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技术细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绿色生态城区作为一个有机体,既要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能效、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也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等的目标。项目组成员编写过程中,通过对漳州西湖生态城、天津中新生态城、上海虹桥商务区等已建生态城项目的调研,基于实际运行特点对调研数据进行诊断和分析,提高生态城区评价预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生态城区建设、运行情况和数据的验证,梳理既往生态城区预期与实际运行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充分掌握生态城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本书针对绿色生态城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资源与碳排放、绿色交通、信息化管理、产业与经济、人文、创新项进行政策与标准、实施方法各层面,从条文扩展说明、具体评价方式、案例详解等角度对绿色生态城区相关技术展开了深入说明。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对国家标准《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条文内容将有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可深入有效地指导我国量大面广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和运行,为城市开发和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做出精准的指导。 作者简介 王有为,研究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抗震防灾、砌体结构方面研究工作,我国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领域的领军人物和知名专家。主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先后荣获建设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结构学报》创刊四十周年特殊贡献奖等多项奖励。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4 土地利用 4.1 控制项 4.2 评分项 5 生态环境 5.1 控制项 5.2 评分项 6 绿色建筑 6.1 控制项 6.2 评分项 7 资源与碳排放 7.1 控制项 7.2 评分项 8 绿色交通 8.1 控制项 8.2 评分项 9 信息化管理 9.1 控制项 9.2 评分项 10 产业与经济 10.1 控制项 10.2 评分项 11 人文 11.1 控制项 11.2 评分项 12 创新项 12.1 一般规定 12.2 加分项 附录 标识申请与评价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技术细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王有为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736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4 |
出版时间 | 2022-05-01 |
首版时间 | 2022-05-01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2 |
CIP核字 | 2022079840 |
中图分类号 | X321.2-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