓦。

舟曲历来是古蜀道上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川陇锁钥”。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前111年),使当地农牧业、矿冶业空前发展。三国时,蜀汉征西将军姜维效仿武侯,引兵出阶、文,屯田沓中种麦,后被魏将邓艾所败。魏晋南北朝时,宕昌羌曾一度以白龙江中上游为中心建立割据政权。宋时,王韶发起“熙河之役”,此地遂归宋。元代,蒙古元帅汪完者帖木耳进驻此地镇守。明时,徐达部将傅友德率兵灭元,于途中攻取此地后南下入川;明末,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于此,并抢得一批战马,使起义形势有了转机。

舟曲是山的国度,水的世界。闻名遐迩的拉尕山,松涛与山风争鸣,绿草共百花齐舞,清泉伴湖水荡漾,白云随奇峰萦绕。山、水、林、草、瀑、湖在这里互相辉映,千年藏寨榻板木楼、经幡白塔寺院、田禾牛羊炊烟,一派殊异的藏乡风光。沙滩林区、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更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陇上名山”翠峰山高耸入云,寺庙群掩映于古松林闯。大海沟、黑峪沟、大峪沟、龙王沟、巴寨沟、天干沟等自然风景区,藏奇纳险,扑朔迷离。藏乡博峪五月初五“采花节”、巴寨“朝水节”、天干“吉祥节”,藏民族原生态舞蹈、音乐、服饰和宗教活动异彩纷呈,引人入胜。还有元宵楹联灯会、补天节、浪山节、跑马节、转灯踩道节等。这里,肃穆的藏传佛教寺院传承着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欢快的朵迪舞演绎着格萨尔王的故事,醇香的咂杆酒陶醉了数不清的宾客。悠久的历史为舟曲大地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存,除马家窑、齐家、寺洼文化遗存外,自先秦至明代的古城堡、烽火台遗迹有40多座,藏传佛教寺院20多座,道教寺庙30多座,更有独特的“九十九眼泉水”等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舟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农业、工业、交通、通讯、文教、卫生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各族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质量得到了跨越式提升。

鉴古知今,温旧思新。了解舟曲悠久的历史,是为了立足现在,开创未来。要加快舟曲可持续地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县史志办公室的编辑人员在大量查阅史籍、报刊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这部《舟曲史话》。该书记述了自远古至今六千多年间舟曲的变迁和与舟曲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历代经营舟曲的将帅名士高贤之风采和事迹,展示了独特的风土民情,介绍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舟曲历史、名胜古迹和藏族风情的读本。通过《舟曲史话》这个“窗口”,可帮助社会各界人士加深对舟曲历史及县情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大家热爱舟曲、建设舟曲的热情和信心。

后记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展示甘肃省各市、州、县、区悠久的历史、浓郁的地方文化、秀美的山川和丰富的物华,弘扬甘肃的人文精神,赞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促进经济腾飞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批准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丛书的编纂和出版得以顺利实施。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在他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得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罗和平是最早关注这套丛书出版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副社长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负责人,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订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排版、校对、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情、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就他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车满宝既是本丛书的规划人之一,也是这套丛书的编校把关人之一,本丛书十分“养眼”的装帧设计,凝含着他的智慧心血。

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工作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件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马成洋副部长、管钰年副部长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李玉政、袁爱华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领导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

《舟曲史话》为《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种。本书由舟曲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具体负责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舟曲县人民政府县长迭目江腾,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长胜,副县长金曙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曾多次指示。一定要又好又快地编好这本书。张宝明、全旦交提供了精美的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悠久丰富的历史和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都仅仅是撷取了几朵浪花。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甘肃史话》丛书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舟曲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卫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46803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24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