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小说卷1)
内容
编辑推荐

检阅,江西文学六十年的作家队伍、梳理,江西文学六十年的发展脉络、品味,江西文学六十年的创作成果。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是对中国经验和江西记忆的思考与抒写,对江西历史和地域文化的回望与审视,对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的描摹与提炼,对民间幸福和民间诉求的叙述与体悟。

本册为小说卷一。

内容推荐

诞生在赣鄱大地上的江西当代文学,历经六十年发展历程,一如经历了沧桑巨变的大地已是锦山绣水。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传世之作,就在激情的笔端、就在眺望之中……

目录

俞林 和平保卫者

 国际悲歌

吴源植 山寨的菩提

邓洪 胡旷 潘虎

郭国甫 节日的怀念

杨佩瑾 苗

陈世旭 小镇上的将军

 镇长之死

 青藏手记

罗旋 红线记

曹元明 桃花妹子

卢永华 张寡妇卖汤圆

周毅如 醒狮

王海玲 寒妮

黄砾明 把彩霞献给蓝天

贺传圣 拐鸽子

榕芳 展裘志

朱向前 张聚宁 一个女兵的来信

金岱 雨夹雪

宋崇风 南风

后记

试读章节

剧院门前已经没人了,只剩下《白毛女》的大戏报引起他的注意。他慢慢走下桥头,向剧院走去,戏报上画的人物渐渐地看清楚了。那是白毛女控诉黄世仁的场面。当赵冀平走到戏报跟前,那群指着黄世仁鼻子怒吼着的群众突然在他眼前活了起来,他多么熟悉这些人呀!前天他还和他们在一起控诉汉奸、恶霸,耳朵里还震响着他们激动的声音。

他的心又飞回他前天离开的地区了。那是沿着平绥铁路两侧的一片平川,两边的山地是抗日时期的根据地。这片平原上也从来没有断过八路军的踪迹,从平西根据地到平北根据地的八路军和干部,经常从这里越过日寇控制着的铁路线。白天,平川里的大小村落,看来是日寇控制着,可是一到夜晚,八路军和地方工作人员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在这里活动了。他们可以在这里召集群众会,宣传抗日的道理,讲解解放区的各项政策,报告战斗的胜利,他们可以抓捕和审判罪大恶极的汉奸、特务,警告一般的敌伪人员;也可以动员成百成千的人,把征收的公粮转运到南山里去。在这里也时常进行大大小小的战斗,人们夜晚听惯了敌人据点周围的枪声。

五年前,赵冀平就是从平绥线上的一个车站离开了敌占区,穿过这片平川进入解放区的。五年来,他经常和武装工作队在这里出没。日本投降以后,抗战的人民和干部从秘密变成公开,新的政权建立了起来,广大群众对汉奸恶霸展开了清算复仇运动。赵冀平在接到调张家口工作的通知时,正主持着一个群众大会,调得那样急,他连仔细交代工作也没来得及,在县里匆忙地办了手续,就搭火车赶到张家口来了。要不是这座新解放的城市到处吸引着他,他的情绪一刻也不会离开那些人们的。

他离开了剧院,沿着解放大道的人行路飞快地走起来。风猛烈地扑打着他的胸脯,好像要把他推着往后走,他向前躬着身子,吃力地迈着步子,心里想着他的新任务。是什么事情这样急迫昵?组织部通知他今晚去见原冀察军分区司令员张化平同志,无论如何,他想不透这位他平时就很敬爱的司令员,也是解放这座城市时的指挥员,这时要他做什么。当他转过街角,风吹得更猛了,但是已经走热了的身子,并不怕风的吹打,脚步反而更快了。

张化平司令员住在东山坡的一所日本式的房子里。当赵冀平被引进他的屋里时,有一个年轻的军人正和司令员谈着话。赵冀平站在门口迟疑了一下,张司令员早已在沙发边站起来,满脸笑容地向他走过来。

“赵冀平同志,组织部刚来了电话。我正等着你!”

赵冀平的右手正想向走近的司令员敬礼,张化平的粗大温暖的手已经伸到他身前了,他拙笨地和司令员握了握手,刚才紧张的情绪立刻消失了。

“介绍—下,这位是程团长!”

