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人同志
内容
编辑推荐

艾伟的《爱人同志》深入到人性中难以琢磨的黑暗深处,探讨两性之间隐秘的情感。

精神与肉体的撕裂,时代变迁与身心伤痛,光辉岁月的记忆与饱受冷落时的幻想,不仅仅道出了世态的炎凉,更呈现了人性的病灶。富有现实勇气和深刻的人性关怀,是跨越代沟的经典小说。

内容推荐

艾伟的《爱人同志》是一部关于精神和肉体疼痛的小说。刘亚军是一个屡建战功的侦察兵,一次在执行任务时,因为偷看敌营中的裸体女人而触雷受伤,断了脊椎。

战后,一个叫张小影的女学生爱上了他……

一个另类英雄,一个当代圣母,一个变化无常的社会。在被人遗忘的艰难的日常生活中,“战争”转移到两性之间。

《爱人同志》真实呈现转型期中国人的心灵痛史,深刻探求生活无法言说的爱恨与痛!

目录

第一章 摄像机下的婚礼

第二章 两人世界

第三章 寂静的时间令人恐慌

第四章 虚构的生活

第五章 一个孩子的诞生

第六章 情色作料

第七章 爱与恨同等强烈

第八章 干点什么吧

第九章 黑暗中的绳索

第十章 存在与虚无

试读章节

张青松一头灰色硬发,像所有硬发质男人一样,他脸上的皱纹深深地陷入皮肤之中,就好像有一把刀子在他脸上胡乱切割过一样。这会儿,他站在校长室的窗子前,茫然地看着窗外,他的目光显得焦灼而忧虑。亚热带的春天来得很早,虽然还只是3月,但校园里的植物已绿得油亮油亮的,就连周围的空气都仿佛被染绿了。学校操场上,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玩耍,他们穿着军装,手中拿着自制的玩具手枪。这个小城的孩子们这段日子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军人模样。这同刚刚结束的那场战争有关。那场战争诞生了无数的英雄,所有的报纸、广播和电视都在连篇累牍地报道前线的英雄,这些英雄现在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从管理出发,学校是不喜欢孩子们舞枪弄棒的,但管理得再严,也很难禁止学生带着枪棒来学校。曾经收缴了一批,可没多久,孩子们身边又藏了一支玩具枪或一把刀子。开始还偷偷摸摸,学校一松劲他们就变得明目张胆了。有两个孩子从校长室的窗下跑过。他们刚才还在模拟机关枪发射的音响,但到了校长室窗下他们都安静下来,他们看到了窗内校长的目光十分阴郁,那张严厉的脸显得心事重重。他们跑开的时候,不时回头张望,就好像他们发现了什么奇怪而可怕的事物。

张青松来到办公桌前,把一张摊在上面的报纸小心地折好,放入一只印有“为人民服务”语录的破旧的牛皮公文包里。他打算立即去一趟省城,找到自己的女儿张小影。

现在他坐在去省城的夜行列车上。列车在寂静的旷野中行进,它单调而清脆的轰鸣声听起来像一支安眠曲。很多旅客在自己的座位上睡着了,他们睡着时那麻木的脸像婴儿一样软弱,显得十分愚蠢,有几位头像啄米的鸡那样在不住地点动,有几位则无耻地流着口水。车厢十分拥挤,连走道上也站满了人,有的甚至站着睡着了。总是这样,这个国家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多。张青松浑身疲乏,他很想如坐在对面的那两个人,美美地睡一觉,但他的焦虑早已把他的睡意赶到九霄云外。他索性把目光投向窗外。窗外一片漆黑,零星有几点灯火一闪而过。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仿佛看到了窗外的群山和土地的模样,仿佛闻到了土地散发出来的清凉气息。这种感觉让他觉得飞奔的列车就像一只在大地上爬行的渺小的虫子。

站在走道上的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注意到张青松手中的公文包。公文包的拉链已经坏了,那张省报露出了一角。戴眼镜的中年人看上去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他有一颗硕大的头颅,眼睛很亮,脸上布满了那种生疮后留下的硬硬的疤痕。照他的样子似乎不应该戴一副眼镜的,这么一个粗人怎么会戴一副眼镜呢?可他偏偏戴了副金丝边眼镜,而且镜框特别小,配在他那张宽大的脸上,让人觉得就连他的眼珠都没有遮住似的。这个人这会儿感到很无聊,他显然需要找些事儿消磨时光。他看到那张报纸,就说:

“同志,可不可以看看你的报纸?”

