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14-16世纪东亚国家所贡宦官研究(精)/东亚史学论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在前近代东亚世界,“中国”“中华”或“华夏”,更多是一种文明的标签,与古代中国共享儒家价值体系的邻国朝鲜、越南有相当的同质性。它们或号称小中华,或自命“小中国”,所谓“凡礼乐文物,民风士习,悉仿皇朝”云者是也。宦官制度也仿效中国,且常以阉人当贡品。尤其在朝贡体系最为典型的明清时期,与中国接壤的安南和朝鲜进贡最繁,成为明代域外宦官的最大来源国。这批最能接近明朝皇帝的域外人士又常常作为使臣被派遣回原籍,成为前近代东亚区域舞台上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甚至影响到中央王朝与周边属国的内政外交,可以为解读东亚区域关系提供新的切入点。 作者简介 齐畅,吉林省吉林市人,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韩东育工作室”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东亚史。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出版专著《宫内、朝廷与边疆:社会史视野下的明代宦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前近代东亚国家所贡宦官研究”,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特别资助等项目。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史学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与思路 第二节 先贤学术研究成果之总结 第二章 进贡与出使——东亚诸国宗藩关系下的外籍宦官 第一节 来自朝鲜半岛的阉宦 第二节 明前期安南宦官的大量涌现 第三节 面对琉球之“拒阉” 第三章 政治生活中的外籍宦官:以明代朝鲜宦官使臣为中心 第一节 朝鲜宦官使臣及其内部权力更迭 第二节 朝鲜宦官的身份认同——以郑同为个案的考察 第三节 融入明朝政治生活的朝鲜人大挡 第四章 宗藩关系转变中的外籍宦官:以明初安南宦官为中心 第一节 永乐时期安南宦官的身份角色 第二节 宣德时期安南宦官的异军突起 第三节 土木之变前后的安南宦官 第五章 从“推诚之意”到放手任用:外籍宦官任用与明前期君主的政治视野 第一节 洪武朝的“推诚之意” 第二节 永乐到仁宣时期——外籍宦官的放手任用 第六章 僧人、后宫与士人:外籍宦官的崇佛活动及其社交圈层 第一节 宦官在两京的助缘修寺 第二节 宦官群体内部的几种关系类型 第三节 朝鲜宦官与后宫女性的政治结合 第四节 秀峰寺的故事 ——安南宦官、僧人与朝臣 第七章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阁臣、宦官与万历朝国本之争——以京师《东岳庙碑记》为中心 附录二 万历朝鲜战争初期袁黄朝鲜行迹新考 附表 征引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14-16世纪东亚国家所贡宦官研究(精)/东亚史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齐畅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3257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9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15 |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 首版时间 | 2024-05-01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44 |
| CIP核字 | 2024054289 |
| 中图分类号 | F752.94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9 |
| 宽 | 176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