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收新出古陶文,力求完整地反映新出古陶文的全貌。全书由凡例、正编、合文、附录一、二、笔画检字表、音序检字表等组成。正编部分共分为14卷,字头排列大致按照许慎《说文解字》一书顺序。本书收录的字形,尽量采用原拓扫描录入。字迹不清晰的一般不收,但字形特别重要的则同时附摹本收录。原拓与摹本同时出现时,仅出原拓出处。每一字头下所收字形爲具有文字学意义之典型字形,各类异形异构字尽量全数收录;字形残缺过甚者一般不收。每字下大多标明出处、辞例,以便查核。字形编排尽量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详注作者、出处。本书是一部工具书,罗列新出的古陶文字形,将为古文字研究尤其是战国文字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徐在国,一九六六年生于山东新泰,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爲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侧重战国文字疑难字考释。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二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在《文物》《中国文字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隶定“古文”疏证》《上博楚简文字声系》等学术着作八部,《战国文字字形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等合着五部。 目录 凡例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一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二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三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四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五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六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七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八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九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十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十一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十二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十三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卷四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附录 参考文献 音序检字表 笔数检字表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出古陶文文字编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徐在国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4226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6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56 |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 首版时间 | 2021-07-01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24 |
| CIP核字 | 2021142326 |
| 中图分类号 | K877.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0.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39 |
| 宽 | 165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