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脚非洲的和尚爸爸
内容
试读章节

这里没有老人

在马拉维期间,每个月,我们都会下乡到邻近部落里发放粮食。一包包的爱心玉米粉,是非洲人的主粮。一个酷热的午后,依序排队来领粮食的人,几乎都是十多岁的小孩,黑黝黝的皮肤,满口白牙,晶莹剔透的双眼中,总带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沧桑与绝望的神色,他们大多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一无所有。

在发放食物的过程中,忽然人群里一阵骚动,“一位老人来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叫了起来,老人在这里几乎是稀有的,因为马拉维人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七岁。只见这位老人拄着拐杖,体弱无力,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般,我猜他真正年龄也许五十多岁,但是却有七八十岁的外貌。

在中国台湾、在日本,几乎已进入中高龄社会,处处是老人,不但有为老人设想的设施,还有各种福利津贴。唉!地球的两端、不同社会的老人,虽同为老人,但有不同的际遇和不同生命的功课。

不知民生疾苦的统治者

有一次在坦桑尼亚首都,雨后的5路,到处是坑坑洞洞的水洼,开车要左闪右躲,才能避免车轮深陷洞中。而往往在大水洼旁,常会有一群年轻人等在那里,当车子开到水洼旁,他们会好心地引导车子往旁边开,但往往是越指导车就越往水洼里陷落。这时年轻人一涌而现,纷纷帮忙推车。当车子脱困后.这群年轻人就围上来,伸手要钱,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头开始,就是一场有意图的设局事件。

这种经验,在马拉维也碰上好几次。一群小孩伸手讨钱时,表示这是买路钱。意思是他们要补平路面,过路者要付费,如果不付费,小孩子就追着车子狂叫。

坦桑尼亚的乡下,马路更是千疮百孔,每次开车只好减速再减速,我常开玩笑地问当地人:“你们的总统出门都骑马吗?是不是不用开车?”“呃!总统出门是搭直升飞机的。”他没有意会到我酸溜溜的问话。唉!原来总统是不搭车的,难怪马路破成这个样子,他根本就不知民生疾苦呀!

又有一次,到英属冈比亚去,从机场到首都的路面,简直可以用烂路来形容。人坐在车上,就像历经了一次全身按摩。滚滚沙尘,连马路上都可以卷起千层土来,像进入到沙漠里一般。我随口问了一下当时的李辰雄“大使”,“机场到首都是国家的门面,怎么不修好一点呢?”

李“大使”说:“这段路越烂,越容易争取到国际经济支持。”我心想:“马拉维的小孩和坦桑尼亚的年轻人拦路要钱,可不比冈比亚的总统来得高明。”

记得有一次,到利比里亚捐赠轮椅,在机场入境,提领行李时,吵杂混乱拥挤的场面,记忆犹新。出了机场上车,只见路旁的电线杆,一根根直立着,但是却不见电线,据说是在内战中,电线被搜刮盗卖一空。现在内战平息,全国没自来水没照明电,要想恢复电力设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进入首都蒙罗维亚,却发现四处可见的选美广告,随口问司机,“国家这么穷了,还要选美,很奇怪!”司机回答竟然是:“选美是幌子,其实是为总统选妃子而办的。”

马拉维的马路,在弯道路旁边,有像护栏一样的设施,这些护栏以水泥做成立柱,以木头做横杆。曾经我走遍马拉维,发现全国所有护栏的横木,都不见了。听人说,全被拆除当作柴火烧了,一根一根水泥立柱仍然杵在那儿。马拉维的风光是美丽的,浩瀚无际的马拉维湖,湖宽几乎占马拉维的四分之一大,惊涛骇浪,壮观无比。原野上一栋栋泥墙干草屋顶的房子,一扇扇茅草编织的围篱。风光是美丽的,但是老百姓却真的是又穷又苦。

我常想如果统治的人,无法时时谨记着这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我想老百姓的苦就真的是苦了!P19-22

书评(媒体评论)

原本以为是一本严肃的弘法纪录,没想到却是一本这么有趣的书。作者以质朴的文宁传达一个佛心与童心并存的法师对非洲这个“黑暗大陆”直觉的观察与叙述,让人觉得就像听一个有趣的朋友的旅行故事,也让我知道,原来和尚竟也如此入世。——台湾电影导言、作家,吴念真