那位年轻的军人-下从沙发上跳起来,轻快地向前走了两步,也和赵冀平握了手,然后转向司令员说:

“你们谈吧,我就走了。你刚才给我的指示我者都己住了!”

赵冀平在一边注意到这位英俊的团长向司令员发出的那样留恋和敬爱的眼光,也看到司令员脸上堆满像父亲和兄长似的笑容。

“不留你了,小伙子,好好干吧!常来信哟!”

司令员突然把程团长轻轻地抱了一下,两人的手又紧紧地握了一阵。程团长后退一步,向司令员行了一个举手礼,转身走出屋去,司令员把他送到门外。

赵冀平被刚才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他在会议上听过张化平的报告,在工作里体验到他是一个有魄力、有智慧的指挥员,但是却没有机会看到他和干部的关系是这样亲切,这样热情。

他正这样想着,张化平回来了。好像猜出赵冀平的思想似的,他说:,

“程团长和我在一块上十年啦!他走啦,到察北草地上去了。那边还有零散的伪军和土匪……来,坐吧,我们谈谈。”

赵冀平坐在司令员的对面,心里怦怦地跳着。这是他迎接新任务前的一种不可遏止的激动。他一声不响地等待着张化平讲话。

“赵冀平同志,你学的英文没有忘吧?”

这句问话使赵冀平吃卜惊,他愣了愣,才说:

“还没全忘,美军观察组来的时候,我还当过两天翻译呢。可是——”

张化平没有等他说下去,打断了他:

“好极了。有更重要的翻译任务交给你。你知道军事调处执行部成立了,派了一个执行小组到张家口来。你看到报了吧?”

赵冀平已经知道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但是对执行小组的事还不清楚。这时,听张化平这样一说,他就立刻猜出新工作的性质了。张化平接着说道:

“委任我做执行小组的中共代表,你给我当翻译。咱们要在一起搞一场紧张的外交斗争了。外交!这是个新玩意。党交给我们的这个任务可不容易呵!”P002-003

序言

在中国的版图上,由章水和贡水而汇于“赣”,又由赣之五河而汇于鄱阳湖,再由鄱阳湖而汇于长江奔向大海,这是江西地理水域的自然流向。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努力,我们终于有了一套精神长河式的鸿篇巨制——十五卷册《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卷帙浩瀚的文学作品集,融汇了几代江西作家的心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喷薄而出。文章彪炳,作家辈出,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六十年的江西文学,珍藏着江西人民的光荣记忆。发生在江西大地上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江西儿女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江西作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源泉。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革命历史这座“富矿”,才造就了新中国的江西作家队伍,奠定了江西文学不断繁荣发展的基础。六十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纵贯江西文学的发展历程,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风景这边独好”。有着“红色情结”的江西作家,满怀珍视的情感,始终自觉地深入开掘这座“富矿”,从中汲取诗情画意,提炼主题、情节和形象,生动表现了江西人民为新中国诞生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他们以小说、诗歌、散文、电影、戏剧等各种体裁的文学创作,为人民前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发展中的江西文学注入了以红色为象征的时代品格、精神内涵和文学特质,使得江西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历史上,江西文学积淀深厚,群星璀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位领军人物就生活在江西;东晋以来,陶渊明、黄庭坚等也把自己的身躯和灵魂安顿在这一方绿色山水,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初唐四杰”王勃留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情操。

进入20世纪后,新中国的江西文学与传统文学紧密交汇。伴随着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春风,江西文学更是经历了一个集中爆发的井喷时期。这段时间江西文学有如大河奔涌,浩浩荡荡,横无际涯。表现尤为活跃的江西中短篇小说创作,在全国文坛上为江西赢得了巨大的荣誉;接着是江西电影一部接一部在全国叫响,折桂众多的“金鸡”奖和“百花”奖,长江和鄱湖之滨的水城九江居然有了“电影之乡”的美誉;绵延了几近半个世纪的江西谷雨诗会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的散文创作风起云涌,以集团军的形式向中国文坛挺进,被评论界称为“江西的散文现象”。这一个个可圈可点的文学佳绩,是现时代江西作家对辉煌文学传统的对接与重续。可以说,人世间千万个平常时日流淌过去,方始出现这样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时期。许多优秀作品的诞生,许多文学现象的出现,都集中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一如整个太空的电流汇集炸响,形成江西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观。

