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午夜之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徐则臣的最新长篇力作,以个体的视角切入历史,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对一个大时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于家庭伦理、旧式家族、战争、爱等重要文学命题皆有独特的发现和表述,既是一个少年对历史的漫游和历险,也是他的曲折沉重的情感和精神成长史。小说骨骼清奇,形式上回归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作者丰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考与精进的叙事艺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中的历史应是带有个人精神体温的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路径,复现了一个时代的巨大演进,写出了家庭伦理、旧式家庭、战争、爱情等诸多因素与个人成长的内在关联,以及主人公的曲折而滞重的精神成长史。小说骨骼清奇,形式上回归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作者丰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考与精进的叙事艺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中的历史应是带有个人精神体温的历史。

目录

一个人的乌托邦

第一部 石码头

第二部 紫米

第三部 午夜之门

第四部 水边书

试读章节

1

黎明前的青石街上开始升腾水汽,丝丝缕缕徘徊不去,淡如幽蓝色的薄雾。我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抱着两只清凉的胳膊看着门楼外的街道,空荡荡得没有一个人。我还能看见门口那几块大青石上渗出的水珠,闪着含混琐碎的光。我在等人走过我家门前,告诉他婆婆在半夜里死了。

婆婆死在半夜,也可能更早,因为天一黑我们就睡了,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灯油。睡觉的时候她还好好的,和我说了一大会儿话。她让我好好跟着叔叔学木匠,总得找一个饭碗端在手里才能活下去。然后又让我快点把个头长高,老是这么小,过两年连媳妇都找不到。婆婆常常这样说,好像是我自己不愿意长高似的。婆婆担忧有她的道理,我都十五岁了,看起来还像小孩一样单薄瘦小,她担心哪一天不在了,我一个人连饭都吃不上。最后她叹一口气,就睡了。杂货铺老歪家的公鸡一叫,就是我们该睡觉的时候了。老歪家的公鸡就喜欢这时候叫,不三不四的。我头脑里闪了一下茴香的脸,她对我还像白天里那样不屑地笑。茴香的脸就闪一下,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半夜里一泡尿把我憋醒。我忍了一会儿,还是不行,一定要去茅坑。我咕哝着想摸黑起来,两只脚却动不了,被婆婆的两个膝盖窝夹得紧紧的。我和婆婆睡在一张床上,我家就只有这一张床。婆婆睡在靠床头柜的那头,床头柜上有一盏煤油灯,半夜里我要起来撒尿她就给我点灯。我睡在另一头。宽大的老式床,祖传下来的,是我们家唯一还值点钱的东西。我记事以来就和婆婆睡在一起,睡觉的时候我总是把两只脚放进婆婆的膝盖窝里。婆婆已经是瘦得只剩下骨头和透明的皮,但她的膝盖窝还是很温暖。我把脚往后缩了几次,还是撤不出来,就急了。

“我要撒尿。”我闭着眼说,“点灯呀婆婆。憋不住了。”

没反应。往常只要我稍微有点动静婆婆就醒,我有了撒尿的念头醒过来时,她已经把油灯点上了。她说人老了不要睡那么多的觉,打个瞌睡就够用半天的,所以经常醒来。醒来了没事干,就坐起来在黑暗里看我睡觉,婆婆能看到我做梦的样子。要么就一个人卷上一根烟,慢慢地抽,抽完了就躺下,把我的脚放到她的膝盖窝里继续睡觉,等着下一次醒来。

可是现在婆婆一点反应没有。我又叫一声,还是不动。我想我得摸黑下床了。我摸到婆婆尖尖的小脚,想把她的腿拉直。拽了一下没直,再拽一下还是不行。我顺着她的脚摸到小腿,突然觉得不对劲了,婆婆的腿凉飕飕的,干枯的凉气沿着我的胳膊立刻爬遍全身,我剧烈地哆嗦一下。

“婆婆,婆婆!”

婆婆不答应。我身上开始冒汗。我抓住婆婆蜷着的腿,分不清是哪一条,用力向旁边一掰,我听见嘎嘣一声响,婆婆的腿松开了。我又去抓住另一条腿,还是嘎嘣一声。我的两只脚自由了。我一身大汗从被窝里爬出来,只穿着一个小裤衩下了床,哆哆嗦嗦地来到床头柜前。眼睛已经适应了屋子里的黑暗,其实不完全是黑暗,还有如同浸了油的纸一样半透明的幽蓝。点亮油灯我看到婆婆的脸,面对我,右腮贴着枕头,几缕花白的头发垂在脸上,眼一动不动地睁着,在火光里发出浑浊的光。嘴巴也固执地张开,我看到了阴影里仅有的几颗牙齿。婆婆一脸再也改变不了的惊骇表情。

