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灯光光梭(陈述与表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所记录的“光梭”这一装置艺术作品是建筑师王昀以“灯光”作为基本的手段所做的一次关于光、时间、空间等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实验。这个作品中融入了建筑师对于建筑与艺术的思考,结合了灯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抽象的聚落空间以及几何学。是一次极具启发性的跨界设计和思想跨界表达的尝试。 作者简介 王昀博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执教于北京大学,2002年成立方体空间工作室,2013年创立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ADA)研究中心担任主任,2015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担任设计导师。 建筑设计竞赛获奖经历:1993年日本《新建筑》第20回日新工业建筑设计竞赛获二等奖,1994年日本《新建筑》第4回S×L建筑设计竞赛获一等奖。 主要建筑作品:善美办公楼门厅增建,60平方米极小城市,石景山财政局培训中心,庐师山庄,百子湾中学,百子湾幼儿园,杭州西溪湿地艺术村H地块会所等。 参加展览:2004年6月“‘状态’中国青年建筑师8人展”,2004年首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06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2009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心造’——中国当代建筑前沿展”,2010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德国卡尔斯鲁厄Chinese Regional Architectural Creation建筑展,2011年捷克布拉格中国当代建筑展,意大利罗马“向东方——中国建筑景观”展,中国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2年第十三届威尼斯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等。 目录 缘起 概念 24面谱 施工图 程序 现场 画外音 “光梭”的问与答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灯光光梭(陈述与表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昀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79305 |
| 开本 | 24开 |
| 页数 | 7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5 |
| 出版时间 | 2015-06-01 |
| 首版时间 | 2015-06-01 |
| 印刷时间 | 2015-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70 |
| CIP核字 | 2015053661 |
| 中图分类号 | TU113.6-6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