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法师,能在非洲弘法利生二十多年,并且取得厂很好的效果,不仅是佛门的荣幸,也是中华民族的荣幸,实在是厂不起。——少林寺住持,释永信

人生能够选择的事情并不多,每一次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生的方向和结果,能做出和众人不同选择的人,必然是一个清醒、勇敢、慈悲的人。——台湾作家,小野

目录

缘起

第一篇 非洲经验

第二篇 青少年时期的慧礼法师

第三篇 寺院丛林的生活

第四篇 前往非洲

第五篇 鬼门关前的常客

第六篇 给孩子一个家

第七篇 再度单飞

第八篇 马拉维ACC成立过程

第九篇 孩子的故事

第十篇 待完成的非洲梦

结语

序言

拖着行李的身影总是孤单一人,行李一包接一包,孤儿院的东西带都带不完。

经常,刚下飞机,急忙踏上赶赴法会的行程,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开着车子全台湾东奔西跑也是形单影只,但慧礼法师他总是说“习惯了”。

面对奔波与劳顿,他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但在人力欠缺、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了不增加团队人力上的负担,他始终不愿意接受大家为他安排身旁的侍者,这无关排场,而是需不需要的实际问题。如果实际不需要却见侍者在两旁,那是排场;但是实际需要却不见编制,这是他朴实本性的传译,也是慈悲。

有那么几次,与他共乘一辆车,每次都向他表示由我来开车,但没一次能坐上驾驶座。开车的人总是师父,当他手握着方向盘,同时解说着十小咒各种不同的唱诵版本与功德,然后听他轻轻地唱诵着,串串的咒子像解密的天语,随着车子的奔驰而遍撒十方。

无论经由古代神祉、基督、天主、犹太或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所有的过程都有它深含的意义与内涵。在佛教经典中,各式各样的咒子成为经藏里的精髓所在,也成了每一个修行人的El常功课,只不过要能确实贯彻在生活上,让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的坚持与决心不多见。入门容易修行难,在难得的一刻清静中,轻轻去体会与感受,这时候过多的言辞,反而阻碍了那份殊胜。

到非洲修行很容易,用非洲来修行却很困难。人种、语言、习性的不同.可以很快适应;人文、价值、思想观念的不同,却足以让人应接不暇。有时候让人匪夷所思,让人百思不解的,其实不是他们,而是我们。

因为我们的不理解,当然也就不了解对方的行为来自他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如果希望他们的行为满足我们的期待,那就太强求了,至少短期内不容易做到。美国的黑人与非洲黑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教育。教育是百年大业,在正确观念尚未被教育成熟前是一段漫长的黑暗期。所以,黑暗考验真正的修行。耐心、毅力之外最重要的是具足了多少慈悲心与智慧。面对所有无法符合期待的一切,就是成就修行的过程。

不论是到非洲修行还是用非洲来修行,慧礼法师穿越一切有形与无形的障碍,虽然距“离一切相”还有段距离,但是,这不就是生命吗?

到非洲修行人人做得到,但不是究竟。心法所讲的空,到底是我们去空这个空,还是那个空来空我们?在慧礼法师身上,可以体会这个道理。

内容推荐

为传播人间大爱,加深我国与非洲各国的友谊,慧礼法师深入非洲,全身心投入非洲慈善和艾滋遗孤的教养,誓愿改变当地的艰苦生存环境。他凭着普世情操和执着精神,行走非洲二十多年,以无畏的勇气将爱传递到世界荒芜的角落。其行脚遍及马拉维、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乍得、尼日利亚和喀麦降等国,足迹涵盖东西南非。《行脚非洲的和尚爸爸》的作者张融琳,以质朴的文字,描述了一段中非友好互助的美好佳话。

编辑推荐

所有追寻梦想或追求修行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行脚非洲的和尚爸爸》。慧礼法师是个值得大家认识的人物。不仅因为他的宗教情操与善行,更难得的是他坚定不移的信念。透过作者张融琳温润的笔触,成就了这天地间至美的,关于散播爱的故事。作者以质朴的文字,传达了一个佛心与爱心并存的法师对非洲黑暗大陆的直觉观察,感动之外趣味横生,仿佛分享一个老友奇妙的探险之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脚非洲的和尚爸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融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7569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6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2014214542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