油灯落地的声音。辛辣刺鼻的煤油味迅速充满整个房间。然后我感到一股温暖的水流从腿上流下来,源源不断。

“婆婆,我撒尿了。”我说,蹲下来伏在婆婆的床头小声地哭起来。

再次醒来我感到了冷,我是被冻醒的。我竟然伏在婆婆的床头睡着了。夜还很深,清凉如水,我摸到一身的鸡皮疙瘩。我找到衣服穿上,尿湿的内裤已经半干,我坚持把它穿在裤子里面。灯没了,我把地上残存的煤油点着,在微弱的火光里给婆婆穿好外衣。婆婆的腿被我从膝盖处扭断了,垂下床沿时不停地晃荡。我甚至给婆婆打好了绑腿,穿上了鞋子。收拾完,我把婆婆平放到我家唯一的这张床上,拉上被子盖住她。被子蒙到脸上之前,我帮婆婆合上眼睛和嘴巴。在煤油即将燃尽的光亮里,我完整地看了婆婆的脸。真的老了,合上眼睛和嘴巴后,所有的皱纹都平静,一脸空寂的死亡之相。

灯火灭后,我出了堂屋,天空逐渐透明,但离天亮还得一会儿工夫。天变得高远,院子里弥漫着浓郁的槐树花的香甜味。夜寂静,只能听到一两艘船经过石码头的划桨声,慢悠悠的一声之后,半天才是另一声,像从极远处传来的做梦的声音。除了睡着的,就是快要睡着的。没有狗叫,没有人声,头顶上是风在穿过花香。我想找一个睡醒了的人,告诉他婆婆已经死了。

也许站在高处我可以看得更远,所以我爬上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一树雪白香甜的槐树花,在夜露里味道正好。我爬到那个被我屁股磨得溜光的树权间,顺手捋了一串槐树花塞进嘴里。从那个地方可以看清四周各个方向。隔壁叔叔家的屋里黑灯瞎火,人影都没有,叔叔的呼噜声很响。再远一家也如此,狗都静静地伏在地上。母鸡们站在丝瓜架上,一条腿站着,做着悬在半空里的梦。更远一点的是拐一个弯过去的花街,整条街都和所有的夜晚一样安宁。老歪的杂货铺,林家的裁缝店,蓝麻子的豆腐店,店铺的拆合门都排列得结结实实。他们不知道一个人会安静地死在这个夜晚。

北边就是石码头,和我所站的这棵槐树很近。偶尔的几条夜航船从运河里经过,船桨搅动黑蓝色的水面,能看清船夫的两条赤裸的粗壮胳膊,也闪着油亮的蓝光。他们和漆黑的船舱里的人一样,一声不吭。码头的水淋淋的台阶整整齐齐,还没有早起的人站在上面,一会儿就该出现了。每天都有人在石码头上上下下各种船只,不明白他们忙忙活活的到底有什么事要在运河上跑来跑去。

没有人沿着青石路向这边走,谁我都喊不到。我失望地从树上下来,满口花香。我希望天早一点亮,那时街坊邻居就会提着马桶经过我的家门。他们到运河里涮马桶都经过这里。我把院门打开,在冰凉的石门槛上坐了一会儿,什么都没看到。因为不放心婆婆一个人躺在那里,我又来到堂屋,坐在堂屋的门槛上照样可以看清每一个过路人。  有点冷,我努力不让自己再睡过去,一遍遍用被木头磨秃的指甲掐自己的大腿。我要等来第一个人。

屋子里的煤油味一团团涌出门,渐渐地被槐树花的香甜覆盖和淹没。我后悔没在树上摘下几串槐花来,我应该把这些香甜可食的白花放在婆婆的枕头边上,婆婆一直很喜欢吃槐花。她说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槐花是我们救命粮,要不是到处栽满槐树,运河两边不知要饿死多少人。所以现在到处都是槐树。我再次爬到树上,摘一大堆槐花,从树上下来时听到了鸡叫。先是一只鸡,然后是两只,接着是三只,再接下来就分不清有多少只鸡在叫了,整个黎明的上空一片鸡啼。

鸡一叫天就亮,天一亮石码头和花街上的人就该起来,我叔叔他们也该起来了。我把槐花匆匆拿进屋里,摆在婆婆的枕头边上,又回到门槛上坐下。

陆陆续续响起开门的吱呀声和清早第一个伸懒腰的哈欠声,我知道他们都要起床了。我还听到婶婶白皮捏着嗓子的咳嗽声。第一个涮马桶的来了,他的马桶迷迷糊糊地摩擦着青石路面,发出沉闷的钝响。蓝麻子打着哈欠慢腾腾地走过我家的门前。我冲上去,大喊一声:

“麻爷爷!”

蓝麻子愣在原地,穿着一件不带扣子的大褂,脚上是左右颠倒的拖鞋。他伸着脖子向我们家洞开的院门里看。因为跑得太急,我被石门槛绊倒了,摔在他跟前。

“麻爷爷,婆婆死了。”我说。

“什么?”

