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于1957年创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是国内最早创办的戏曲研究期刊之一。
本辑为《戏曲研究》第120辑,分为纪念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古代戏曲、近当代戏曲、戏曲文物研究、采茶戏研究五个栏目,收录论文十九篇,涉及少数民族戏剧、中外交流、戏曲遗产、新著评价、戏曲文学几个板块。戏曲文化、戏曲生态等从历史的各个时段、创作的诸多角度等分别展开,颇具趣味性。
图书 | 戏曲研究(第120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于1957年创办的一本学术期刊,是国内最早创办的戏曲研究期刊之一。 本辑为《戏曲研究》第120辑,分为纪念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古代戏曲、近当代戏曲、戏曲文物研究、采茶戏研究五个栏目,收录论文十九篇,涉及少数民族戏剧、中外交流、戏曲遗产、新著评价、戏曲文学几个板块。戏曲文化、戏曲生态等从历史的各个时段、创作的诸多角度等分别展开,颇具趣味性。 目录 纪念中国艺术研究院建院70周年专题 张庚评传 安葵 柯凡 古代戏曲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郭英德 李昌集 苗怀明 李占鹏 赵琦美钞校本古今杂剧的戏剧学阐释 徐子方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黄竞娴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吴榕青 清宫《螽斯衍庆》总本曲谱之音乐特征分析 任宏 近当代戏曲 新旧转折期的戏曲影像记录:电影《越剧菁华》研究 海震 “曲学”概念的融合与构造——《戏曲月辑》探考 陈均 20世纪戏曲改革的“樊粹庭样式”初探 穆海亮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史婧颖 政治主导与革命基因——论新中国初期的福建戏曲现代戏创作 尹超 戏曲文物研究 金代大三面观舞楼的发现与研究——兼议宋金元神庙戏台的声学技术 杨阳 冯楠舒 山西潞城大众剧团账簿考述 王潞伟 百年来古戏台断代问题研究 颜伟 采茶戏研究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魏锦 富有地域特色的清流客家三角戏——以供坊村三角戏为例 罗金满 赣西采茶戏剧种渊源及艺术形态探析 蒋国江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张昆昆 凝心聚智,共望成人影偶未来——2021北京(台湖)影偶艺术周·国际论坛纪要 艾莎莎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研究》2022年度约稿专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戏曲研究(第120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7204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4 |
出版时间 | 2022-01-01 |
首版时间 | 2022-01-01 |
印刷时间 | 202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4 |
CIP核字 | 2022012271 |
中图分类号 | J805.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