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句最著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他一生为探求真理而努力。
他曾经官至英国宫廷文官最高位——英格兰大法官。他一朝被贬,成了一个平民。
他一生辛勤,死前仍在工作。他一生奢华,死后仍旧欠着外债。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弗兰西斯·培根。
李也编著的《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避免正面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多从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培根所以成功的道理,尤其是着重于他年少时代的生活特征,以期诱发少年读者们的共鸣。
图书 | 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有一句最著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他一生为探求真理而努力。 他曾经官至英国宫廷文官最高位——英格兰大法官。他一朝被贬,成了一个平民。 他一生辛勤,死前仍在工作。他一生奢华,死后仍旧欠着外债。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的名字叫——弗兰西斯·培根。 李也编著的《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避免正面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多从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培根所以成功的道理,尤其是着重于他年少时代的生活特征,以期诱发少年读者们的共鸣。 内容推荐 《世界名人传记丛书》精选出来的世界名人完全是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兼容古今中外,从教育、文学、科学、政治及艺术等方面选出最具影响力的著名人物。在向少年读者介绍世界上这些著名人物时,把他们面临危机的镇静,驾驭机遇的精明,面对挑战的勇气,别出心裁的创新,以及他们的志向、智慧、风格、气质、情感,还有他们的手段、计谋,以及人生的成功和败笔,一并绘声绘色地勾画出来。让少年读者跟随他们的脚步,去认识一个多维的世界,去体验一个充满艰辛、危机和血泪,同时又充满生机、创造和欢乐的真实人生。 李也编著的《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力求写得有故事性、趣味性。讲述了以培根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培根精彩的人生画卷;多用有表现力的口语、短句,不写套话、空话,力戒成人化,这是我们在风格和手法上的追求。 《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中随处出现的精美生动的插图,乃是以图辅文,借以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书后附有简单的年谱,让少年读者能够从中再度温习名人的重要事迹。 目录 成长的过程 第一声啼哭/2 美好的家庭/9 12岁的剑桥生活/16 爸爸去世/23 友谊的力量 求职之路/34 一个赏识者/43 进入监狱/50 物极必反/65 建议和伪造的信/74 “忘恩负义”的人/86 人生的转折 昂首走进新王朝/98 学问与结婚/103 献媚之路/111 直至高位/119 知识就是力量 伟大的复兴/126 知识就是力量/130 与时间共存 命运急转而下/135 新大西岛/141 与时间并存/145 试读章节 美好的家庭 培根喜欢家里的那幅画。 那幅画就挂在家里的饭厅里,是一幅油画,很大,几乎占了饭厅里的一面墙。画上是一个身穿白衣的女人,女人的肩上挂着一个袋子,袋子很大很沉,沉甸甸地,装满了谷种。这个女人用左手扶着袋子,右手从袋子里抓出一大把谷种,把它们撒向肥沃的土地…… 培根总是在吃饭之前,痴痴地扒着这幅画看。 “孩子,你喜欢这幅画是吗?”身后传来爸爸的声音。 培根回过头来,欢呼着说:“是的,爸爸,我喜欢这幅画。你看,画上的阿姨好美啊。” 爸爸的目光也停留在了这幅画上。他的目光很深沉,显然,他的目光并不只是停留在画上的,而是穿透了这幅画,看到了这幅画中的另一层含义。 “你也喜欢这幅画吗,爸爸?”培根笑着问,忽然又皱了皱眉,“我不愿意你喜欢这幅画。” “噢?”爸爸吃了一惊,“为什么不愿意我喜欢这幅画呢?” 培根的头脑里总在思考着与其他孩子不同的问题。 “你不是也喜欢这幅画吗?”看培根好久没有说话,爸爸追问了一句。 “是的,我喜欢这画,”培根终于说话了,“我喜欢上面的这个漂亮阿姨,但是我不希望爸爸也喜欢,我想,爸爸应该喜欢妈妈。” 爸爸愣了一下。“哈哈哈……”笑了起来。这孩子头脑里所想的,的确和别的孩子不大一样。他想,他有必要让培根知道,在他的心里,妈妈的位置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别说是画里的人,就算是一个真正的美人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会动心的。 爸爸并没有和培根说这些。他说出来的,是他看这幅画的心得,是这幅画所包含的深意。对待培根,他要用大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交谈。 “孩子,看一幅画,绝不是只看它所画的物体或者是它的色彩和线条,这样看画就失去了画的深意。如果这样,还不如去看真正的景色或者物体。”爸爸的大手抚着培根的头,眼睛依旧盯着画说,“你看,这个阿姨在干什么?对,她在撒种子,撒了种子,再施肥、浇水、除草,等它长大、结果,才会粮食满仓。这就像是教育。只有我们的教育兴旺了,把知识的种子播进了孩子的头脑里,引导他们走正路,让他们健康长大,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富强。” “爸爸,我明白了。”培根点了点头。 爸爸也对着他点了点头,指着画下方所写的字,告诉培根:“看到那几个字了吗?”培根看着那行字说:“教育造成进步。”培根的爸爸笑了:“对,教育造成进步。教育使人得到知识、发展知识,才使我们这个社会在一步步地前进。” 培根的眼睛亮了。而培根爸爸的目光却暗淡了许多——他不明白,他经过精心调查研究后写出的有关教育的报告,英王为何并没有应允,却把它搁置到了一旁,而且,现在已经是伊丽莎白女王当政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女王是个英明的君主,她看到这份报告,一定会十分重视的。 培根在爸爸的眼睛里看出了焦虑不安。“爸爸,你怎么了?” “噢,孩子,没什么,我们要吃饭了,看看妈妈都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爸爸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这一幕如同画上的那位漂亮的阿姨和画上的字一样,深深地刻在了培根的脑海里。 后来,他在人生论中的论家庭里,这样写道:“在子女面前,父母不得不隐藏他们的各种快乐、烦恼和恐惧。他们的快乐无须说,而他们的烦恼与恐惧则不能说。子女使他们的劳苦变甜,但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加了他们生活的负担,但却减轻了他们对于死亡的忧惧。 “在子女还小时,父母就应当考虑他们将来的职业方向并加以培养,因为这时他们最易塑造。但在这一点上要注意,并不是孩子小时所喜欢的,也就是他们终生所愿意从事的。如果孩子确有某种超群的天才,那当然应该扶植发展。但就一般情况说,下面这句格言或许很有用: ‘长期的训练会通过适应化难为易。’还应当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P9-11 序言 你可能不知道培根这个人,但是,你一定知道他说过的那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出生于英国都铎时代,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很小的时候,培根就受到过伊丽莎白女王的欣赏。然而,随着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的人生也随之坎坷起来。 他12岁入剑桥读书,后来退学做了律师,虽然极有能力却一直不受重用。40岁以后被英王启用,由副检察长一直做到英格兰大法官,不久便因受贿案而被贬为平民。 培根的前半生曾是一名出色的律师,后半生是一位政客,但无论他做什么职业,心里始终没有放弃革新人类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的理想,始终为开辟新思想世界,构造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努力着。 他重视新发明,提倡新方法,无情地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和神学,呼吁人类树立起认识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 他的哲学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自他起,人类的思想体系有了全新的转变。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培根也不例外。 为了取得高位而钻营、献媚;为了奢华的生活,不惜举债度日;晚年的受贿案更是使培根的清誉蒙上了污点……但是,无论怎样,培根的思想仍将与时间并存,培根的名字也将永远地名垂青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科学之光培根(少年励志版)/世界名人传记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85463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4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首版时间 | 2010-09-01 |
印刷时间 | 201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61.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4 |
宽 | 161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