戴眼镜的中年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张青松被吓了一跳。见那人目光炯炯地看着他,张青松才知道那人是在同自己说话。张青松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那中年人的手已经伸到了他的公文包里,迅速地抽出那张报纸。他看着张青松惊愕的表情笑嘻嘻地说:

“我看一眼。”

张青松对这个人很反感,这世界上总是有这种没礼貌的无耻的人,但他已没有办法阻止这个人了,他没有理由把报纸要回来,那会显得太小气。他打心里不想给人看,他不想任何人看到这张报纸,他知道人们看了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那个中年人看完后发出长长的“啧啧啧”声,那是发表感叹的前兆。果然,那人就发表起高论来,他说话时慷慨激昂的样子就好像他正站在万干人面前演说。

“这些报纸真他娘的无耻,宣传这种东西,简直没有一点人道主义。一个花季少女怎么能爱上这种男人?他是个英雄没错,但都瘫掉了还有什么用?他已经不是个男人了,那玩意儿一定也废掉了,嫁给这样的人不等于是活守寡吗?政府宣传这种东西,赞美少女的献身精神,那是误导……”

中年男人的每句话都像子弹那样击中了张青松的要害,他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耳根发烫,额头冒出些许虚汗。他很想把报纸夺过来,但他忍住了。他闭上眼睛,心里祈祷此人安静一点,不要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事与愿违,列车上的人听到中年男人的议论后,他们的头像乌龟那样伸长,落在中年男人手中的报纸上,他们的脖子拉伸得又细又长,几乎到了极限。

有人看了报道后对中年男人的看法不以为然,“你以为这个女人天真啊,这个女人不会天真的,这个女人这么干一定有她的目的,可能是想出风头。女人们大都喜欢出风头,她们为了上报纸上电视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不要上女人的当,你以为她真的会同那个瘫了的英雄结婚啊,不会的,她们可都是些投机分子。”

中年男人见有人答他的腔,一下子兴奋起来,终于找到可以释放他过剩精力的事儿了,他和那人争执起来。他说:

“你怎么说起女人来这么尖刻,好像你吃过女人大亏似的。”

P3-5

序言

《爱人同志》是我个人极为珍视的长篇。我当初只是想写个短篇,但当刘亚军和张小影走到一起,他们构成的紧张莱系就像高处落下的水,具有无穷的能量,他们身上纠缠着太多这个社会的政治文化信息,我要做的就是跟着他们一起进入人性的隐秘地带,探寻属于他们的无以言说的爱和恨,快乐和痛苦,希望和失败。

残疾英雄刘亚军和张小影曾经是战后这个社会构建的一则童话,社会曾为这个童话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鲜花和掌声一度包围着他们。但是时代流变,那个道德英雄主义时代终结了,市场意识形态扑面而来,他们最终被孤零零地抛弃在舞台上。观众早已散去,但他们将继续演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出。无疑这是孤独的演出,曾经有过的光荣和梦想不再,留给他们的是内心的不甘和赤裸裸的人性挣扎。这或许是我们身处这个变化迅捷的时代的普遍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我愿意把这部小说称为转型时期中国人的痛史或心灵史。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爱人同志》是当代文学中罕见的真正独立和正面触及“当代题材”的小说,其敏感性可谓是当代作家中的典范。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易中见难,还有结尾的绝妙处理,都是其难得的特色。我相信它是这个时代的经典。

——张清华(教授)

战事造就残废英雄,成就爱英雄的美人,战后创伤落寞,也堆积欲望愁苦。时间不仅分割风尚,还撕扯初衷。时运人心的战废品形象,带着钝痛,倒塌在时代的漩涡,却屹立于精神的边界。

——汪政(评论家)

艾伟的《爱人同志》一开始就把人物置放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情境中,一个年轻秀丽的女子与一个残废军人结婚。艾伟几乎立即就把小说的要害抓住了,生活一开始就处在极限状态,他的叙述因此获得向生活、向人性的纵深地带推进的力量。《爱人同志》在重新构建一种深度性和完整性的美学蕴含的同时,也打上了现代性的深刻印记。

——陈晓明(教授)

《爱人同志》中出现了“作家”肖元龙,他是张小影的同事,他总是用刻薄的或者“深刻”的目光打量着这对夫妻。张小影能做的就是顽强地生活,逃避那刻薄的目光,承受那自己无法言说无人能知的爱、恨、痛苦、希望和失败:真正的作家要与理念作斗争,要探索生活的未知,质疑和对抗关于世界的普遍知识。艾伟正是从这种对抗中把一个“容易”的故事变成了对人的难以驯服、难以预测的可能性的有力呈现。

——李敬泽(评论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人同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艾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1124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