我们深情回眸历史检阅江西文学的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又为江西文学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多更好的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江西气派的传世之作就在我们激情的笔端。大时代必然呼唤大作品。大作品是以它的气势、内涵、概括力和穿透力雄踞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某个时期某个阶段的扛鼎之作和领衔之作。大作品之所以称之为大,决不是因为它的尺幅之大、口号之大、架子之大,而是由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由它在艺术上的创造性和特殊性所奠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大作品它的本质在于它的完美性,它的新颖性,它的原创、鲜活和发现,它对既成观念的颠覆和改造。一句话,在于它对艺术本体是否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在于它是否为艺术史的演进增添新的篇章和内容。六十年的江西文学让我们收获了感动和自豪,也收获了责任和信心。江西几代作家的呕心沥血,让我们分明已领略到了朝向未来、蓄势待发的蓬勃力量。

在眺望之中,江西文学如同一条水天相接不断延伸的远方地平线,它永远引发人们的希望,推动人们去追求,但是又很难能够最终接近它和占有它,如同那比天空和海洋还要辽阔丰富的心灵一样,让人永远生发出一种新鲜而诱人的憧憬。我们离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却需要用九十九步的努力和艰辛加以完成。这九十九步的一半只是这一步,这是一个超数学。文学本身就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巅,所有的努力都在寻找无限的高地,正是这一点,才促成我们江西作家永不停步奋力攀登!

2009年8月

后记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编委会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征集、评鉴和选编,一套总计十五卷册约八百万字的《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丛书终于审定付梓,这是献给祖国六十年华诞的一份厚礼。作为编者,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文学赣军的步伐走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江西文学积少成多,聚沙为塔,延续和发展到今天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件厚实的作品从赣鄱大地脱颖而出,带着扑面而来的浓郁的本土气息。这些作品从不同视角表现了江西作家对变化不定的生活和执著沉重的生命的思考与认知、感觉与体悟、激发与触动。因为江西作家的辛勤探求和不懈努力,中国文学艺术的长廊增添了新的画卷和新的内容。一代代读者徜徉其中,感受他们所塑造的各种人物以及各种思想情感的有力脉动,也感受他们奇诡的想象力、原创力和丰富的生命体验。

诚然,要从浩如烟海的大量作品中,遴选出这些代表江西六十年各个时期文学流向和创作水准的作品,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工程,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在编选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了对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的涵盖,既注重作品的质量,也注重作品在主题、题材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多样化要求,以此集中梳理、展示江西六十年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概貌。

这套丛书按照十种不同体裁分类,包括了文学写作的主要类别,但是囿于篇幅、编选范围和编选水平,许多优秀作品仍未能入选,颇有遗珠失玉之憾。

本丛书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持编选,省社科院、江西出版集团等各部门通力合作,编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具体参与本丛书初选工作的人员有:卢瑾萍、肖惠荣、王俊唪(小说卷),王晓莉、李滇敏、袁演(散文卷),汤建萍、刘双琴(新诗·散文诗卷),刘双琴(报告文学卷),倪爱珍、黎清(儿童文学卷),夏汉宁、黎清(杂文卷),张泽兵(文学评论卷),王亚菲、朱黎明(戏剧卷),季晓燕、谢佳(电影卷),李志敏、翁良平(电视卷),龙迪勇、聂卫平等同志也参与了本丛书初选工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各卷册编辑为本丛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在此一并致谢!

我们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当之无愧成为江西六十年文学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期待今后的江西文学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有着更强劲的突奔之势。变革中的社会转型期,为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我们也面临着困窘和挑战,这是文学信念文学理想的一次淘洗和净化。我们用写作来创造或虚构出脚下的一方实土,我们相信写作能以艺术去催生一种更美好的生活,而《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将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编者

2009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西六十年文学精选(1949-2009小说卷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上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7988
开本 16开
页数 4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09-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8.56
丛书名
印张 27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1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8: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