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问道乡村产业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乡村产业展开论述:苗物种业:一个被忽略的新种业,深刻领悟“小木耳,大产业”的丰厚内涵;产业变革:农业的新挑战;微生物农业:未来农业的新蓝海;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小农户的振兴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道至简,对我们全面了解和学习乡村产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奇,中国贫困问题研究专家,经济学专栏作家,原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家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农村观察》、《三农问策——走出制度困局》、《中国三农“危”与“机”》等。长期从事三农研究,多次参加中央领导同志召开的三农工作座谈会,曾应邀赴中南海参加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的六人座谈会。近年来在《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财经》、《中国发展观察》等报刊杂志发表研究文章百余篇,在人民网理论频道、中道网、爱思想网等多家网站开设专栏,有四十多篇文章被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 目录 序 资本下乡要“九戒” 菌物种业:一个被忽略的新种业 深刻领悟“小木耳,大产业”的丰厚内涵 微生物农业:未来农业的新蓝海 农业的新使命:三物思维 人间烟火气,最抚百姓心——亟待开发的乡村夜市 产业变革:农业的新挑战 把社建到村上——供销合作社应在农村改革中担重任 应对非洲猪瘟需要创新思维 如沐春风小农户 农村三产融合:如何融,怎样合 乡村振兴的本质是小农户的振兴 开辟农民就业增收的第三空间 走进农业大数据 关注农业的地理群落 打造“民宿经济” 亟待开发的农业共享经济 盘活“僵尸资产”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发展健康产业应处理好十大关系 农业的新动能:四三理念 中国农民的第三大发明——乡村旅游再认识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于应对“银发中国”的战略思考 乡村旅游: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 打造五环产业链重构农业新业态 从“四进四退”看农业走势 财政支农:传统语境下的现代思维 解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困境 大中国大农业大战略 生态引领绿色发展 未来农业在路上 都市农业:农业现代化的先头劲旅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必须以家庭经营为主体 现代农业规模化的五大着力点 应在我国传统农区建立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 从土地到金融:农村改革再突破 土地流转:热现象中的冷思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问道乡村产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3178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6 |
出版时间 | 2024-02-01 |
首版时间 | 2024-02-01 |
印刷时间 | 202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8 |
CIP核字 | 2024051334 |
中图分类号 | F3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