“婆婆死了。”我突然感到孤单和悲伤,好像世界上不知怎么忽地就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趴在潮湿的石板上忍不住大哭。“婆婆死了。”

蓝麻子手里的马桶晃荡几下,没放稳当,骨碌碌在石板上滚起来,桶里的尿水泼了一地。他没理会马桶,也没理会我,跨过门槛向堂屋小跑。我趴在地上,闻到一股浓烈的尿骚味。然后听到蓝麻子在堂屋里大喊我叔叔的名字:

“满桌,满桌,睡死了!你妈死了!”

蓝麻子的嗓门很大。他喊过之后,周围就嘈乱起来,摔门声和脚步声此起彼伏。我趴在门楼前看到一双双穿着拖鞋的光脚奔凑过来,啪嗒啪嗒地击打着青石路面,从我旁边进了我家的院子。从他们的脚和裤子,我能分辨出进到我家院子的人有哪些。蓝麻子之后是裁缝店的老林,然后是杂货铺歪婆婆,跟上来的是老歪,蓝麻子的儿子良生,老光棍年五,还有其他人。有一双光脚在我鼻子前停下,看到那个缺半边趾甲的左脚大脚趾,我刚要想起那是谁的脚,那只脚就踢到了我脸上,一股洗不掉的脚臭味涌到我鼻子前。

“婆婆都死了,你还死睡!”

我抹一把脸沿着脚腿向上看,看到满桌叔叔一张还没有来得及清醒的脸,一只眼睛半开,一只眼睛半闭,两个眼角都堆着一摊眼眵。我看得很清楚,因为这时天已经大亮了。

P3-7

序言

一个人的乌托邦

徐则臣

我莫名其妙地迷恋过很多词,“乌托邦”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之一。在我喜欢上这个词之后很久,都没能把它和我的写作扯上关系,但现在,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如果我的写作的对面不矗立这样一个巨大的词,结果将会怎样。我说过:

“它像我文字经营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我的写作本身。它是我所有努力的启示、目标、过程和结果,是我一个人的乌托邦。”

此乌托邦当然不是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但它至少具备了其中的两个特质:一是作为意欲实现的想象之物;二是顽固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我这个悲观主义者看来,莫尔的“乌托邦”当然是无法实现的,这基本上不需要证明;但在我这个理想主义者看来,一个通过写作建构的乌托邦是大有希望的,至少当它针对我的写作时,我逐渐看见了它的有形或者无形,它的存在或者虚无。这像一段矛盾的绕口令,就像我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一样,自己跟自己打架。我想说的是,乌托邦于我,通过冲突和尴尬之后,必会和谐地诞生,其实它正在诞生。就像我的大脑里展开无论多么残酷的内战,最后我总能把自己收拾好。

顽固的理想主义,是我能够坚持写下去的根本动力之一。我希望能看见一个个理想主义者在我笔下,沿着他们自己的理想之路向前冲,冲得义无反顾无所畏惧理所当然。可最后他们常常又以失败告终,找不到路,或者在即将找到时桥坍路断;那是我的悲观在作祟,我总无法让那些理想主义者胜利抵达终点。也许在我看来,终点是虚构的,永远不能存在的。既如此,为什么还让他们向前冲?我也说不清,唯一的解释是,我理想主义的恶癖总能及时地抬头和复辟。所以,只能弄出一群西绪福斯,让他们把石头推上去滚下来,滚下来再推上去,再推再滚再滚再推。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在做无用功,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终究也在做无用功。

可是现在——我在表达这个想法时充满了理直气壮的转折——我觉得那个写作的乌托邦于我是真切存在的,即使只是一个虚无的想象之物。我在按自己的想法去写,每写出一点,我都看见我的乌托邦又加了一块砖,添了一片瓦,里面又多了一把椅子和半杯水。我的所有写作除了在补充内部的容量,同时也在扩大外部的建筑。它的内部和外部一起在变。于是我继续说:

“有一天我发现,在我所有写作的前头蹲着一个东西,像一座城堡,或者一个城市,其中万象纷扰,因为遥远,看上去含混又漫漶。这些年它一直在,只是随着我写作的持续和深入,逐渐变得庞大和明确,它不再形如城堡或者城市,而是一个世界,或者世界一样的东西。可世界是什么样子?说不好。所以我无法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

这个乌托邦容纳了我所表达出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触摸到的,以及由此导致的想象和虚构;包括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囊括了我的理想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西绪福斯;还有我将要表达和永远也表达不出来的属于我的东西。

——“归根结底,以我的方式冲那个文学的乌托邦去,接近的同时建造,建造的同时确立出自己。”它是我一个人的乌托邦。包括这个《午夜之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午夜之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则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8026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4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1
14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